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界研圈

71043条记录

  • 16451.俞可平 | 如果违背了政治学的公理,无论是谁都会受到惩罚

    [摘要]:有的地方,白天开会讲一套,到了晚上,私底下又会说,白天讲的不算,现在和你讲些真实情况。大家都想讲真话,可是为什么真话这么难?因为我们的不少制度设计,违背了另一条政治学原理:由上及下的政策指令信息与由下及上的政策效果信息不能走同一条管道。谁要是违反了这套规律,毫不例外,得到的信息在相当程度上是不真实的。本文系俞可平教授在北京大学公开演讲,原题是《政治学的公理》俞可平教授政治学的历史非常悠久,是历史最... [发表时间:2023/8/18 8:58:28]

  • 16452.戴华东 | 社交媒体时代环境下的国际传播实践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东南传播,作者东南传播戴华东西班牙欧亚传媒总裁、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温州大学国际合作学院客座教授摘要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社交网络都进入到社交媒体平台出手抢夺作者抢占内容市场的新时代。各个社交媒体平台在内容市场中的差异化策略,为不同类型的内容创作者,有不同需求的企业和机构提供了一个有的放矢地经营各大社交平台内容的参考依据。中国在进行对外传播时,也需要根据西方社交网络平台的不同特点... [发表时间:2023/8/18 8:57:48]

  • 16453.金观涛 | 真实与虚拟:后真相时代的哲学

    [摘要]:知名学者、思想家金观涛新著,“真实性哲学”系列方法篇,《消失的真实》续作,为后真相时代提供不会被科技进步颠覆的哲学《真实与虚拟:后真相时代的哲学》,作者:金观涛ISBN:978-7-5217-5671-5定价:98.00元出版时间:2023年7月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内容简介:这是一个后真相时代,我们对于何为真实的判断暧昧晦暗。现代社会庞大的信息数据网络,除了如同迷魂阵令人难辨真假,也如同牢笼将我们... [发表时间:2023/8/18 8:56:57]

  • 16454.程明等 | 广告隐喻认知机制与认知流程:基于隐喻理论的分析框架

    [摘要]:广告隐喻认知机制与认知流程:基于隐喻理论的分析框架作者:程 明倪 康摘要:隐喻存在于人的认知和思维层面,广告隐喻在构建消费者认知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其在影响消费者认知的同时也存在着自身的挑战。让消费者准确地理解广告隐喻的隐喻蕴涵,在保有广告隐喻价值的同时减少广告隐喻认知中的困难,需要研究消费者的广告隐喻认知机制。研究从乔治·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和约瑟夫·格雷迪的基本隐喻理论出发,在将广告隐喻划分为... [发表时间:2023/8/18 8:55:44]

  • 16455.戴华东 | 西班牙新媒体与华侨华人话语权研究

    [摘要]:摘要:新媒体变革席卷全球,各国面临新媒体变革所带来的社会信息消费方式和话语权变更的冲击。生活在西班牙的华人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在西班牙主流社会提高公共话语影响力,改变西班牙主流社会的舆论风向。关键词:社交网络;西班牙媒体;舆论引导;华人社群研究背景新媒体发展为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影响力的提高带来了巨大机遇。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国塑造国际大国形象的重要力量,提高海外华侨华人在所在国的话语影响力,推进中... [发表时间:2023/8/18 8:54:56]

  • 16456.黄宗智:如何阅读学术著作?

    [摘要]:黄宗智(著名历史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学士,华盛顿大学博士,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历史系教授,1991年晋升“超级教授”,2004年荣休。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教授。)阅读方法首先要养成连接概念与经验的阅读习惯。读书必定要首先掌握作者的中心论点(当然有许多没有形成中心概念的著作,甚或主要是经验信息堆积类的著作,有的价值不大,但有的是十分珍贵的参考书。我这里关心的不是参考书的编撰,而是学术专著的... [发表时间:2023/8/18 8:54:02]

  • 16457.《Science》杂志:游戏持续驱动着人工智能发展进步

    [摘要]:编者按:2023年4月,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联合发布的《探寻AI创新之路——游戏科技与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报告》认为,游戏科技已成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人工智能相关的图像识别、多智能体博弈、智能机器人、强化学习等17个技术领域的发展起到强驱动作用,未来游戏产业对于人工智能产业的拉动年均增长率约达16%。而7月13日《Science》... [发表时间:2023/8/18 8:53:14]

  • 16458.黄宗智丨我只做真感兴趣的研究、真带感情的学问

    [摘要]:节选自《实践社会科学研究指南》,来源:学海编舟记公众号今天回顾,我清楚地认识到学术研究也是一个自我认识和理解的过程,其中的关键也许是个人心底里最关心的问题。对我来说,主要是在中西思想和文化的并存和矛盾之中,怎样来对待其间的张力、拉锯、磨合,甚或融合和超越。这既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甚至更是感情层面上的过程。这样的矛盾可能成为迷茫和颓废的陷阱,但也可以是独立思考和求真的动力;它可以使自己沮丧,但也... [发表时间:2023/8/18 8:52:05]

  • 16459.喻国明 刘彧晗 | 认知带宽:个性化传播时代用户洞察的新范畴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社会科学辑刊,作者喻国明刘彧晗本文原载于《社会科学辑刊》2023年第3期,第213-219页。1one导读[传播与文化][作者简介]喻国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主任,兼任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新闻史学... [发表时间:2023/8/18 8:51:30]

  • 16460.吴佳珅、吴飞 | 重塑主体:新闻评论员职业转型进路研究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新闻爱好者杂志,作者吴佳珅吴飞【摘要】数字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给传统传播环境带来新的改观。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主体的构成正在发生改变,呈现出多元化的表征。传统新闻评论与自媒体评论不断博弈整合,职业生产的边界日益模糊。一方面是职业评论员的地位被进一步弱化和消解,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公众参与评论的范围更广、活跃度更高、互动性更强。职业评论员应该将自身的责任与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人类的命运紧密联系... [发表时间:2023/8/18 8:50:44]

首页<<1643164416451646164716481649>>尾页共7105页 跳页共7104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