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优先)或邮箱投稿。
2、刊内网址(202509期):
http://www.evchina.com.cn
3、投稿网址:https://jyyz.cbpt.cnki.net
4、刊内电话:010-67214710(查稿电话)
5、刊内邮箱:zazhi1917@263.net
6、出刊日期:半月刊,每月1日、15日出版。
7、咨询过编辑部不收版面费审稿费,欢迎投稿。
8、刊内微信公众号:教育与职业(jyyzy1917)
2025年11月5日星期三
关于《教育与职业》新增在线投稿方式的公告
【官网信息】
尊敬的广大作者:
为进一步适应新媒体时代出版行业发展趋势,优化稿件投递与审核流程,提升服务效率,降低作者沟通成本,我刊决定自2025年 11月 4日起,新增知网在线投稿方式。现将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我刊在线投稿通道信息
1.官方投稿平台:登录我刊在知网的官方页面https://jyyz.cbpt.cnki.net,点击首页导航栏“作者投稿入口”,即可进入投稿系统在线投稿。
2.投稿邮箱:目前我刊原邮箱投稿方式仍可使用,邮箱地址为:zazhi1917@263.net。
二、知网在线投稿操作流程
1.账号注册与登录:首次投稿作者需在知网完成实名注册(填写姓名、邮箱、联系方式等基础信息),注册后凭账号密码登录系统。
2.稿件信息填写:登录后选择 “导航式投稿”,按系统提示上传原稿并填写计划栏目、基金信息、作者信息等,确保内容真实准确。
3.稿件上传要求:稿件需以docx、doc文档格式上传,文档内要包含完整内容(如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联系方式等),具体要求请参照《本刊稿约》。
4.投稿进度查询:投稿成功后,作者可通过账号登录投稿平台,实时查询稿件审核状态(初审、复审、终审、录用、退稿等)。
三、注意事项
1.投稿方式调整:知网在线投稿开通后,我刊将逐步减少邮箱投稿的处理优先级,直至停止接收投稿,望各位作者知悉。
2.原创性声明:作者需承诺稿件为原创作品,未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且未在任何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过。
新增在线投稿方式是我刊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我们将持续优化投稿系统功能与审核流程,为广大作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投稿体验。感谢各位作者长期以来对我刊的支持与信任,期待您的优质稿件!
编辑部咨询电话:010-67214710 袁老师
《教育与职业》杂志社
2025年10月28日
《教育与职业》2025年重点选题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教育与职业2025年05月12日
01教育强国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模式”研究
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职业教育领域践行教育家精神研究
“十五五”时期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研究
02数智化背景下职业教育转型研究
数智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研究
职业教育与新技术、新产业、新职业互动研究
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训、评价等中的应用研究
03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研究
产教深度融合的机制、路径及效果研究
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研究
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适配度研究
04推进职普融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职普融通的制度与路径研究
职普融通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背景下综合高中建设研究
05“新双高”与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结构优化与特色建设研究
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样态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大类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06职业本科教育特色发展研究
职业本科教育发展布局研究
职业本科办学模式与实践成效研究
职业本科类型特色与学位制度建设研究
07职业教育元研究
职业教育基本原理研究
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职业教育本质与类型定位研究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研究
08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困境与转型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效能研究
09基于类型属性的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研究
职业技能评价方法和技术研究
职业教育多元评价体系建设研究
10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拔尖型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培养策略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求学动机和学情调查研究
新八级工制度与学历学位资格研究与实践
11职业教育服务就业优先战略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
12职业教育“五金”建设研究
职业教育“五金”建设标准及成效研究
职业院校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研究
职业教育“五金”建设的动因、逻辑和路径研究
职业教育“五金”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模式与效果评
13职业教育史研究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当代价值研究
职业教育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贡献研究
14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
职教出海模式及实践研究
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
15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
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研究
人口结构变化背景下终身教育体系研究
终身学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研究
为更好地发挥年度选题导向作用,我刊在广泛征集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针对主选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方向,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研究专长和建议方向,选用实证量化等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凡附投稿信,并能在信中简要清晰阐明研究过程的稿件将优先进入快速反馈机制,即一审十个工作日左右,二审、三审视外审和修改稿提交时间而定。
