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051条记录
[摘要]:一、教育前边的文章中已经多次提到“教育”的概念,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为了更好地说明教育与教学的区别和联系,这里再强调一下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广播学校和电视学校的教育等。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 [发表时间:2024/10/29 17:30:49]
[摘要]:第二篇:中国教育“大”概念举例阐释(3)2.大单元教学。(1)“大单元教学”的由来和发展。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JohnHattae提出,他研究发现短暂浅层的学习体验往往无法帮助学生建立深层次的知识和技能。相反,通过长期、深入系统新的学习体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整合知识,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于是大单元教学和应运而生。在国内,关于“大单元教学”概念,不论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还是义... [发表时间:2024/10/29 17:37:08]
[摘要]:作业原本是教师学校日常教学的“小事”,但随着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成为了国家和社会关注的大事、要事。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如何立足“作业”,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助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是我们教师需要思考的新问题。在学校“预学—共学—延学”的教学模式下,我将作业设计分为了三部分,即预学作业,共学作业,延学作业。一、巧设预学作业提高... [发表时间:2024/10/29 17:27:12]
[摘要]: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宗旨,体现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整体设计课内外的学习活动,把课外作业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以少而精的高质量作业取代简单、机械、重复性的大量作业,达到“减负增效”目的。基于当下课外作业存在作业量大、形式简单、内容重复、目标单一等的问题,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体现“作业育人”功能的课外作业设计与布置。设计原则:1.“依标设计”的原则作业设... [发表时间:2024/10/29 17:28:13]
[摘要]:第二篇:中国教育“大”概念举例阐释一、大概念(一)“大概念”的历史沿革1.“大概念”的引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于是“大概念”一词在教育界火了起来,人们纷纷开始研究探索。2.“大概念”的含义。这个词语是个舶来品,并非现代汉语的“大”和“概念”的简单相加。“大概念”... [发表时间:2024/10/29 17:38:36]
[摘要]:数学题怎么检查最重要,有时候一个题目抄错,可能会全盘皆输,怎样才是高效的检查方法呢。一、概念题检查要点概念题分填空、选择、判断三种题型。对于概念要知道、理解、应用。在平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记住是什么,并应用这些概念去填空、选择、判断。填空、选择时最好在草稿纸上写出思考的过程,需要计算的地方要反复计算。判断题你认为是对的要写出理论的根据是什么,如果你认为它是错的举上一个反例来说明它错就可以... [发表时间:2024/10/29 17:29:28]
[摘要]: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备课是教师完成课程任务、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步骤之一,是将理想的课程和文本的课程,通过教师个人的理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最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课程。备课要达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课程,眼中有学生,教法、板书、作业、资源等要通盘考虑,但无论备什... [发表时间:2024/10/29 17:33:47]
[摘要]:第二篇:中国教育“大”概念举例阐释(2)二、大单元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指出:“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随着各科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深入,“大单元教学”扑面而来。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单元及单元教学”,然后再说“大单元及大单元教学”(一)单元及单元教学1.单元。什么是单元?... [发表时间:2024/10/29 17:38:03]
[摘要]:第二篇:中国教育“大”概念举例阐释(4)三、大情境(一)“大情境”的概念1.“大情境”的含义。据《辞海》中的释义:“情境是一个人在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行为产生的具体条件。”然而,大单元教学需要的“大情境”远非简单意义上的“环境”与“条件”,更确切来说应是一种多元且开放的学习场域,在此情境下,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持续深入地进行探究与思考,实现学习上... [发表时间:2024/10/29 17:36:30]
[摘要]:三、备学生的内容及方法1.备学生的心理特征。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各有其特点。例如小学生一般心理特点是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不足、情感与理智的不协调统一、进取心强但自制力弱;初中学生正处在一个身心发展的阶段,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充沛的精力和较强的求知欲,但遇困难又易灰心丧气,幼稚与成熟并存,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易受不良习气的影响;高中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知识量增多,社会接触面更... [发表时间:2024/10/29 17:34:39]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