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054条记录
[摘要]:案例一小雨是我在这个班里最早认识的同学,我们是在暑期托管班认识的。国家现在对暑假陪伴孩子有困难的家庭设立了托管服务,分为2期,时间覆盖整个暑假,有的同学就会报一期的托管班,上一个月的托管班,家人陪伴一个月。而像小雨这样报了2期托管的,比较少见。报2期就意味着孩子没有暑假了,没有大块的家人陪伴的时间,还是和上学一样,甚至比平时上学,在学校的时间更长,因为托管班放学的时间比较晚。一开始我以为小雨的父母... [发表时间:2023/4/7 10:21:08]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迷恋语文,作者迷恋时间大概念不能局限于机械的训练和生硬的告知,而更应该基于单元视角,利用读写一体化的编排方式,将传授的方法以“大概念”的方式相机渗透在学生的意识之中,助力学生的理解、消化和运用。统编版五下第四单元表达层面的要素与阅读层面的要素,都围绕着“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和“人物内心活动”等关键词。由此就可以研制出明确的概念,即“人物的内心活动,往往伴随着相应的言行细节。”从单... [发表时间:2023/4/7 10:20:38]
[摘要]:“任务”是越来越吃香了!“任务”的姿态各种各样的,遍地都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教学设计里,挂在培训PPT上,像活动,像环节,还变呀变的。这些“任务”,叫人越来越不知道到底什么是“任务”了。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里,每个单元在几篇课文之后,是“单元学习任务”,一般设计了4个——针对单元某个或几个文本的探究性问题,要求学生通过研读文本得出自己的答案,或呈现出自己的学习表现、产品。但我们在很多小... [发表时间:2023/4/7 10:19:57]
[摘要]:最近“大概念”甚是火爆,专家解读也不少,不过似乎老师们有点越弄越糊涂。王珏老师根据对学习科学的研究,提出八个对“大概念”的疑问,并提出个人理解,供大家参考。 王珏现任国际信息学会(中国)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圣陶教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一问“大概念”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根据最为广泛的解读,以及“大概念”想解决的问题,王珏老师比较认同这样的定义... [发表时间:2023/4/7 10:19:25]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青荷书社QHSS,作者青荷李林老师的疑问:写作素材匮乏,如果不给学生举例,觉得学生想不出来写什么。举例了,学生又重复一大片,没有自己的创意。 照我的看法,一到三年级的孩子模仿的意识和能力都特别强,老师说什么,书本上写什么,他们一定能照着,甚至一字不落的复述出来,所以作文课中,你分享的故事也好,人也罢,学生当然认为是最好的,你也模仿他也模仿,出来的就没太大变化了。一味模仿老师和同学的,... [发表时间:2023/4/7 10:18:41]
[摘要]:古诗给我们的印象常常是充满美感和文化底蕴的,所以教学时我多数时候是不放心的,生怕遗漏了什么点,孩子是不知道的,不理解的。因此,古诗一课的学习单总是非常细致,而课堂也总是半牵引状态。但我们却发现,我们精心上的古诗课却常常提不起孩子的兴趣,课堂也像碰运气,抽中枯燥乏味的概率当然更大些。这周因为各种工作特别繁杂,所以我想给自己减减压,于是就把学习单进行了精简,只给了“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等几个方... [发表时间:2023/4/7 10:18:10]
[摘要]:1学习活动设计学习目标:1.审明题意,将题目补充完整,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清楚。2.重点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多角度,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学习重点: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多角度,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活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明确主题,激发兴趣。1.回顾本单元课文,进一步感知人物描写方法。(出示本单元所学现代文课文的课题:“军神”“青山处处埋忠骨”“清贫”。)在老师的带领下回顾学过的课文,... [发表时间:2023/4/7 10:17:42]
[摘要]:来源|“教研报”微信公众号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师,应该为了好课堂而不断塑造自己,教师的蜕变之路,必定是经历了教学的模仿、独立再到创新的过程,要真正实现教师自我生命的成长,还需靠近“高人”,寻找成长的“支点和途径”。01教师成长的支点经验人人都可以有,如何对已有经验进行分析与反思,才是教师成长的关键。叶澜教授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 [发表时间:2023/4/7 10:17:05]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一枚叶,作者一枚叶教学三下四单元,上完《花钟》,接着上《小虾》,继续训练“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无需逐段精读,只重点学习第三段。结合之前梳理的“理解段意三步法”,首先找出一段话中的“关键语句”。《小虾》第三段的关键语句非常明显,同学们都一致认为是第一句——“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接着,理解“这段话是怎么围绕这个意思写清楚的”。这才是落实单元大概念的重中之重... [发表时间:2023/4/7 10:16:28]
[摘要]:学习目标1.认识“筹、矜”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吓”。2.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3.理解“清贫”的含义,体会方志敏的高尚品格,理解革命者的精神和信念。教学重点: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学难点: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作者,激发兴趣。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发表时间:2023/4/7 10:15:59]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