投稿邮箱:zazhi1917@263.net
公开查稿电话:010-67214710
本刊官方网址:http://www.evchina.com.cn
《教育与职业》投稿指南
【官网信息】
发布时间:2025-09-05
本刊立足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密切关注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坚持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我国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服务,着重刊登职业教育领域的优秀学术研究成果。设立的主要栏目有:特稿、专题、研究与探索、教育管理、成人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指导、教师与学生、德育研究、民办教育、比较教育、课程与教学、特殊教育等。
1. 本刊选文标准:能及时反映职业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最新成果。有一定的学术创新:能够提出创新性观点,选取新颖的研究方法,有独特研究视角,对已有成果做出新的概括或评析的文章。有完备的学术论证:注重研究方法的有效性、论证的逻辑性、论据的可靠性。有较大的社会价值:能够对解决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有所推动,对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有所促进。有精练的语言表达:能够清晰、流畅地用学术语言论述文章,拒绝口语化和随笔式表述。
2. 原则上来稿需在首页附投稿信,简明介绍研究历程、文章脉络及主要发现和意义等以阐明学术观点,或附研究框架(提纲)清晰表明研究理路。拟投栏目,与文章相关的个人研究成果,对稿件处理有无特殊要求等请一并清楚表达。
3. 文稿书写格式及要求。来稿请按如下顺序撰写:文题、作者姓名(一般不超过3 个)、摘要(不超过300 字,须在文末附上英文翻译)、关键词(3-5个,须在文末附上英文翻译)、作者简介(包括真实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和工作单位所在省、市、邮编,项目研究的负责人或主要组织者可标注为通讯作者)、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及英文题目和作者拼音名。若有基金资助或课题经费资助的论文,请在[作者简介]后用[基金项目]注明基金项目名称或课题项目名称及编号。
○文题:应简明确切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以不超过20字为宜。
○关键词:2~5个,采用教育教学标准主题词,若规定标准词表中无该关键词的可使用自由词。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此两项共占一行。例如,[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图表:凡文字能说明的内容尽量不用表和图。文中的表或图应各有表题、图题,同时必须有相应的表序号和图序号。表中需说明的问题采用*、**、***表示,并置于表的下方加“注:……”做图要规范,图坐标要设计准确,刻度均匀。
○名词使用:文中所用专用名词不要随意缩写,如所用名词过长,而文中又需多次使用,则应在第一次使用时在全名后加圆括号注明缩写。
○计量单位:使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标点符号、数字用法等均按国家标准执行。
○标题序号:可按四级小标题的格式写:“一、”“(一)”“1.”“(1)”;一级、二级标题另起段,正文另起段;三级、四级小标题不另起段,与正文接排。
○注释: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诠释和说明,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置于文后,标注文献类型。中文注释须依次标明序号(外加圆圈)、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外文注释须依次标明序号(外加圆圈)、作者姓、作者名、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
○参考文献:所列参考文献只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期公开出版的主要文献,按文中首次出现的次序编号,内部刊物或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均不列入。参考文献置于注释之后,标注文献类型。中文参考文献须依次标明序号(外加方括号)、作者(年代久远或作者确实不明时可以标注佚名)、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外文参考文献须依次标明序号(外加方括号)、作者姓、作者名、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既有中文文献又有外文文献的,请按中文在前、外文在后的顺序分别排列,并以第一作者姓氏的汉语拼音及外文字母为序。同时出现多国文献时,按照中日西俄的顺序排列;若引用文章为电子资源,请注明网络地址、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引自序言或扉页题词的页码,按实际情况著录。
○文献类型:以单字母标识(外加方括号),如专著(普通图书)为[M],论文集(会议录)为[C],汇编为[G],报纸文章为[N],期刊文章为[J],学位论文为[D],研究报告为[R],档案为[A],舆图为[CM],数据集为[DS],未说明的文献为[Z],数据库为[DB],电子公告为[EB],联机网络为[OL],联机网上数据为[DB/OL],网上电子公告为[EB/OL]。
常用注释和参考文献标注举例:
[注释]
①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0,48.
②陈宇.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回顾与前瞻[J].教育与职业,2004(1):46.
[参考文献]
[1]白书农.植物开花研究[M]//李承森.植物科学进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黄河,杨明鄂,旷庆祥.职业教育“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内涵及建设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2):99-103.
[3]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20-11-04(2).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为便于稿件统一登记、防止丢失,请不要将稿件寄给个人。稿件一经刊用即寄样刊并付稿酬。来稿自寄出之日起,一个半月内未予采用,作者可自行处理。
6.投稿请采用电子邮件方式。来稿中请注明详细通讯地址(收件人姓名、单位、住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等)以便邮寄样刊与稿酬。
邮寄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乐林路甲69号《教育与职业》杂志社 邮 编:100075
在线投稿:https://jyyz.cbpt.cnki.net
电子稿件信箱:zazhi1917@263.net 稿件查询电话:(010)67214710 联系人: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