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春风拂柳”实践团:民政部调研组考察洼子村“信用+救助”赋能乡村振兴新实践
2025/8/3 23:02:49 阅读:62 发布者:balabala2
山东理工大学“春风拂柳”实践团:民政部调研组考察洼子村“信用+救助”赋能乡村振兴新实践
作者:林建达 张聂彤 李宇航
2025年8月3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社会救助司专项委托,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祝建华率高层次调研组一行抵达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汶南镇洼子村,对该村创新实施的“信用+救助文化”工作模式进行实地调研。此次调研聚焦服务类社会救助在基层的实践创新及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价值探索。调研组核心成员包括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政策官员包凝、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何铨、浙江省华夏民生与公益研究院副院长沈燕芬等专家学者。山东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二级调研员雷岚、泰安市民政局四级调研员兼规划财务科科长贾彦、新泰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昌利全程陪同考察。
在洼子村现场,调研组重点观看并听取该村“信用+救助文化”工作模式的详细汇报与展示。此项工作模式核心在于探索将村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果与社会救助服务供给进行创新性融合。洼子村通过建立信用积分评价体系,将村民参与志愿服务、遵守村规民约、邻里互助等行为纳入信用记录,并与获得更便捷、更个性化的社会救助服务机会相关联。调研组详细询问机制设计、运行流程、覆盖人群、实际效果及可持续性等关键问题,现场查阅相关资料。
此次由祝建华教授领衔、包凝等专家及雷岚、贾彦、刘昌利等三级民政官员共同参与的高层级调研,其核心关切在于评估“信用+救助”模式如何有效提升洼子村治理效能,服务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治理有效”与“生活富裕”的核心目标。调研组对该模式的深入考察,聚焦其如何通过整合政策资源与社会力量,激发村民内生动力,优化公共服务精准供给,从而探索出一条社会救助创新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可行路径。洼子村的实践成为高层级调研组观察政策在乡村场景中落地价值的关键样本。
山东理工大学“春风拂柳”社会实践团成员同期驻扎洼子村开展为期14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民政部高层次调研组的到访与考察过程,为实践团成员提供一次难得的现场学习机会。实践团成员全程关注调研动态,近距离观察国家层面政策调研的工作方式、专业视角以及高层级官员、国际组织专家与基层干部的互动过程。在洼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及社区食堂等场所,实践团成员目睹调研组如何细致询问、查阅资料、与村民交流,评估“信用+救助”模式的实际运行。
洼子村作为此次民政部委托调研行程的首站,其创新实践获得的多层级、跨领域专业关注,凸显乡村振兴进程中基层探索的重要性。实践团成员结合自身在洼子村承担的乡村教室改造、特色农产品调研、孝善文化传播等任务,将此次高层次调研视为理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治理创新的生动课堂。通过观察调研组的工作重点与评估维度,实践团成员深化对服务类社会救助在提升乡村社区凝聚力、精准帮扶困难群体、促进乡村和谐发展方面作用的认识,并思考这些实践探索如何与自身正在进行的乡村振兴调研项目产生关联。洼子村“信用+救助”模式及其引发的国家层面关注,为实践团成员研究社会政策与乡村治理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的现实案例与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