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中小学教研

37051条记录

  • 881.深究学理讲语文

    [摘要]:01我与讲台在一起的35年我站在三尺讲台已有35年,这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成长的35年。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我有过缺乏学理的语文教学经历,仅凭热情,根据好恶、感觉和经验教学,教学缺少理论修养。比如,对教师和学生的任务分不清楚,常有教师越俎代庖的行为;教学实施缺乏逻辑起点,确定教学目标时不知功能定位;面对学生提问,有时不能给出满意的解答;面对专家质疑,经常感到底气不足。从缺乏学理到拥有学理,这是我3... [发表时间:2024/10/29 14:28:15]

  • 882.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把语文学科该有的“语文味”充分彰显出来?

    [摘要]:在统编语文教科书中,中国革命文化作品占有一定的比例。如何在语文课堂有效开展这类题材的阅读活动,如何让作品蕴含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对青年学生形成一种巨大感召力,让革命者的英雄气概和伟大情怀滋润学生心田,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把语文学科该有的“语文味”充分彰显出来,这是许多基础教育一线语文教师面临的难题。2023年,语文名师程翔在浙江湖州上了《谁是最可爱的人》示范课,引起听课者较大反响。有教师特意撰文推荐此... [发表时间:2024/10/29 14:27:33]

  • 883.真实的语文学习,必须沿着“语言文字运用”的方向展开

    [摘要]:语文教学须以“语言运用”为本,要“用课文教语文”,以课文为凭借教学生习得语言,学会表达,培养学生过好“语言生活”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这是对学生通过语文课程学习应获得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具体化,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其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本质,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中小学语文课程不同于大学语言学... [发表时间:2024/10/29 14:26:44]

  • 884.听“明白”课,评“明白”课——基于目标意识谈中小学教师如何听评课

    [摘要]:(一)我们先看三名教师的听评课活动案例:案例1:《8和9的组成》通过摆一摆和读一读相结合,从动手实践到语言强化,多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对8的组成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大部分学生能够在活动中理解和记住8的组成相关知识,为后续学习加减法等内容奠定基础。不足之处,关于9的组成分一分摆一摆缺乏顺序,同时在练习方面较欠缺,需要把控课堂时间增加练习。案例2:《登鹳雀楼》在时间把控上,朗... [发表时间:2024/10/29 14:25:54]

  • 885.教学反思共赋能,但见春风满路花

    [摘要]:选课,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说到“长相思”,大多数人想到李白、想到白居易,他们一曲绝唱之后,好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是,我更爱纳兰这首。诗词教学一直是我心中“隐忧”的内容,王崧舟老师说:“诗是不可解的,但诗又是不得不解的,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两难境地,抑或说是一种教学策略上的悖论”。一方面,我担心过多解读,让学生将诗词拆解为自己的语言后,无法体会诗词用特有的言语形式建构的美感;另一方面,我也害怕让学... [发表时间:2024/10/29 14:25:04]

  • 886.量感的内涵、单元表现标准与教学建议

    [摘要]:对于量感,2022年版课标中明确指出“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具体内容:“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会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初步感知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课标为教材编写者、广大一线教师结合具体单元内容培养与提升学生的量感提供了抓手与学理依据。... [发表时间:2024/10/29 14:17:39]

  • 887.义务教育历史新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建议

    [摘要]:今年9月新学期投入使用的义务教育统编历史教材共6册,其中《中国历史》4册、《世界历史》2册。新教材是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历史课标”)的要求修订的。历史课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体现国家意志和国家对未来人才培养要求,提出了一些新理念,成为修订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的基本依据。一、落实历史课标的新理念,新教材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历史课... [发表时间:2024/10/29 14:15:23]

  • 888.深度学习课堂的四个关键词

    [摘要]:看了莫老师的《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逻辑》之后,我在弱水三千之中,暂时取了一瓢水,提炼了四个关键词,来跟大家做一点简单的读后分享。首先是”意义感”。莫老师说:“深度学习不仅关注学习者现场学习的意义感,更关注未来泛在学习埋下“学习即意义”的种子。”我想,学生能不能在预习和复习阶段,给自己提四个问题:在预习阶段,不妨问问自己:我能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什么?我还希望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什么?在复习阶段,不妨问问自己... [发表时间:2024/10/28 15:25:27]

  • 889.课题选题的原则及相应研究思路

    [摘要]:一、宜小不宜大:微观洞察,宏观把握小课题的优势在于其聚焦性,能够使得研究更加深入和透彻。选择小课题时,研究者可以从教育实践中的具体现象或问题入手,通过细致观察和深入分析,揭示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以“提升小学生数学作业完成质量的研究”为例。为了增强实践性,研究者可以采取以下步骤:现象观察:对数学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细致观察,记录学生完成作业的具体问题,如错误率、完成时间、作业态度等。问题界定:明确“作业... [发表时间:2024/10/28 15:24:50]

  • 890.项目式学习与现象式学习之比较

    [摘要]:一、方式起源:项目式学习:发端于美国的一种教学模式现象式学习:源起并流行于芬兰的教学模式二、学习目标:项目式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学生的任务是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完成指定的项目产出。是一种成果导向的学习,指向一个特定的问题。现象式学习:从一个相对比较宽泛的生活或自然现象出发,学生通过探究该现象的相关因素来学习相关的概念和技能,内容涉及与“现象”相关的广泛的主题。三、学习内容:项目式学习:围绕明确的项... [发表时间:2024/10/28 15:23:49]

首页<<86878889909192>>尾页共3706页 跳页共37051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