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中小学教研

37051条记录

  • 6374.基于大单元学习任务设计的《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

    [摘要]:解读/李竹平 设计/杨瑞霞一、文本教学解读梁容若的《夏天里的成长》是一篇精巧的散文。“形散神聚”是人们总结出来的散文的一般特点。这篇散文也不例外。形散是散文最突出的特点,神聚是几乎所有文体的共同特点。正因为散文“形散”,抓其“神”更为重要。“神”是作者的表达意图,是文章的灵魂、主题和线索。抓住散文之“神”,不仅能读懂文章要表达什么,还能读懂文章思路,明白作者是如何进行文章材料的选择和组织、语料语汇... [发表时间:2024/1/10 16:58:06]

  • 6372.整本书阅读 |《稻草人》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张邦业小语工作室,作者叶岳情 文/叶岳情【创作背景】《稻草人》这部童话集写于1921—1922年,作者叶圣陶。这期间的中国混乱不堪,内战、黑暗、血腥、民不聊生,普通大众生活没有方向,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提什么精神追求了。叶圣陶老先生借着童话的外衣,真实地展现出了这个时期中国的百态和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在《稻草人》里,作者描写了一个善良、尽责、同情他人苦难的稻草人。但是他软弱无力,不能发... [发表时间:2024/1/10 17:00:43]

  • 6371.预测单元,岂能只教预测

    [摘要]:有老师分享刚刚胜利闭幕的第四届全国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上的案例,我认认真真跟着文字学习了一遍,感受到了老师们的兢兢业业和实实在在。但是……但是,这样的语文课堂,能把我们的学生教聪明吗?专家的发言,一如既往的中国特色,都是让人醍醐灌顶的正确的话。有位老师的评价很中肯:“大家都在努力体现回归本真,但怎么也掩盖不了秀的痕迹。”“回归本真”与“秀”,永远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 [发表时间:2024/1/10 17:01:19]

  • 6378.六上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赵俊

    [摘要]:在KUD目标中,需要学生持久理解的大概念是:文章以立意为宗,材料选择和行文构思为表达中心意图服务。这个大概念聚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根据表达意图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表达?结合这是一个写作单元的编排特点,学生从本单元开启之初便可以对此有目标认识。结合教材单元内容和习作要求,这个单元的学习情境可以这样创设:这是从语文三年级开始的第七个习作单元了,善于学习的你可以从哪里明确这个单元我们将要写的是什么吗?(单... [发表时间:2024/1/10 16:54:29]

  • 6380.这几个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很重要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依依写字,作者深圳陈婕周四,我们录完了“龙教杯”的参赛视频。我上了一节课,然后同年级的老师一起评课议课。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参加教学类比赛了,因为,到了明年,我就要超龄了。真是不服老不行啊!评课议课过程中,老师们提出了几个问题,我们讨论得很开心,很有收获。喜欢这样扎实的教研,特别有意义。1.课文中的生字,如果讲完学生还是掌握不了,怎么办?比如说“称”和“秤”,虽然花了比较长的时间学习,... [发表时间:2024/1/10 16:52:43]

  • 6377.五上《松鼠》文本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

    [摘要]:文本解读在大多数人眼里,松鼠似乎天生是可爱的小动物;我们阅读《松鼠》一文,感觉布封笔下的松鼠果然亦是极其可爱的。但是,文字中的松鼠可不可爱,并不与自然中的松鼠给人的感觉可不可爱成正比例关系。我们先来比较一下下面的两段文字。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它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它善于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雀的废巢。嗜食松子、胡桃等果... [发表时间:2024/1/10 16:55:45]

  • 6376.五上《松鼠》文本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

    [摘要]:文本解读在大多数人眼里,松鼠似乎天生是可爱的小动物;我们阅读《松鼠》一文,感觉布封笔下的松鼠果然亦是极其可爱的。但是,文字中的松鼠可不可爱,并不与自然中的松鼠给人的感觉可不可爱成正比例关系。我们先来比较一下下面的两段文字。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它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它善于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雀的废巢。嗜食松子、胡桃等果... [发表时间:2024/1/10 16:55:52]

  • 6373.大单元整体教学到底能不能落地

    [摘要]:注:有专家质疑一线小学语文课堂多大程度上能够落实单元整体教学。我不敢保证一线小学语文老师都能很好地落实,但只要老师们真正理解什么是单元整体教学,然后在如何做上多下功夫,总是可以真正落实的。今天再次分享这篇文章,和大家讨论大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希望更多的一线课堂能够为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将“单元整体”变成课程实施的常态。科学的教学设计才能够积极服务于课堂学习,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单... [发表时间:2024/1/10 17:00:06]

  • 6375.“预测”单元的学习,简单还是不简单?| 郭雅楠

    [摘要]: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一个学习新的阅读策略——预测的单元,编排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三篇课文。语文要素为: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尝试续编故事。不论是课文还是习作,都是围绕“预测”来编排的。这是我第三次进行这个单元的教学,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一直认为预测单元非常简单,没什么好讲的,无非就是猜一猜后续故事如何发展。我觉得这是每个学生从... [发表时间:2024/1/10 16:56:37]

  • 6379.李竹平 | 积极思辨,解决问题:《坐井观天》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

    [摘要]:文本教学解读《坐井观天》所在单元以“思维方法”为主题选编课文,安排学习活动,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文本内容,并通过阅读、观察、请教、质疑、讨论等方式,积极思考、探究,围绕文本中生发的问题,乐于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学生思维发展必经阶段。这一任务目标,教材借助单元课后思考题鲜明地呈现出来。以《坐井观天》为例,课后第二题就是典型的思辨性问题:“小鸟和青蛙在... [发表时间:2024/1/10 16:53:55]

首页<<635636637638639640641>>尾页共3706页 跳页共37051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