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 期刊动态

《人文中國學報》撰稿格式 【2019年01期信息】

2020/10/16 10:25:28  阅读:423 发布者:
编者按:以下内容由万维书刊网根据2019年第1期刊内信息整理发布,仅供投稿参考!

《人文中國學報》

(一) 書寫方式

1. 來稿請用横式( 由左至右) 書寫。

2. 正文須用12 號新細明體,全文1.5 倍行距。

(二) 標點符號

1. 請用新式標點。

2. 一般引號用“”,單引號用‘’( 即用於引號内之引號) 。

3. 書名、論文名及篇名用《》。書名與篇( 章、卷) 名連用時,用間隔號表示分界,例如: 《詩經·小雅·鹿鳴》。

(三) 分段及引文

1. 每段第一行第一字前空兩格。

2. 各章節下使用符號請依一、( 一) 、1. 、( 1) ……序表示爲原則,文中舉例的數字標號統一用( 1) 、( 2) 、( 3) ……

3. 三行以内之引文,加“”與正文同列,並於引文後編號注明出處,編號用1、2、3形式,置於標點符號之後。

4. 引文如超過三行以上須獨立引文,不用引號,但每段前均空三格,使用標楷體12 號字體,引文段落前後各空一行。

(四) 注釋

1. 隨頁脚注,使用10 號字體,置於每頁正文之下,全篇連續編號。注釋編號應與正文注號1、2、3等相同並相應。

2. 首次引用之文獻,須列舉全部出版信息,第二次以後可省略出版信息,只須寫上作者、書名及頁碼。

3. 若引用同一出處的資料,在緊接的下一條注,寫“同上”,頁碼不同者加頁碼。

4. 引用專書或論文(中文/英文) ,請依下列格式:

一、專書

作者: 《書名》(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份) ,册次(如適用) ,頁碼。

例: 屈守元: 《文選導讀》( 成都: 巴蜀書社,1993 年) ,頁21。

Author’s name( ,ed.,trans.,etc. if any) ,Book title ( City: Name of publisher,Year of Publication) ,page number( s) .

E. g.: George Lakoff,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5th ed.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p.21.

二、論集論文

作者: 《篇名》,《論集名稱》(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份) ,册次(如適用) ,頁碼。

例: 戴君仁: 《春秋在群經中的地位》,載《春秋傳研究論集》( 臺北: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0 年) ,頁8。

Author’s name,“Title of article,”in Editor’s name,ed.,Title of collection ( City: Name of publisher,Year of Publication ) , page number( s) .

E.g.: Michel Strickmann,“On the Alchemy of T’ao Hung-ching,”in Holmes Welch and Anna Seidel,eds.,Facets of Taoism: Essays in

Chinese Religion (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9 ) ,pp.124-128.

三、期刊論文

作者: 《篇名》,《期刊名稱》,年份,期數,頁碼。

例: 張立敏: 《顧嗣立卒年補考》,《文學遺産》,2008 年第2 期,頁136。

Author’s name. “Title of article,”Title of journal volume and issue numbers( year) : page number( s) .

E.g.: Edward H. Schafer,“the Jade Woman of Greatest Mystery”,History of Religions 17.3-4( 1978) : p.387.

(五) 引用書目

1. 文末請附“引用書目”,列出該論文所徵引的文獻。

2. 引用書目另面起,首行標明“引用書目”字樣,用18 號新細明體粗體。

3. 書目按需要分中文、外文等分項。中文書目可分專書、論文兩類,按作者姓名筆畫排列。出版地、出版社名稱及出版年,列於書後,不用括號。其格式

例示如下:

中文

(一) 專書

莫言: 《十三步》。北京: 作家出版社,1989 年。

(二) 論文

褚斌杰: 《論賦體的起源》,《文學遺産增刊》,第14 輯( 1982 年2月) ,頁30—40。

4. 外文書目按需要分英文、日文等分項,亦分專書、論文兩類,按作者姓名音序排列。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