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051条记录
[摘要]:读罢凌宗伟老师的新著《让学生爱上你的教学》,我被作者深厚的教育教学功底和接地气的观点吸引住了。他说,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在理解教材、理解学生、理解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基础上设计与组织教学,教学中不能以激情感染学生,不能以诚实、公正、幽默、善良等特质吸引学生,没有尊重不同学生的天资与认知差异而调整教学方法,没有基于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怎么可能让学生爱上你的教学?他的这番话道出了一个朴素... [发表时间:2025/4/11 17:08:03]
[摘要]:课题研究中的“问题”=“疑问句”吗?(一)我们先看几项课题案例(本文所选课题案例,只作为学术研讨活动,如给您带来不便请谅解):案例1:课题名称《多模态语篇教学对初中生核心素养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的研究背景:一、研究背景(问题和原因分析)自《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以来,至2024版七年级英语新教材正式启用,这一系列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英语教学工作步入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阶段。在教改... [发表时间:2025/4/11 17:06:40]
[摘要]: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知教学工作中琐碎事务的耗时与课堂互动效率提升的难点。过去,检查学生背诵、抽查知识点掌握情况往往需要手动记录、随机点名,不仅占用课堂时间,也难以精准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然而,借助AI技术,我尝试开发了两款简易却实用的教学工具——“过关检查系统”与“课堂抽背神器”,真正让技术为教学赋能,实现了效率与体验的双重提升。一、AI助力教学管理:从“耗时统计”到“一键生成”在传统教学中... [发表时间:2025/4/11 17:04:01]
[摘要]:结项报告“做”出来还是“写”出来的?(一)我们先看部分一线教师的结项问题与困惑:1.怎样的结题材料更有说服力?2.什么样的结项材料才算完整,能评审通过?3.结题报告格式不够清楚,内容结构有哪些?4.结项报告和论文是否一样,有没有区别?5.结项报告以第几人称写?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6.如何结题不太懂得如何操作,如何开展?7.成果以什么形式呈现?必须是论文吗?8.课题的结题报告和最后上交的成果论... [发表时间:2025/4/11 17:02:08]
[摘要]:一问题浮现:订正背后的思维惰性作为六年级数学教师,我始终坚信"订正是最好的二次学习机会"。然而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每天发完作业时,教室后排总是围满相互核对答案的学生,作业本上红笔订正整整齐齐,但单元测试中同类型计算题的错误率仍高达38%。更让我警觉的是,在一次随堂练习中,当要求学生在空白纸上重新演算已订正过的题目时,超过半数学生面露难色。某日,我在批改小明的作业时发现,他... [发表时间:2025/4/11 17:00:34]
[摘要]:笔者曾经在省级跟岗培训活动中发现,一位教师在观摩了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第一实验小学的某位教师上课后,提出一个疑问:在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民间故事单元,要求学生梳理民间故事的特点,并运用表格从“角色、情节、想象、主题、中心思想、表达方法、语言风格”角度进行归纳。学生能理解“角色、主题、语言风格”这些有点儿深奥的词语吗?是否需要换一些简单易懂的表述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呢?还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时也... [发表时间:2025/4/11 16:52:26]
[摘要]: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教育”。作为数字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行动纲领,教育数字化转型旨在基于数据这一关键驱动要素推动教育的系统性变革,助力数字化能力、数字化意识与数字化思维等育人目标的培养。智慧学习环境的构建是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首要任务,它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数字底座。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智慧课堂旨在在智慧学习环境的支撑下达成促进深度学习、培养核心素养的目标... [发表时间:2025/4/11 16:29:46]
[摘要]:当今社会,教育改革已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一种适应时代需求,旨在打破学科界限、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新型教学模式,正逐渐成为撬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本文从提出的背景、学理上需澄清的问题、实践困境与突破路径等方面,对跨学科主题学习进行深入探讨。一、跨学科主题学习提出的背景(一)新... [发表时间:2025/4/11 16:28:22]
[摘要]:如何才能学好数学?这是令不少学生感到困扰的难题。一些学生认为多刷题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好成绩就等于学好数学,甚至因此陷入“只刷题”的思维误区。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我们能看到,数学学习越来越注重思维和素养,应试的方法也越来越难见效。这启示我们要更多地关注数学的本质,而非数学的外在表现。数学的本质是什么?我想,是从一些大家公认的约定出发,通过逻辑推演的方式逐层递进,不断总结模型、给出新定义、发展出新... [发表时间:2025/4/11 16:27:34]
[摘要]:素养时代,评测学生核心素养水平是评价的难点所在。特别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教师开展表现性评价十分必要。教师采用这种方式评价,不仅能够检测学生的认知思维和推理能力,还能评估他们运用知识解决真实且有意义问题的能力,从而为精准教学提供依据。与传统的纸笔测试不同,表现性评价不仅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结果,还关注学生行为表现的过程;不仅能评价素养水平,还能促进学生素养发展。如何实施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呢?《义务教育课... [发表时间:2025/4/11 16:26:46]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