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051条记录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语言文字报,作者冯渊丁施亮对不确定的关系进行辩证思考——2023上海卷作文题命题特点与方向文/冯渊冯渊,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现供职于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一先来思考一个问题:两个事物如果有联系,二者可能是什么关系?首先,两个事物之间是确定的关系。包括:(1)充分条件关系:如果(只要)P,就Q。规则:①肯定前件则肯定后件,P,则Q;②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非Q,则非P。如“天... [发表时间:2023/8/16 14:20:50]
[摘要]:【摘要】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成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小学高年段阅读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具体手段、方法、路径等问题亟待解决。阅读策略教学或可以成为一线教师的选择。实践证明,“联结—推测—转化”三种策略形成的策略链可以较好地助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此外,学生可以运用策略链学习统编教材中部分篇目和单元,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过程中培养... [发表时间:2023/8/16 14:17:59]
[摘要]:【摘要】在核心素养的时代语境下,项目学习是实施学习任务群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为学生搭建必不可少的学习支架,是撬动项目学习深入开展的重要支点。以项目学习的流程为主线,基于不同阶段的支架功能,可以搭建情境任务支架、学习资源支架、学习策略支架和学习评价支架,助力项目学习完成。本文以“走进《项脊轩志》,研习‘书斋文化’”项目学习(以下简称“书斋文化研习”)为例,试论学习支架在项目学习中的运用。【关键词】《... [发表时间:2023/8/16 14:17:27]
[摘要]:【摘要】教育数字化是当下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就外延而言,语文教育数字化是数字化技术在语文教育场景中的应用;就内涵而言,语文教育数字化是以学科育人为根本,以语文学习为中心,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以解决问题和变革创新为导向的语文教育新形态。其特征主要包括教育内容的扩展,教育时空的拓展,教育方式的变革,教育评价的多样和教育主体的转型。其实现路径和策略主要包括理解课程标准,变革评价方式,建设智能教材,变革学... [发表时间:2023/8/16 14:15:41]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语言文字报,作者黄海云编辑说小说《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被选入了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一线教师对《边城》的解读多基于道德理性展开,体现出“真善美一体论”的审美思维观念。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第二中学黄海云老师受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的“真善美错位”理论启发,重新品读《边城》,发现了不一样的美。一起来看——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节选了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教材学习提示部分说这篇... [发表时间:2023/8/16 14:13:30]
[摘要]:【摘要】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探讨数字技术赋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路径与策略,始终要坚守以人为本的基本立场,秉持服务学生语文学习的原则。依托数字技术,构建跨时空的立体化智慧语文学习环境,激活课堂数据潜能,实现尊重差异的深度语文学习互动,运用数字技术,获得多样化语文学习情境中的真实体验等,都需要教师主动提升自身数字素养,更加主动、大胆地尝试,开发并积累实践案例。【关键词】数字技术;小学语文;课... [发表时间:2023/8/16 14:14:06]
[摘要]:【摘要】作业设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本文对“双减”实施以来中国知网收录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核心期刊论文进行分析,发现学界主要从中观理论和微观实践两个层面展开研究。前者继续深化对作业观、作业质量观、作业基本原则的学理探索;后者在“大课堂观”和“大作业观”指导下,开展分层作业、协作作业、具身作业、跨学科作业和长时作业等多样态作业探索。研究整体上由“教程”走向“学程”,从“零散”走向“统整”。未来,... [发表时间:2023/8/16 14:20:04]
[摘要]:【摘要】目前名著阅读教学存在碎片化和同质化倾向,主要是忽视了整本书阅读的整体认知和作品的文本特质。科幻小说兼具科学性和文学性,涉及多学科的整合,名著阅读指导可以基于跨学科学习视角进行项目化设计:根据真实问题,厘清跨学科内容;明确跨学科标准,绘制概念地图;设计跨学科任务,整合支架助探究;制定评价策略,整合量规促评估。【关键词】《海底两万里》;跨学科学习;项目化名著阅读是统编语文教材“三位一体”阅读体... [发表时间:2023/8/16 14:16:10]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语言文字报,作者马敏作者说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编选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经典之作《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言文只有80余字,但空灵蕴藉、言约义丰,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随缘自适的情感。笔者细读此文,发现文本围绕时间、称呼、空间三条行文脉络展开,体现出情感的流动性。本文从这三条行文脉络入手,探寻作者苏轼情感的缘起、变化与升华。循时间脉络探情之缘起《记承天寺夜游》中有两条时间脉络非常值... [发表时间:2023/8/16 14:16:55]
[摘要]:【摘 要】学生的缄默知识是建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进一步理解语文缄默知识的本质,从学习目标、任务、评价等多层面强调教学知识的全局性、系统性与有序性,突出学生基于生活和经验的缄默理解,并将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相结合,建立超越自我的新的知识体系,最终使学生从知识性的接受学习走向经验性的深度学习。【关键词】缄默知识;单元整体教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缄默知识”... [发表时间:2023/8/16 14:14:47]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