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中小学教研

37051条记录

  • 28639.春季新学期,给班主任的五条建议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芳容小院,作者容容开学在即,如何开启新学期,让班级更有活力,学生更有信心,家长更愿意配合?结合我的工作经验和思考,以下五条建议供参考:一、稳中渐变,收心为先冬季是万物休养生息的季节,寒假之后,不论成人还是孩子都还在慢慢“苏醒”,以待春之新生。开学初,学校的各项工作也在恢复中,学生要适应新阶段的课程、方法甚至老师。(有的班主任、个别科任老师都有更换。)新学期,班委、小组长、班规、座位的... [发表时间:2023/2/2 8:45:51]

  • 28637.三下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解读与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

    [摘要]:文/蒲乐洋 李竹平单元整体解读“寓言是生活的镜子。”这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很明显,这一单元主要就是要学习寓言故事。本单元围绕“寓言故事”展开学习,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之后,第二次出现的文体单元。从学习内容上判断,本单元主要属于“整本书阅读”“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两个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的设计,可以综合这两个学习任务群的要求,结合单元内容和学生实际来考量。一、学习内容概述第三单元里面有4... [发表时间:2023/2/2 8:47:50]

  • 28632.四上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听课笔记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朱煜讲课,作者沪上恕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听课笔记执教|朱煜 整理|嘉婷 单元目标: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一课时一、课题导入1.“之”(师板书课题,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学生指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什么要加上一个“之”,读读两个课题,有什么不同?师讲解:读起来语气上的区别,文言的句式读起来更舒缓。2.“崛起”崛起是什么意思?——生:雄起,站起来,再次强大。... [发表时间:2023/2/2 9:04:44]

  • 28636.教学实录:六上17课古诗《浪淘沙》

    [摘要]:编发按去年11月,全国名校联盟年会在我们学校举行,罗才军老师上了一节古诗课《浪淘沙》,是六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工作室李晶老师做了课堂实录,供团队的老师们学习。这节课的教学层次极丰富,既有设计感、故事感,又有现场生成的惊喜,诗的气势、节奏渐进渐变,非常赞。感谢罗老师的精彩课堂,还有李老师的辛苦整理,8000多字啊,学霸就是学霸。《浪淘沙》课堂实录执教/罗才军 整理/李晶一、联读古... [发表时间:2023/2/2 8:58:42]

  • 28640.六年级下册自由阅读推荐书目

    [摘要]:六年级下册自由阅读推荐书目(一)2022年逐梦三班学生读过的最满意的书序号书名阅读者推荐给你读1《杀死一只知更鸟》焦钰童教养之书,勇气之书,信念之书。2《明朝那些事儿》郭宇墨一本书让你爱上历史。3《时间的折皱》蒲炫羽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作品。4《海岛》陈怡君梳理成长困惑,辨识恐惧真相。5《汤姆索亚历险记》朱梓序最受欢迎的冒险小说。6《杜力特医生航海记》赖垣江纽伯瑞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7《冰与火的星球... [发表时间:2023/2/2 8:45:17]

  • 28631.阅读到底有没有“回报”?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伟大的书。然而现实情况是,现在的孩子很忙。白天学校里忙于功课,晚上回家忙于做作业或课外辅导,周末和寒暑假也很忙……更有报告显示:近七成中小学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低于1个小时。其中,约19.6%的受访者每天的阅读时间不足0.5个小时;50%的受访者每天阅读时间为0.5-1个小时(不包括1小时)。而且随着年龄的提升,... [发表时间:2023/2/2 9:05:35]

  • 28635.一年级“同伴互学”这样做,课堂高效又轻松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依依写字,作者深圳陈婕这段时间学拼音,课堂上,孩子们齐读的时候气势如虹,让人生出“学得真好”的错觉。可是我知道,有好多“东郭先生”就藏在里面,口罩成了最好的伪装——读了还是没读,谁知道呢?开火车或者指名读的时候,请到不会读的孩子,看着他紧张的神情,只能使劲鼓励加耐心引导,直到磕磕绊绊地读出来。如果遇到几个孩子不会读,其他孩子便很难做到安静等待。而我在课堂上一对一的教学,效率实在太低。... [发表时间:2023/2/2 9:00:37]

  • 28638.四下第二单元整体解读与大单元设计思路(附学习单)

    [摘要]:文/卢小柯 李竹平“蓝天、森林、大海,过去、现在、未来,述说着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精彩……”这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与科技相结合。这类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一定的比例,体裁也比较多样,比如:一年级上的《影子》和《比尾巴》是科普类儿歌,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和《棉花姑娘》等是科普类童话,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是科普类韵文,二年级下册《太空生活趣事多》是科普知识短文,三... [发表时间:2023/2/2 8:46:34]

  • 28634.四上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摘要]:四上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执教:丁丁老师一、揭题,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第22课,一起读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崛”是山字旁,原本指山崖突出。“为中华之崛起”中的“崛起”就是?(兴起、振兴。)这是100多年前少年周恩来立下的志向,我们一起再读一遍。二、认读词语,初读课文,梳理几件事1.课前,你们已经反复读了课文,课文中有几个词语,你能读对、读懂吗?先看这两个——第一组:为之一振... [发表时间:2023/2/2 9:02:39]

  • 28633.丁丁说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摘要]:各位老师好,我是丁老师。今天我执教了这节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主办方给我的命题课。说起来也非常有缘分,好像是冥冥之中我就要上这一节课。我在周恩来的家乡工作过很多年,自己原来的教室里,后墙上方的标语或是侧墙上肯定有这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其实不用说什么,孩子们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那个时候,我经常会带学生去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周恩来纪念馆、故居,我还编了读本,有周恩来几乎一生的故事……补充... [发表时间:2023/2/2 9:03:25]

首页<<2861286228632864286528662867>>尾页共3706页 跳页共37051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