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054条记录
[摘要]:作者|李家声,北京四中语文特级教师教师和学生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尤其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繁多,各科都需要占用学生的时间,学生不可能无限制地在阅读上花费时间。凡此种种,对中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我以为语文阅读教学要“有度”:有密度、有精度、有深度、有亮度。教师应以高质量的文本,高值的教学内容,高明的教学方法,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这四个“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不是... [发表时间:2023/4/27 17:01:17]
[摘要]:做研究似乎是大学教授和学者们的主业,中小学老师因为平常的教学、管理工作繁杂,并不太关注。其实,小到怎么设计一套高质量的试卷,大到选课走班与传统班级授课制的优劣对比,总有各种值得细究的问题在我们身边。教育研究没有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高深莫测。特级教师凌宗伟说: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教育研究者。那么,教师如何入门呢?凌宗伟: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0... [发表时间:2023/4/27 17:04:21]
[摘要]:教无定法,教必有法。对于教师而言,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当包括教学反思,或者说教学反思是完整教学过程的最后一环。有效的教学反思,能促使教师自身严谨治学,少走弯路,对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可引发教师以下几个方面的反思。一、学生的基本知识是否学了,教师是否教了。课堂上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作笔记,常常告诫学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而学生的笔记作在哪... [发表时间:2023/4/27 17:01:47]
[摘要]:张玉新: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语文特级教师《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张玉新教学设计一、课前准备请大家自读《中国石拱桥》一课,思考下面问题:1.题目改成“石拱桥”或“赵州桥与卢沟桥”好不好?为什么?2.结合“拓展积累五”,你能说说记叙与说明有什么不同吗?3.自读课文之后完成“思考探究”的三个题。4.在每段课文的段首用数字标出来,看看有多少自然段,在文句的下面用横线画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五句话,写在下面。5.请... [发表时间:2023/4/27 17:09:12]
[摘要]:《岳阳楼记》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积极意义,培养为人民利益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思想情操2.学习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运用对比突出主题思想的方法。【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一、拎出名句,导入作者介绍《岳阳楼记》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文辞优美,结构严谨,而且立意积极,抒写了作者伟大的抱负。其中有一句话已成为不朽的名言。每当人们谈生活理想,谈伟大... [发表时间:2023/4/27 17:06:43]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过程,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生动的独立的个体,他们是主动求知与积极探索的主体。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即教学展开过程中的各个教学环节,必须使自己的教学思路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教师在决定教什么与如何教时,应当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的需求、认知规律与学习兴趣,着眼于辅助、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也就是说... [发表时间:2023/4/27 17:07:18]
[摘要]: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广东新会(今属江门市)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初学于广州学海堂,1891年,入万木草堂,拜康有为为师,后协助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要求清政府拒签《马关条约》。主编《时务报》期间,发表了《变法通议》等新颖犀利的文章,系统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维新运动失败后流亡日本,创办《新民丛报》《清议报... [发表时间:2023/4/27 17:03:40]
[摘要]:语文教学的不如意,由来已久。如果说“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指责有些偏激,也有失公允,那么,吕叔湘先生“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的诘问,虽时隔30多年仍不能不引起语文教师的深思。我们是不是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至今仍然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单就语文被认作是“主科”中的“副科”,以及学生学习语文的敷衍、为应试不得不学的痛苦等表征就足以说明这个... [发表时间:2023/4/27 17:02:25]
[摘要]:作者|郑朝晖上海市建平中学党总支书记、语文特级教师叶圣陶先生曾说“如果我当教师,绝不将我的行业叫‘教书’”。的确,我们教的不是“书”,而是通过“书”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与成长。每次与青年教师说起教学设计的时候,我总是要提醒他们想想后进生的感受。首先因为自己在中学读书的时候有很深的体验,每次都下定决心从下一节课开始,我一定要认真听讲,努力跟上大家的脚步,但总是不知怎么就回不过神来,也不知老师... [发表时间:2023/4/27 17:05:05]
[摘要]:宁鸿彬:《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一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二学习有关举例说明的知识。三揣摩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教学设想一借助课文标题,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二利用讨论的方法,深入学习课文内容。三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一训练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和内容一教师板书课文题目:中国石拱桥。二读课文(请几位学生读,或默读,也可以教师范读)。提出要求:认真... [发表时间:2023/4/27 17:09:40]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