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051条记录
[摘要]:2024高考启程: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突破4——修辞角度赏析语句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题。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1)向下奔注,激起一川白雪,一路向前。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疾风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直到有一天,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 [发表时间:2023/8/8 17:45:56]
[摘要]:8月2日,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第八期行知式校长、第二十期陶研骨干培训班暨第三届行知教育课例大会在嘉兴开班。华山中学副校长李娟娟率援教团队刘小丽、李天鹏和曹亚钦三位援教老师参加本次培训,并作题为《开拓创新在南疆大地努力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教育扶贫行动汇报。活动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以下简称“中陶会”)主办,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协办,嘉兴教育学院、嘉兴市陶行知研究会承办。来自17个省区市300余名“陶友”、... [发表时间:2023/8/8 17:37:00]
[摘要]:小学数学长程作业是指以一段时间为限、旨在让学生完成数学相关知识学习的实践性作业。长程作业不仅是作业内容的增多和时间的拉长,还可以由个人或多人合作完成。与拘泥于教材课本知识点的书面作业不同,长程作业的设计以综合实践作业为主,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迁移应用和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以小学四年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长程作业的探索,后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逐步在其他年级开展实践研... [发表时间:2023/8/8 17:27:21]
[摘要]:波利亚曾在数学教师进修班的课程中,一再地强调他个人对教师日常工作的看法,最后归纳浓缩成十条规则,亦即他所谓的“十诫”:对你所教授的科目有兴趣。/了解你所教授的科目。/试着去“读”学生的表情、了解他们的期许与困难; 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将自已当作学生。/明了学习的途径:学习任何一件事的最佳途径,就是亲自独立地去发现其中的奥秘。/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而且要让他们知道技巧、诀窍,学习正确的心态及有系统工... [发表时间:2023/8/8 17:26:47]
[摘要]:做教考衔接不能只重“形”而不重“神”前几天,与一个老师在探讨在一轮复习的时候如何做教考衔接的时候,老师跟我说,他打算把教材上的写作任务再整体过一遍,我问为何?老师回答道,乔老师您看,部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中第三单元要求写人物短评:司马迁写《屈原列传》,在叙事中穿插议论,并在文末以“太史公曰”点题,直接发表对人物的看法和评价。借鉴这种写法,揣摩《苏武传》中班固对苏武的认识和评价,尝试以班固的视角,写一... [发表时间:2023/8/8 17:24:43]
[摘要]: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方法与技巧 解题意识:一、文本意识:题目都源于原文,而答案与原文的关系则是镜中花,水中月的关系,看得见,却又看不清。命题者依据选文,考生答题也要依据原文,因此,文本意识,考生必须注意。意义点与意义块。二、问题意识:阅读主观题就是要求考生就提出的问题作答,考生一定要围绕“问题”对应回答,要问什么答什么,有几问作几答,怎样问就怎样答。三、得分点意识:阅读阅读简答题的一个答案... [发表时间:2023/8/8 17:24:05]
[摘要]:怎样进行小说的阅读教学?文|黄厚江(全国中学语文教学首批学术领军人物,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01把知识学习变成借助知识的阅读活动小说阅读教学自然无法回避有关小说的基础知识。但正如我们在语文教学的知识观里一再强调的,语文课程的知识本身并不是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对象。学生了解和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语言进行实践、阅读和写作。因此,小说教学中的小说知识不是教学的内容。从学生发... [发表时间:2023/8/8 17:23:24]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毕生谈语文,作者汲冢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到:任何学习行为的首要目的,在于它将来能为我们服务,而不在于它可能带来的乐趣。学习不但应该把我们带往某处而且还应该让我们日后再继续前进时更为容易。以我对这段话的理解,它至少表达了三层意思:第一,学习是指向未来的;第二,学习是指向真实生活的;第三,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严肃的,并不以消遣娱乐为能。学习是指向未来的,就... [发表时间:2023/8/8 17:22:54]
[摘要]:在审题时不要玩概念偷换的文字游戏最近在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和学生发生了一段有趣的对话,能看出学生写作文的一些错误倾向和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特与大家分享。指导的作文题目是这个:饶宗颐是著名国学大师,他达古通今,学贯东西,在学问的天地里,硕果累累。有人说:“他有三颗心,第一颗叫好奇心,第二颗叫孩童心,第三颗叫自在心,一颗比一颗高。”持着这三心,饶宗颐在智慧的求索中执着,而不为执着所累,最终成为... [发表时间:2023/8/8 17:22:21]
[摘要]: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珠海校区)副主任。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化史教学科研,主攻方向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出版《诗经的文化精神》《诗经析读》《西周礼乐文明的精神建构》《诗经应该这样读》《孔子——永不妥协的大生命》以及教材《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概观》等著述,发表论文近百篇。曾做客央视“百家讲坛”“文明之旅”等栏目,主讲《春... [发表时间:2023/8/8 17:21:43]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