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育英计划”实践团:乡村走访学习先进经验与发展道路
2025/7/24 22:24:53 阅读:59 发布者:fzy211209
山东理工大学“育英计划”实践团:乡村走访学习先进经验与发展道路
作者:张梦茹 范章悦 李春蕾
7月23日,山东理工大学“育英计划”实践团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汶南镇洼子村隔壁村进行村间走访,并详细了解其在乡村振兴中取得的经验,探索适合洼子村的发展道路,聚焦乡村振兴实践成果,将资助育人理念融入实践。
双山村于洼子村毗邻。双山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按规划有序推进,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村内道路硬化覆盖范围较广,主干道与多数巷道通行顺畅,剩余老旧巷道的硬化工程已纳入年度计划。水利设施方面,现有小型水库和机井数处,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不断升级水利项目,将进一步保障农业灌溉需求。公共服务设施中,党群服务中心提供社保、民政等代办服务,卫生室配备基础医疗资源,文化广场成为村民休闲活动主阵地,这些硬件提升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双山村以核桃种植为核心,推行 “合作社 + 农户” 模式,带动经济增长并践行 “扶志扶智” 理念。合作社吸纳多数农户,统一管理实现规模化种植,去年助村集体和社员获可观收益。为提升竞争力,村里建核桃示范园,引入深加工生产线与电商销售中心,通过 “专家进村 + 本土培育” 开展技术培训,累计邀多位专家指导,组建科技队实时帮扶,去年农艺师专题培训覆盖多户种植户,助村民掌握技能稳定增收。
民生改善领域,双山村将教育帮扶与能力提升作为重点。村内适龄儿童通过校车专线保障就读于附近的镇中心小学,教育资助政策实现全覆盖,对困难学生按标准发放生活补助,社会保障方面,新农合参保率较高,60 岁以上老人均享基础养老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网格化管理与 “积分制 + 道德银行” 模式,实现卫生问题闭环处理,危房改造与厕所革命覆盖范围较广,村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
此次实践团走访活动,既是山东理工大学将资助育人融入乡村振兴实践的具体举措,也为洼子村带来乡村发展的多元思路和成功范例。通过实践,实践团成员深入基层了解国情社情,在服务乡村振兴中提升综合素质,实现了资助育人中 “实践育人” 的目标。洼子村也应积极借鉴隔壁村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各个方面持续发力,走出具有洼子村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山东理工大学也将继续深化资助育人与乡村振兴的融合,让更多学生在助力乡村发展的实践中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