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中小学教研

37053条记录

  • 17391.《棉花姑娘》学习活动设计|一下八单元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语墨小语,作者语墨第一课时这个单元的三篇童话故事都具有反复的特征。所以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除了指导朗读和完成其他课后题目标之外,我会把故事情节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以此作为支架,鼓励学生讲故事、演故事。《棉花姑娘》的第一课时,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尤其是在精讲第二自然段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将提取信息的方法运用到内容相似的3、4自然段中。通过巡视,我发现大部分孩子都具备了做好笔记(大小适中、... [发表时间:2023/6/6 17:46:18]

  • 17392.古文打底,课外阅读哪些书?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芳容小院,作者容容最近,我梳理了带孩子或学生读的一些书,列了一些书单。部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依次安排小古文。一学期两篇。六年级多一些。但是,如果从小想打好古文的底子,也许还要提前学习。王崧舟老师主编的《文言启蒙课》,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辅助学习安排,我觉得都很适合孩子们。如果想激发孩子学习古文的兴趣,不妨从这一套书入手。我现在带着学生读第五册。《古文观止》康熙年间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 [发表时间:2023/6/6 17:45:48]

  • 17393.四下《巨人的花园》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

    [摘要]:文/卢小柯一、文本教学解读《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作品,课文选用的是巴金先生的译本,在选作课文时,将原本有些悲情的结尾做了恰当的处理。原来的结尾是:巨人渐渐老去,在离去的梦幻中又看到了他曾经抱过的小男孩……课文之所以要改动,或许正契合了单元的人文目标,体现了对真善美的淋漓尽致的追求。故事围绕着“变化”展开,花园的变化和巨人的变化,而两者的变化又都源于始终代表着善良、纯真与美好的孩子。课堂上... [发表时间:2023/6/6 17:45:13]

  • 17394.一下第八单元:猜字与读懂课文等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教与学如何落实

    [摘要]:1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有两篇课文没有全文注音,分别是《咕咚》和《小壁虎借尾巴》。为什么没有全文注音呢?两课的课后练习题就告诉了我们。《咕咚》一文的课后第一个练习题是“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小壁虎借尾巴》的课后第一题是“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和意思,再说说自己是怎么才出来的”。作为教师,看到这两篇课文的不全文注音的呈现方式和课后相关的练习题,应该马上想到以下几点。... [发表时间:2023/6/6 17:44:43]

  • 17395.给年轻班主任快速成长的8个小建议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星教师,作者于洁沙龙白天上课填表,晚上家校沟通。班主任的会,班主任的活。德育为先,安全为重,繁杂工作,忙如陀螺。这是班主任的真实写照,但也不全是。带着学生追寻四季的美,分享学生学习进步的喜,跟着同事追求成长的乐,最好的教师不但成就学生,同时也成就自己。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工作十五年以上班主任关于师生相处、同事相处、家校相处、自... [发表时间:2023/6/6 17:44:14]

  • 17396.四下《宝葫芦的秘密》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

    [摘要]:文/卢小柯一、文本教学解读课文节选自张天翼的小说《宝葫芦的秘密》的开头,共21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至4自然段,主人公王葆介绍自己和宝葫芦;第二部分从5自然段至19自然段,王葆回忆小时候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第20和21自然段是第三部分,写王葆幻想自己能有个无所不能的宝葫芦。课后第一题: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答案藏在奶奶讲的一个个神奇的故事里,“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得到宝... [发表时间:2023/6/6 17:43:23]

  • 17397.学习任务设计和运用的三大误区|李竹平

    [摘要]:误区一:把学习活动当成学习任务当下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中,由于对2022年版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任务群”之“学习任务”理解有误,套用或偷换概念的现象比较普遍,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直接将以往教学设计中的“活动”换成了“学习任务”。案例:一位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教授,给二年级上册的《我是什么》一文设计学习任务,先梳理出属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五个学习目标(积累与梳理“我”会变成什么;积累与... [发表时间:2023/6/6 17:42:40]

  • 17398.五下八单元《杨氏之子》文本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两则

    [摘要]:解读与设计一文/杨瑞霞文本教学解读《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课文很简洁,一共55个字,五句话,就把故事的起因和经过说清楚了。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虽是古文,但结合注释,还是好懂的。课文的第一句话“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是总起句,介绍了本文的主人公及其性格特点,注释中解释“惠”同“慧”,既然如此,为何古人用“惠”不用“慧”呢?《说文解字》中对“惠”的解释是“仁也”,仁可以理... [发表时间:2023/6/6 17:42:08]

  • 17399.《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三下八单元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语墨小语,作者小彭老师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箱、夸”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缝、夹”,会写“性、卷”等11个字,正确读写“性子、布料”等15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从文中提取有关顾客要求和裁缝表现的信息,借助表格想象对象复述故事。【教学流程】板块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课题导入(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读准“缝”。在“缝隙”“崖缝”中,读四... [发表时间:2023/6/6 17:41:37]

  • 17400.小升初复习,如何让学习变得有趣一些

    [摘要]:文/王逸秋小升初考试是学生小学阶段面临的第一次大考,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对这次的考试都非常重视,进入五月之后,每个学科都进入到了紧锣密鼓的复习当中,那么这个阶段我们要如何开展学习活动呢,难道每天的就仅仅进行单一的学科复习吗,老师讲解,做题,再讲解,再做题这样循环反复吗?为了调动孩子们复习的积极性,同时让他们觉得不那么枯燥,我在复习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尝试:一、小组学习,引入竞争机制在这学期开学,我就... [发表时间:2023/6/6 17:41:07]

首页<<1737173817391740174117421743>>尾页共3706页 跳页共3705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