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育英计划”实践团:巧手编织彩虹梦,书香里结童心链
2025/8/2 23:46:49 阅读:48 发布者:fzy211209
山东理工大学“育英计划”实践团:巧手编织彩虹梦,书香里结童心链
作者:范章悦 张梦茹 李春蕾
为丰富洼子村学生暑期生活、锻炼动手能力,8月2日,山东理工大学 “育英计划” 实践团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洼子村实践地开展 “手编筑彩虹链”手工实践活动,通过手链编织教学与创意命名环节,为当地学生提供系统化的动手实践平台,助力乡村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实践团前期通过实地考察该书屋的空间条件与使用规范,结合对村民的走访,了解到村内学生暑期常自主前往书屋进行阅读活动,而结构化的手工实践类活动较少。基于此,实践团筹备各种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内容符合书屋的管理要求与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依据学生认知特点调整教学策略,使基础结法的传授既符合操作规律,适配学生接受能力,为后续实践奠定扎实基础。进入创意制作阶段,学生在自主选择材料的过程中,不仅巩固所学技能,更在独立创作中提升决策能力与创新意识。这一环节既检验教学成效,也通过自主实践强化学生的动手协调性与思维灵活性,实现技能学习向综合能力培养的转化。
活动全程严格遵循实践地的安全管理要求,工具统一分发与回收,保持活动区域整洁,避免影响书屋正常秩序。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组织清理现场,确保书屋环境恢复原状。不断培养学生严谨态度与高效行动力,团队协作完成清理复原工作则提升沟通配合能力与凝聚力。
实践团负责人表示,此次在实践地开展的手工活动,既是对乡村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途径的探索,也是高校实践资源与乡村公共空间结合的有益尝试。后续实践团将进一步总结经验,结合乡村学生的成长需求,开发更多适配实践地等乡村公共空间的实践课程,推动形成 “实践赋能成长、空间承载活力” 的长效机制。
此次活动的开展,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微观视角,从学生手工这样的具体实践切入,既能精准对接乡村需求,不断让实践成果真正落实基层,最终实现教育资源与乡村发展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