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儿跑得快
在 2021/8/13 13:58:49 对 求实(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 审稿时间:5个月
- 我的学历:在读博士
- 是否录用:直接录用
- 查重要求:10%以下
- 有无课题:国家级
投稿主题:党建
我的点评:感觉编辑态度很好,也很认真负责,文章比较符合主题,自己投之前作了多次的修改。重视文章的理论性,最好有点政治学或哲学的功底最好
小书童
在 2021/8/13 12:25:37 对 交大法学(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 审稿时间:3个月
- 稿件字数:20000字
- 我的职称:尚无
- 我的学历:在读硕士
- 是否录用:修改后录用
- 查重要求:10%以下
- 有无回复:有自动回复
- 投稿难度:较难
- 该刊可发:硕士独作
我的点评:为《交大法学》点赞,应该不存在学历歧视的情况,审稿流程也相当规范与严格。本人在读研究生,4月初通过系统投稿,一个月左右后系统状态变为二审,点击“查看审稿意见”显示专家1的意见为“建议送外审专家作出评价”;二审专家有两位,审稿也比较迅速,半月后即返还了将近3k字的退修意见,审稿相当认真、严苛,甚至对于部分字词都提出了意见。后因学校事务性工作多,通过站内信向编辑申请延迟返修,编辑很爽快的回信表示理解。最终修回时间比编辑部希望修回的时间迟了一个多月,修回后随即进入二审重审阶段,之后通过进入主编三审阶段,三审耗时半月左右最终录用,有邮件通知。所有上传的稿件都是匿名的,故应该不存在学历歧视的情况,因考虑到该文本人导师前后指点了很多,在三审之前方于系统内添加了导师(教授)信息作为第二作者。整个流程相当透明、清晰。排刊虽然遥遥无期,但该文也是对读硕期间于写作上成长与提升的纪念,感谢万维网提供的平台!
发C是唯一“救赎”
在 2021/8/12 9:36:26 对 中国法律评论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我的点评:这真是我见过最体贴作者的C刊,必须宣传一波:
尊敬的作者:
您好!
稿件收到,感谢您对《中国法律评论》的信任与支持!
来稿将进入我刊稿件评审流程。如两个月内未收到我刊回复,视为稿件未被采纳。
在上述两个月内,您可将稿件同时投给其他期刊。
但在收到我刊初审通过的通知后,如确认愿意于我刊发表该文,请撤回向其他期刊的投稿。
谢谢!
《中国法律评论》编辑部
123456
在 2021/8/11 1:40:15 对 法治与经济(原:法制与经济)(不收版面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我的点评:真没想到8月9号的即兴评论竟引发诸位如此热议(请允许我用热议一词,哈哈哈)
首先,需要声明一点,或者说为“长夜漫漫”作证吧,我和“长夜漫漫”并无任何联系,如果有懂技术的朋友可以查询评论的相关ip地址,也可佐证我和它并非大号小号,并且我和它也不认识。(解释如此,是为了大家就事论事,别搞偏了方向)
其次,正如评论中一些朋友所言,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说黑刊的朋友也有它的道理,认为杂志改过的也有依据,谈不上谁对谁错。而我8.9的评论只是因为我觉得说它黑刊的那几位朋友言辞过于激烈了,所以才有了那个评论。其实这个万维也是想为大家投稿提供一些比较客观的杂志情况描述,至于对杂志的内容价值评价是比较淡化的,大部分关注这个杂志的朋友都是社科出身,想必也知道价值评价根本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大家不如减少一些价值评价,多一些客观事实陈述,想必那样更有利于其他朋友的参考与选择。当然,实在想辩论也无伤大雅,毕竟真理越辩越明,但请不要上升到人身攻击,也算是保留作为文人的一丝气节。
最后,回到问题的最初,其实把这个杂志作为黑刊与否,并不能解决一些朋友所说的学术氛围的问题。因为根源并不在此,关键在于制度,尤其是以发文章论英雄的相关制度。在此就不做展开,详细内容可以参考相关文章,就拿最近的评学位来说,高校扩招,师生比失调,就业环境对高学历的痴迷,学生浮躁等因素的催化下,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高校学生又有多少能静心于学术,想必大家也心知肚明,并且貌似社会也不需要如此多的人全部去搞学术。这样背景下,这种迎合部分人需求的学术杂志也就应运而生了。所以说,杂志发文质量低确实不好看,但也真的没到学术不端的程度(最起码目前还没)。
