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认证信息

广告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 期刊动态

《古文献整理与研究(集刊)》征稿启事

2024/5/23 10:20:07  阅读:102 发布者:
编者按:以下内容由万维书刊网根据期刊主办单位官网信息整理发布,仅供投稿参考!

一、《古文献整理与研究》是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主办的学术集刊,凤凰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一辑。现征集第十辑的稿件,截稿时间为20241231日。

二、本刊栏目包括传统文献研究、出土文献研究、石刻文献研究、少数民族文献研究、域外汉籍研究、学术论衡、校勘札记、学苑随笔、书评等。

三、本刊采用匿名审稿制度。来稿请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投寄至编辑部电子邮箱。自收到稿件起半年内,编辑部将以电邮形式通知作者稿件采用结果。

四、来稿内容的著作权(如引文、图、表、照片、统计数字等)问题,由作者负责。如发生侵害第三者权利之事,概由投稿者承担法律责任,与本集刊无关。

五、来稿请依照本集刊格式规范(详下文),并请另纸附上作者信息,包括出生年月、供职机构、职称、详细通讯地址、电子邮箱、电话或传真,以便联系。来稿若不符合格式要求,恕不受理。

六、本刊对作者原稿所进行的技术上的编辑,如格式调整、个别字句删改等,将不另行通知作者。如需要保留修改权的作者,请来稿时特别注明,否则视同全权委托本编辑部编辑处理。

七、来稿一经采用,皆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稿酬,并赠送当期本刊两册。

八、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77号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古文献整理与研究》编辑部收,邮编:710065;电子文本请发送至gjs029@163.com;来电垂询:029-85254198

《古文献整理与研究》稿件格式

一、来稿请使用繁体字。除特殊论文外,异体字、俗字等请改用繁体正字。

二、文章题目请用宋体,小二,加粗;标题请用宋体,小三号,加粗;正文字体与字号请用宋体小四;独立引文字体与字号请用仿宋体小四;注文字体与字号请用宋体小五、1.5倍行距。全文段落设置为1.5倍行距。

三、首次提及帝王年号,请加公元纪年;首次提及外国人名,请附原名。中国年号、古籍卷数请用中文数字。其他如公历年数、期刊卷期号、页码等,均请用阿拉伯数字。引用敦煌文献,请用缩略标号加阿拉伯数字形式。其他特殊文献,依学界惯例。

四、注释请采用页下注,具体如下:

1.注释码请用阿拉伯数字①②③④……表示,正文中的注释号一律置于引文句子的标点之后。

2.所有注释均请采用当页页下注,每页注释重新编号。

五、引用文献,请采用如下格式;重复引用,亦请注明,但只需标注责任者、题名、页码,出版社信息及年份可以略去。勿以“同上同注①等格式代替。

1.引用古籍,请标明著者名、版本(新印古籍,标明出版社、出版年份及整理信息) 、卷数、页码(如分上下栏或ab面也应注明),如:

①古籍刻本

张秉直:《四书集疏》,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柏经正堂刻本,第2a面。

②古籍影印本

a.郝玉麟等修、谢道承等纂:《福建通志》卷三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29册,第31页。

b.钱大昕:《元史艺文志》卷三,《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潜研堂丛书》本,第916册,第257页。

③古籍整理本

a.司马光撰、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二八三,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19册,第9238页。

b.陆心源:《仪顾堂续跋》卷十一,《仪顾堂书目题跋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04页。

2.引用专书,请标明著者(译著,著者名前加注国别,名后附注原名,请用圆括号括起)、译者、书名、出版者、出版年份、页码,如:

a.张涤华:《类书流别》,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43页。

b.(英)杜希德(Denis Twitchett)撰、黄宝华译:《唐代官修史籍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63页。

3.引用论文,请标明期刊名、年月及卷期数、页码等信息,如:

①论文集论文

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録序》,《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9年,第266页。

②期刊论文

a.张伯伟:《典范之形成:东亚文学中的杜诗》,《中国社会科学》第9期,20129月,第173页。

b.宫纪子:《对马宗家旧藏の元刊本<事林广记>について》,《东洋史研究》第六十七卷第一号,20086月,第35页。

③学位论文

周彦文:《千顷堂书目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吴大学中文研究所,19854月,第20页。

④会议论文

裘锡圭:《涵义与马那类似的这个词在殷墟卜辞和西周较早青铜器铭文中已经出现》,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论文,北京,202310月,第1页。

4.引用西文论著,请依西文惯例,标明作者、论著名、出版地及出版者、出版年代、页码,著作名请用斜体,论文名请加引号,如:

①论著

Lucille Chia ,Printing for Profit: The Commercial Publishers of Jianyang,Fujian(11th-17th Centurie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pp.138-139.

②论文

Cherniack,Susan.“Book Culture and Textual Transmission in Sung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4, (April 1994):5-125.

5.间接引文的标注通常以参见详见等引领词引导,反映出与正文行文的呼应,标注时应注出具体参考引证的起止页或章节。标注项目、顺序与格式同直接引文。示例:

详见张树年主编:《张元济年谱》,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6章。

六、文中若有插图,请提供清晰照片或计算机文件,并在文中注明位置。

七、来稿请附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份、学历、工作单位、职称、主要研究领域、联系方式(包括电话、通讯地址等)。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