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054条记录
[摘要]:看点 当下语文教学的质量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到底,语文教育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师?钱理群教授认为: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变得更美好,语文教师则承担着给予学生“精神的底子”和对语言的美的感受力。为此,语文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精神素养和主动精神。教育的精神价值的失落教育家蔡元培把教育分成两个层面:一是“现象世界”的教育,就是德育、智育、体育,目的在于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服务... [发表时间:2023/4/27 16:37:13]
[摘要]:周振甫(1911—2000),原名麟瑞,笔名振甫,浙江平湖人。著名古典诗词、文论专家,资深编辑家、中华书局编审。著有《毛主席诗词浅释》《鲁迅诗歌注》《文章例话》《文论漫笔》《文心雕龙全译》等。毛泽东《沁园春·雪》讲解文|周振甫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 [发表时间:2023/4/27 16:39:30]
[摘要]:倪文锦:杭州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研究所所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是推进新课程的当务之急。一、工具性与人文性我在2007年《语文建设》7-8期合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我看工具性与人文性》,有兴趣的同志可以看一下。在这篇文章里,我强调了几个观点。这里谈两点。一般而言,人文性相对于科学性而言,正如人文精神相对于科学精神、人文思想相对于科学思想、人文主义相对于科学... [发表时间:2023/4/27 16:35:04]
[摘要]:陆志平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研究员、特级教师,教育部普通高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语文跨学科学习要体现其特有价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标”)专设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以“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 [发表时间:2023/4/27 16:35:36]
[摘要]:余文森: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重要、不可缺的素养。就一门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但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任何一门学科的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进行。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是学校和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一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北师大肖川教授认为:“从学科角度讲,要为素养而教(用学科教人),学科及其教学是为学生素养服务的,而不是为学... [发表时间:2023/4/27 16:38:16]
[摘要]:吴非: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杂文家我不喜欢评课。我比较了解开课教师的心理。我对每位开课的教师都表示敬佩,无论如何,在现今社会文化环境下,上公开课经常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甚至有点危险的事。评课的人往往习惯于用自己的尺子去丈量世界,对开课的人而言,这往往就是灾难了。但是,我经常被拉去评课,不去不行。所以,我在这里要老老实实地说一说关于这个问题自己想过些什么。每次我都真诚地感激这些老师,允许我这个陌生人坐在... [发表时间:2023/4/27 16:36:19]
[摘要]: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语文统编教材与教师专业发展文|温儒敏谈谈语文新教材“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统编,突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在内容上,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教育和法治教育等重要内容。总的来说,“统编本”语文教材有如下几个特... [发表时间:2023/4/27 16:40:52]
[摘要]:赵朴初(1907-2000),安徽安庆人,卓越的爱国宗教领袖,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著有《滴水集》《片石集》《灵山集》《佛教常识答问》等,著作辑为《赵朴初文集》(上、下卷)。毛泽东四首长征诗词讲解文| 赵朴初毛主席在长征时期所作的诗词之所以特别珍贵,就是因为这些诗词是深刻反映这个伟大历史事件的伟大诗篇,并且是这个伟大事件的领导人用高度艺术性的笔墨亲自写下来的。学习... [发表时间:2023/4/27 16:38:57]
[摘要]:徐仲华(1919-2004),北京人,著名语言学家,生前系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4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生致力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著有《词类》《主语和谓语》《容易写错的字》《幽默与雅趣:漫谈领导艺术》《汉语书面语言歧义现象举例》等。文章的结构文/徐仲华观点和材料是构成文章内容的两个要素,但是有了观点和材料,还不等于有了文章。从观点和材料到写出文章,当中还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一个是结构,... [发表时间:2023/4/27 16:40:10]
[摘要]:程翔:北京101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论教、学、考一致性对语文统编教材的意义在语文统编教材实施过程中,一线教师遇到了教、学、考不一致的问题。这既影响教师教教材的积极性,也影响学生学教材的积极性;统编教材的功能得不到真正体现。初、高中相比,高中尤为突出。所谓教、学、考不一致,主要指的是期中、期末考试中试卷内容与教材内容不一致。长期以来,中考、高考内容与教材内容不一致的现象一直存在,大家习以为常,视为当然,... [发表时间:2023/4/27 16:37:44]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