大家初心都是好的,希望学术圈有学术氛围,但可能这个过程比较漫长,一步一步走吧,一下子全砍掉也不现实。那只能寄希望于诸君努力,改善我国学术环境了。
(辩论支持,但不要人身攻击)
为什么我大半夜写评论?一是看到评论区这么热闹,想参与参与。二是晚上喝了一杯奶茶,太精神了睡不着
新用户(ID:271289)
在 2021/8/10 10:33:09 对 法治与经济(原:法制与经济)(不收版面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我的点评:本来都懒得回应,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讲多了就有我最反感的“好为人师”的嫌疑,不过鉴于楼主于8月9号新开账号来搞抨击以及楼下“长夜漫漫”精确卡点回复,多少有点“大号与小号对话”的嫌疑,因此有必要再来解释清楚,当然如果不是,也没关系,同样一并回应。首先,就事论事,吐槽《法制与经济》不仅仅是因为版面费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这是一本法学领域臭名昭著的期刊,虽然主办单位更换后,发文量减少,但短期内质量和声誉不可能迅速提高,改版后的期刊还有不少3页的论文就可见一斑,同时即使现在从良了之前的黑历史也无法改变,花钱发《法制与经济》这样的期刊,是人生污点,因此你提到的“指出一下一些收费期刊的档次差异似乎也无可厚非吧?年发文量三四百的收费月刊和每期发文三四百的收费旬刊难道是一个层次的么?”抱歉,这早就是一本公认的和另外两本并列的最低档次的法学期刊,还有什么层次可言?当然我说的污点不针对楼主以及与之类似的人,毕竟拿学位、毕业都困难了,不具有期待可能性,可以理解;同时也不针对那些试图通过发此类期刊拿奖学金、评职称的人,毕竟所谓的发论文在他们眼里只是经济交易,挣钱嘛,不寒碜,何必在乎脸面呢;我主要提醒的是有志向从事学术研究且当下对期刊不甚了解的同学们,宁可发一些不花钱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权当练笔,也不要发这种被诸多高校列入黑名单的期刊,毕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的发文对象主要是研究生和职校老师们,并且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多了去了,不花钱的很多,给稿费的也有,只要多加打磨论文,你们有的是机会,因此并不存在“这些刊物一年能发多少硕士的文章?一年里硕士的发文需求又有多少?”的问题。其次,了解实际情况却还为这些期刊辩护的人,我只能理解为你们习惯了住鸽子笼,因此对蜗居不反感,甚至还觉得好。这些本无可非议,毕竟个人的想法/追求/层次不同,但你们的行为客观上可能误导其他同学,并可能导致高校扩招背景下的收费期刊的受众群体不断扩大,致使期刊更加肆无忌惮地不顾论文质量而大肆敛财,甚至劣币驱逐良币带坏其他期刊,往小了说这是误人子弟,往大了说这是破坏学术生态环境,这不是扣帽子,这是极有可能的。再次,所谓的开口闭口发C刊不针对一般硕士,而是只针对“长夜漫漫”你本人,当然也不是真的要发C刊,只是希望你不要把精力放到这些损人不利已的烂期点评及辩护事业上。最后,为避免某些人因此回应或者说“口舌之快”或者说“杠”而再次受伤害,我预先道歉,对不起,请原谅。同时,这是我最后的回应,毕竟浪费时间,请各位学友结合其他信息自行分辨。至于保成兄,我就不多说了,毕竟万维之奇人也,啥时候把《江西社会科学》《浙江学刊》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大家,我们真的很需要啊。
123456
在 2021/8/9 20:02:57 对 法治与经济(原:法制与经济)(不收版面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 审稿时间:1个月
- 稿件字数:8000字
- 版面费:2500元
- 我的学历:硕士
- 是否录用:直接录用
- 投稿难度:较易
- 见刊周期:3个月
我的点评:虽说花点钱,但还是可以的,毕竟自己本身学术水平就不高,学术能力有限,为了学位也没办法,毕竟这个杂志跟法学沾边,也是学术期刊,还算可以。至于那些张口闭口黑刊垃圾刊的才子们,这个杂志的受众本来也不是您所在的高雅阶层,何必在这以恶评相向,凸显您的优越感吗?看不上这个杂志您可以不投稿啊?几千个杂志总有适合您的款,何必在这浪费时间。换言之,按您的高水平学术能力来看,这种杂志都根本入不了您的眼,你都不稀罕为此多费口舌才是,何必在此逞口舌之快!(别跟我杠,杠就是您对,我是学术垃圾,您是学术大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