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中小学教研

37051条记录

  • 471.教学方法|创造学生喜爱的课堂(1):构建促进“学习”的评价体系

    [摘要]:构建促进“学习”的评价体系新课程提倡“倡导评价促进学习的理念,注重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引导学生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一、评价与学习的关系评价能否促进学习?需要厘清评价和学习的关系,区分评价作为学习过程、学习活动本身还是学习结果才能促进学习。对于这一问题,有学者提出了“对学习的评价,作为学习的评价和为了学习的评价”的观点。“对学习的评价”指向的是终结性评价,是对学习结果的检验。在... [发表时间:2025/3/28 13:52:43]

  • 472.教学策略|高效教师的35个细节(2):给事件正向赋能

    [摘要]:细节16 给事件正向赋能当一位高效教师面对挑战时,他们不仅能够看到问题的根源,还能够把握问题背后的潜在机遇。他们懂得将注意力集中在解决方案上,鼓励学生思考问题的多个角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积极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将负面的事件或情况转化为有益的教育机会。一、改变思维方式 改变思维方式是教师给事件正向赋能的第一步。在处理问题时,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积极的心态去看待问题,并... [发表时间:2025/3/28 13:51:30]

  • 473.从知识传递到意义生成: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转向与实践策略

    [摘要]:阅读,作为语文教育的基石,贯穿古典蒙学至现代教育,始终承担着传授知识、锻造思维、赓续文化与涵养人格的重任。传统教育中,语文教学偏重教师对文本知识的解析,遮蔽了学生的深层体验与意义构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唯有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历程,让学生与真实的情境相遇,方能掌握语言文字运用之妙。“意义生成”取向的阅读教学是对“知识传递”模式的反思与超越,它强调让学生经历文本理解并生成意义... [发表时间:2025/3/28 13:49:57]

  • 474.语文教学的历史精神培育向度与实践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必须内化中华民族的历史精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自信心。语文是符号世界,更是意义世界、精神世界。语文学科具有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历史精神的重要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儿童青少年的精神丰盈,引导他们感知、体悟、内化中华... [发表时间:2025/3/28 13:44:00]

  • 475.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何以促进深度学习:核心要义与设计框架

    [摘要]:教育学领域的“深度学习”概念自1976年明确提出后,在国外一直得以广泛研究。2005年经黎加厚教授引入我国后,在近十年蔚为大观,众多国内学者从理论和实践维度进行了大量论述,成为学科教学研究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由于中学教学实行分科教学,每个学科具有独特且不可替代的学科特性。因此,如何在具体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是一个基本问题,对于作为人文学科基础的历史学科教学而言更是如此。自新一轮课改以来,中学... [发表时间:2025/3/28 13:42:45]

  • 476.真实性:一种解读新时代道德学习的新取向

    [摘要]:在新时代,生活性情境、独特性学习主体及丰富性学习实践,形成道德学习转型真实而复杂的境遇,道德学习内涵意蕴与实践方式出现新取向。以往道德教育似乎一直被认为是道德传授,过度关注道德可不可教、如何教、如何教得更好,却忽视学生能不能学、愿不愿意学及如何学等问题,道德教育流于形式,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很难转化为真实的道德行动能力。道德教育的作用正在于发现、鼓励、促进学生的道德学习,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于激起学生主... [发表时间:2025/3/28 13:41:22]

  • 477.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方法论框架

    [摘要]:科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科学教育不仅是实现科技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变化的关键。近年来,我国对科学教育的开展高度重视,教育部等部门2023年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科学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具体措施,强调科学教育应贯穿于大中小学的学生学习过程... [发表时间:2025/3/28 13:40:04]

  • 478.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指南

    [摘要]: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方法,它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习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价三者之间的关系,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设计,以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的要求。一、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的理念与原则(一)理念以终为始:教学评一体化强调从学习目标出发,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确保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目标进行,... [发表时间:2025/3/28 13:38:44]

  • 479.指向 “学-教-评”一体化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内涵阐释与操作路向

    [摘要]:一、引言2020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指出,“依据课程标准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与水平划分,实现数学教学、学习、评价一体化”,要求教师统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与教学评价之间的关系,推动“学-教-评”一体化,实现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的“评”相互促进、协同发力,以学定教,以学定评,教评促学,最终实现学习目... [发表时间:2025/3/28 13:37:15]

  • 480.打造三个体系,解码小学数学深度学习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构建知识、思维、实践三大体系,细化知识点,强化思维训练,助力学生深度理解数学本质,提升问题解决能力。通过知识体系的系统梳理,思维体系的逻辑构建,实践体系的灵活应用,学生在探索中领悟数学之美,于挑战中锤炼思维之锐,逐步形成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在知识体系的支撑下,思维体系如桥梁般连接理论与实践,实践体系则如试金石般检验所学,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塑... [发表时间:2025/3/28 13:36:03]

首页<<45464748495051>>尾页共3706页 跳页共37051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