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书刊网微信二维码

扫微信,关注编辑QQ!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期刊大全 >>集刊大全>>文化艺术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集刊) (Email投稿)

简介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半年刊)创刊于1999年,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办。举凡古典文献学理论研究、传世文献整理与研究、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海外汉籍与汉学研究等中国古文献研究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均所欢迎。
本刊为:AMI核心集刊(2022版), CSSCI收录集刊(2025-2026), 知网收录, 目次收录(维普), NCPSSD(国哲社文献库),匿名审稿,
征稿信息
显示全部
精彩点评摘录 查看所有点评明细
  • 2025/10/23 18:52:34
    无情的论文制造机 对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集刊)的点评:
    10.16下午投稿,当天晚上收到了收稿邮件,称无论是否录用都会及时回复,留个帖子记录一下
  • 2025/8/19 13:59:27
    匿名用户 对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集刊)的点评:
    已入选CSSCI(2025-2026)收录集刊,请管理员暇时更新标注。
    万维管理员2025/8/19 17:02:52
    谢谢您!现已标注为CSSCI(2025-2026)收录集刊,该刊为连续C集!
  • 2025/8/11 10:42:12
    大明百米冠军 对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集刊)的点评:
    7月11投稿,今天拒稿。投稿第二天就有邮件回复,拒稿使用了模版,就不说了。该刊还是很不错的,某刊投稿4年没动静。希望该刊越来越好
  • 2025/7/22 23:53:46
    对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集刊)的点评:
    投稿后次日即接收,编辑老师提醒邮箱投稿需关闭附件下载追踪,以免附件过期影响审稿程序。编辑部安排外审很快,联系的外审专家确实是非常对口的,拙文的专家老师很用心,给出的审稿意见清晰详明,读之不以为繁,反而令人愉快。向编辑部返稿需仔细修改,并撰写返稿说明,逐条详细回应专家意见,方符合规定流程,此亦见本刊物之严谨细致。两个月收到返稿意见,修改后半个月录用待刊,编辑老师亲切客气,谓有任何需要可随时联系,余作为学生甚为感戴。
  • 2025/6/30 17:33:14
    cc 对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集刊)的点评:
    4个月拒稿,没有评审意见。
  • 2025/6/17 18:09:35
    lockon 对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集刊)的点评:
    投稿有回信,好评。虽然四个月被拒,但中间有寒假,所以审稿还是蛮快的。最终被拒稿也属意料之中,毕竟实在称不上是中国古文献,且最终立论有点日本去中国化的意味,与主流学术还是不合。最终转投海外刊物了。但之后如果有合适文章还是想再来试试的。
  • 2025/5/26 10:40:15
    匿名用户 对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集刊)的点评:
    3月19日投稿,4月15日收到修改再审通知。4月19日按照外审意见改好再投,5月5日收到录用通知。 无P大学缘,也没有熟识的P大师友,从投稿到录用时间之迅速,真是令人惊讶。 此刊对毫无关系的年轻人属实友好,感动!
  • 2025/5/9 10:10:43
    Rosan 对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集刊)的点评:
    4月2日投稿,5月9日退稿,无审稿意见(使用了模板,在其它点评里就有,就不再复制了)。因为是本校学生,和投稿邮箱有相同的机构邮箱后缀,所以可以看到“已读”的情况,是投稿当天晚上邮件就已读了。虽然作为本校学生也被迅速拒稿,但至少只等了一个月时间,在现在恶臭环境中算是很清流的了。
  • 2025/5/8 19:31:32
    光禄大夫 对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集刊)的点评:
    在读硕士第一次投稿,本人与北大文献专业的师友相识甚少,完全是自投,不意得到编辑老师与外审专家的垂青,得到录用,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本刊的编辑老师工作勤恳,不歧视在读硕士、博士(以及上一楼网友所说的“无课题、无关系、无背景”),咨询审稿进度必有次日回复。作为一部档次较高的C集,对青年学者如此友好,令人感动。衷心祝愿本刊越办越好! 本文投稿的时间脉络如下:去年6月6日投稿;去年12月16日询问审稿进度,第二天得到回复称“处于正常审稿流程”;今年3月11日再次询问进度,第二天回复“正在外审”;今年3月底、4月初分别返回两位外审专家的意见(来信称“所论问题重要,安排两位外审专家进行审阅”),5月5日录用。
  • 2025/5/5 21:04:11
    匿名用户 对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集刊)的点评:
    这篇文章是我读博以来用力最多、也比较满意的一篇文章,从萌生想法到整理材料,几次易稿到最后成文,花去了我大半年的时间,写完后自己很喜欢,在会议上报告后听会的老师和同学反响也不错。去年12月不听劝,硬着头皮投给了南大某家所谓“青年友好”集刊,过去3个月别说收稿回执,连自动回复都没有。于是2月底果断转投本刊(没有任何改动),4月发来了修改通知,外审专家的部分评语迻录如下:“这些结论的得出均建立于详实绵密的考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可成一家之言。总而言之,这篇文章材料丰富,方法得当,考证细密,是一篇佳作。”由此可见拙作也并非一无是处,不知为何在南大某刊物那边这么不受待见,其所谓“青年友好”不知是否要在中间加上“长江”二字。 说回本刊,我去年暑假(7.2)向本刊投过另外一篇文章,现在看来这篇还是有不少问题,过了半个月不到(7.16)就收到了退稿通知,虽然退稿但也没耽误什么事儿。现在这篇从投稿(2.28)到返修(4.12)再到录用(5.5),一共只花了2个月零一周的时间,可以说是目前为止投稿体验最好的一家刊物,无论录用与否都收到了快速的回复。另一方面,《北大古文献集刊》给我的退修通知是周六发的,录用通知是五一假期发的;我室友也中了一篇,他深夜给编辑部发定稿邮件还能得到人工回复,由此可见此刊编辑部老师辛苦异常。所谓的“青年友好”不是自己说说的,而应该是让我们这种无课题、无关系、无背景但是有一定的学术理想和追求的青年学生感受到的。这方面,从自己有限的投稿经验和身边朋友的经历来看,不得不说北大的刊物确实做得比较好,祝愿本刊越来越好。
查看更多点评明细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


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