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刊内网址(202503期扫描二维码):
http://www.cach.org.cn/tabid/206/Default.aspx
3、刊内电话:010-84627951,84619339-3142/3152/1063
4、刊内邮箱:whyc2004@vip.sina.com
5、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单月28日出版。
6、微信公众号信息:不收版面费审稿费,欢迎投稿。
7、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文化遗产杂志
2025年7月31日星期四
《中国文化遗产》本刊声明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中国文化遗产杂志2025年07月01日
尊敬的读者:
近日,本刊编辑部获悉,有非法机构或人员假借《中国文化遗产》编辑部的投稿邮箱回复页面,以虚拟转发的方式,向邮箱用户发送伪造的录用函,并收取费用。
为了维护广大作者的合法权益,本刊编辑部郑重声明如下。
1. 本刊编辑部收稿工作正常,且从未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进行与我刊相关的组稿、采编、收费等工作。且本刊不向任何作者收取任何费用。
2. whyc2004@vip.sina.com是本刊唯一投稿邮箱,稿件录用通知也通过此邮箱直接发送(录用函需过审作者另行申请),请勿相信转发的邮件页面/图片信息。
3. 本刊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及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规,并十分重视对投稿作者信息安全的保护,绝不泄露。
4. 本刊已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维普数据库、超星期刊域出版、龙源期刊网、中邮网及EBSCO等数据库全文收录,且收录状态正常,《中国文化遗产》编辑部及上述数据库均不会以与此相关的理由联系作者。
5. 在此,本刊郑重提醒广大作者:请保护好您的个人信息,并通过我们公布的正规渠道投稿;如遇可疑情况,请致电核实(010-84627951),谨防上当受骗。
《中国文化遗产》编辑部
2025年7月1日
《中国文化遗产》2025年征稿通知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中国文化遗产杂志2024年08月07日
《中国文化遗产》为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文化遗产领域的学术期刊,以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领域,聚焦文物行业发展的热点与难点,探讨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理论与应用实践,研究阐释文化遗产价值为办刊宗旨。现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博机构等文化遗产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征稿。2025年拟征集以下主题论文:
1.文物考古工作实证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案例研究
2. 国内外主题游径研究
3. 研究性文物修缮理论与实践研究
4. 整体性保护理念下的古城价值挖掘与实践
5. 抗战遗产保护与传承
6. 文物与旅游融合发展
7. 万里茶道遗产价值研究
8. 海上丝绸之路价值研究
9. 丝绸之路价值研究
10. 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
11. 国家文化公园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研究
1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世界文化遗产
13. 文化线路与东西文化交流
14. 长江文化/长江文明价值研究
15. 城乡建设中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践研究
16. 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与路径研究
17.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前沿科技应用研究
18. 城市历史街区、古村古镇保护经验与理论
19. 《文物保护法》修订历程反映的文物保护理念发展
20. 文化遗产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机制和路径
21. 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建设研究
22. 文化遗产价值挖掘
23. 文物系统性保护
24. 文物人才队伍建设
来稿应为word文档,原则上以10000字内为宜。须提供100~300字的中文短摘要、3-6个关键词,并附作者工作单位(含工作单位英文名称)及通讯地址(含邮政编码)、职称(或在读学位)、手机号码、邮箱等联系方式。
稿件格式参照本刊文章体例要求。稿件初审周期为一个月左右,通过初审的稿件会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告知。通过专家复审的稿件,须提供600字左右的中文长摘要,中英双语亦可。
征稿文章一经录用,优先发表,稿费从优。
本刊不委托任何其他机构或个人处理稿件业务,不收版面费,唯一投稿渠道为新浪邮箱:whyc2004@vip.sina.com。自投稿之日起三个月内未接到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来稿一经刊出,即寄付稿酬和样刊。凡向本刊投稿,均视为同意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本刊合作数据库出版,所付稿酬已包含网络出版稿酬。不同意请在来稿中声明。
《中国文化遗产》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