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051条记录
[摘要]:复习课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常见课型,其目的在于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框架、渗透学科思想、发展思维能力,进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然而,一些教师却将复习课上成了知识重讲课、做题练习课、考试测验课等,弱化了复习的功用。这些做法主要表现为:一是“为了复习而复习”,在复习时毫无规划,也不具备针对性,要么直接依照教材再次依序讲解,要么跟着感觉走,导致师苦、生疲、效果差。二是“以讲代学”,习惯性地采用“压缩... [发表时间:2025/4/15 15:49:52]
[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注重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关联,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组织方式。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如何落实好这一要求呢?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第一实验小学通过组建跨学科教研组、建设跨学科教学基地,推动跨学科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研先行·组建跨学科教研组跨学科教学重在教... [发表时间:2025/4/15 15:48:37]
[摘要]:文章从开始时的稚嫩,到后来的成熟,再到后来的深度。论文写作也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我们抛开态度问题来看教师的论文质量,客观存在着有些教师写的论文比较浅,浮于表面,缺乏创新性;有些则相对比较深刻,且有新意,能给人以较多的启发。我们便可以说,后者的质量相对高一些。对于此种现象,有老师在羡慕的同时,会心生困顿:同样是很认真地写,为什么别人能够写出质量比较高的论文,而我却写不出来?“好”论文究竟是怎样写出来... [发表时间:2025/4/15 15:47:30]
[摘要]:小学数学中生活化教学的意义交流(一)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本身有着抽象化、理论化的特点,学生需要运用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学习与思考,获得相关数学知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完善,对待事物往往以直观形象思维来思考,这就导致很多小学生表示数学难学。教师如果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或采用生活化的情景来组织教学活动,便可以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学生... [发表时间:2025/4/15 15:45:54]
[摘要]:“语文味”究竟是一种什么味?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就是“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用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尚文的话说就是“紧紧抓住语文这个缰绳”,用上海新纪元学校校长李海林的话说就是“帮助学生与语文接触”。“语文味”就是指教学时无论是讲是读还是活动,都紧紧抓住文字,紧紧扣住文本。语言文字,是唯一正确的通道,也是最终的归宿。何谓丢失语文味?就是课堂出现了偏向,变成了“非语文课”。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非语文的表现... [发表时间:2025/4/11 17:57:52]
[摘要]:在当今AI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小学生手中的编程机器人、AI对话工具和智能学习机等正悄然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然而,当AI能够解答数学题、生成作文甚至创作音乐和视频短剧时,教育者面临一个更深刻的挑战:如何让学生不仅学会“使用AI”,并且“超越AI”?答案指向教育的核心目标——批判与创新思维。只有具备这种思维,人们才能与AI协同创造更大的价值。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和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预测,到20... [发表时间:2025/4/11 17:57:12]
[摘要]:课文阅读,往往阅读的不是课文内容本身,而是从文本中发现读写规律、读写智慧,或者是读懂文字背后蕴藏的深意。太多的课堂,依然是在“教课文”,终极目标也不过是把课文掰碎了喂给学生而已。比教课文稍进一步的,是在低层次思维上徘徊。比如,循着文本提供的某个“拓展”线索去练习“表达”。《花钟》,让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描述不同花儿的开放,而不去探讨为什么要用不同的词语,也不去思考是否只要词语不同就体现了丰富性和多样化... [发表时间:2025/4/11 17:52:44]
[摘要]:备课首先是个技术活。在有教材的情况下,这门技术活通常是从理解教材内容,定位教学目标开始的。这门技术活中,教学目标的定位,乍看上去是可以与“技术”无关的,因为教师用书、教材等似乎都已经为老师们准备好了。事实却是,哪怕是“权威”给出的教学目标定位,也只有经过实施者的批判性理解,才能转化为可以真正指导行动的有意义的目标。所以,通常而言,如果教师对这门学科有了自己的教学理解,教材熟悉之后,对教材内容往往就... [发表时间:2025/4/11 17:51:56]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指出,“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量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量的概念,提高计数和估测能力,同时对培养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也有重要意义。本文拟结合实例,探索指向量感培养的教学策略。一量感的内涵与教学价值量感是学生通过感官对具体事物数量的感性认识,即对量的一种直觉,... [发表时间:2025/4/11 17:49:51]
[摘要]:观课议课作为聚焦教学实践的研究范式,不仅是方法革新,而且是教研生态的重构,旨在通过情境化观察与深度对话,以研究赋能教师,实现课堂教学从“技术改进”到“生命成长”的跃迁,进而推动教学质量的系统性提升。课堂教学研究是落实课程改革的关键措施,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抓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教育知识生产和贡献的重要来源。这是对课堂教学研究本身进行变革的意义与价值所在。从目的和形式上,可以把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5/4/11 17:48:28]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