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an
在 2025/5/9 10:10:43 对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集刊)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 审稿时间:1个月
- 稿件字数:17000字
- 我的职称:尚无
- 我的学历:在读博士
- 是否录用:拒稿
- 有无课题:无
- 有无回复:退稿有回复
- 投稿难度:较难
投稿主题:唐代笔记文献佚文考证与辩伪
我的点评:4月2日投稿,5月9日退稿,无审稿意见(使用了模板,在其它点评里就有,就不再复制了)。因为是本校学生,和投稿邮箱有相同的机构邮箱后缀,所以可以看到“已读”的情况,是投稿当天晚上邮件就已读了。虽然作为本校学生也被迅速拒稿,但至少只等了一个月时间,在现在恶臭环境中算是很清流的了。
光禄大夫
在 2025/5/8 19:31:32 对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集刊)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 审稿时间:11个月
- 稿件字数:15000字
- 我的职称:尚无
- 我的学历:在读硕士
- 是否录用:修改后录用
- 查重要求:无查重
- 有无课题:无
- 有无回复:有自动回复
- 投稿难度:中等
- 见刊周期:尚无出版
- 该刊可发:在读硕士独作
投稿主题:集部文献
我的点评:在读硕士第一次投稿,本人与北大文献专业的师友相识甚少,完全是自投,不意得到编辑老师与外审专家的垂青,得到录用,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本刊的编辑老师工作勤恳,不歧视在读硕士、博士(以及上一楼网友所说的“无课题、无关系、无背景”),咨询审稿进度必有次日回复。作为一部档次较高的C集,对青年学者如此友好,令人感动。衷心祝愿本刊越办越好!
本文投稿的时间脉络如下:去年6月6日投稿;去年12月16日询问审稿进度,第二天得到回复称“处于正常审稿流程”;今年3月11日再次询问进度,第二天回复“正在外审”;今年3月底、4月初分别返回两位外审专家的意见(来信称“所论问题重要,安排两位外审专家进行审阅”),5月5日录用。
匿名用户
在 2025/5/8 10:27:16 对 朱子学研究(集刊)(原:朱子学刊)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 审稿时间:1年+
- 我的职称:尚无
- 我的学历:在读博士
- 是否录用:修改后录用
- 有无课题:无
- 投稿难度:中等
- 见刊周期:2年
- 该刊可发:在读博士独作
我的点评:投稿三次。第一次两个月初审退稿,第二次八个月二审退稿,第三次过了很久退修,后回复录用。这么多年来反复尝试,终于录用一篇。听说该刊物关系搞特别多,但我是纯自投了,无关系。这里就我对该刊物过往刊文的研究,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该刊物喜欢新材料、新视角、新方法,偏向于传统的史学研究,喜欢写得平白如话的文章,喜欢历史考证、探赜索隐类型的文章,不喜欢故作高深的文章,不喜欢用过多西方术语的文章,亦不喜纯哲学的文章。但投该刊物的往往是哲学系的学子,所以百投不中。归根到底,是没有把握该刊物的发文特征与方向。大家也不要老是怨天尤人,说什么全是关系稿。学术环境如此,我等也是无奈,但该刊物能开放一两篇自投,已经是有很大希望了。一点建议,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