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期刊论文

60026条记录

  • 57721.Plant Physiol | 南京农业大学陈发棣教授团队揭示红光/远红光调节菊花花瓣花青素稳态的分子机制

    [摘要]:光是植物生长和生存的关键环境因素,光照条件改变会引发广泛的植物发育和生理响应。之前研究表明,较低的红光与远红光(R/FR)比可诱导植物的避荫反应,其伴随着花青素积累的减少,而高R/FR光比则可促进花青素生物合成。然而,目前关于不同R/FR光比如何调节植物,尤其是非模式植物中花青素稳态的详细分子机制仍不清楚。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陈发棣教授团队在PlantPhysiology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 [发表时间:2022/8/2 10:54:45]

  • 57722.The Crop Journal |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与庐山植物园合作解析大麦WRKY2靶向CEBiP调控植物抗病反应机制

    [摘要]:白粉病是一种活体专性寄生真菌病害,对大麦、小麦等重要作物的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植物特有的WRKY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在植物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大麦WRKY2负调控大麦对白粉菌的抗性,抗病蛋白MLA激活后在细胞核中与WRKY2互作,解除其对抗病反应的抑制。此前WRKY2的分子特征及其靶标基因一直未有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沈前华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于德水博士合... [发表时间:2022/8/2 10:53:58]

  • 57723.PCE |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刘好宝课题组综述CBL-CIPK信号网络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之间的生理串扰

    [摘要]:植物在生命周期中面临着诸多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因其无法像动物一样自由移动,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复杂的调控机制介导生长和防御间的平衡,即适应胁迫的同时完成生长繁殖,实现生存效率的最大化。研究发现,当遭遇逆境胁迫时,植物往往会以牺牲正常生长发育为代价。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两者之间存在相关联的调控通路,使植物能在不利的环境下快速调整新陈代谢。同时这种生长和防御之间的关联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某些优异... [发表时间:2022/8/2 10:53:11]

  • 57724.PBJ | 水稻中黄酮类基因的改造促进了土壤中固定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和提高生物氮利用

    [摘要]:氮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植物不能直接从大气中吸收丰富的氮气,它们依靠从土壤中吸收无机形式的氮,例如铵和硝酸盐。现代农业严重依赖于化肥的施用,而在农业中将近一半的氮肥没有完全被植物所吸收而挥发而流失。例如挥发带大气中导致全球变暖,渗透到地下水系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因此越来越需要开发出可持续性的替代方案,以减少无机氮肥的使用。植物的根系与富含微生物的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植物的适应性是至关重要的。在... [发表时间:2022/8/2 10:52:16]

  • 57725.Plant Physiology | 华中农业大学黄俊斌团队揭示稻曲菌抑制水稻免疫的新机制

    [摘要]:稻曲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稻曲病发生尤为严重,年均造成2.5亿公斤的稻米损失,且产生的稻曲菌毒素对动物细胞和器官有潜在毒性,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作物病害防控、维持农业绿色持续发展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但现阶段抗稻曲病品种和基因资源严重缺乏,还未发现可利用的天然抗源。因此,深入解析稻曲菌侵染机制及其与水稻的互作机理,可为水稻抗稻曲病品种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重要... [发表时间:2022/8/2 10:51:10]

  • 57726.The Crop Journal │ 湖南农业大学揭示油菜通过调控氨基酸源–库再分配提高氮素利用效率

    [摘要]:油菜是全球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保障油脂供给和改善生活结构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氮素是影响油菜生长的重要养分,合理施用氮肥对油菜增产的贡献率可达70%以上;但过量施用会增加生产成本和环境风险,且降低作物品质。与禾本科作物相比,油菜需氮量高但氮素利用效率较低,原因之一是油菜落叶早导致老叶中的氮素未充分转运再利用。近日,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张振华教授课题组在TheCrop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 [发表时间:2022/8/2 10:50:23]

  • 57727.JIPB | ​河南农业大学张会勇课题组发现拟南芥光形态建成调控新机制

    [摘要]:光照不仅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还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乃至整个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环境信号。种子在暗环境中萌发破土后,幼苗会经过“暗形态建成(Skotomorphogenesis)”到“光形态建成(Photomorphogenesis)”的表型转变,如下胚轴伸长受抑制、闭合子叶打开、叶绿体形成等。在这一光信号依赖的生理学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基因转录重编程和蛋白因子互作。然而,植物如何避免过度的光形态建成,同... [发表时间:2022/8/2 10:49:45]

  • 57728.PBJ | 中科院王二涛课题组通过微生物组多组学方法鉴定到大豆重大病害“症青”发生的“真凶

    [摘要]:大豆“症青”病害(Soybeanstay-greensyndrome,SGS)是指感病大豆在正常成熟时,植株仍然叶绿枝青,同时出现荚而不实或籽粒瘪烂的现象(图1)。“症青”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和产量,造成大豆减产20%-80%,特别严重的地块甚至颗粒无收。近年来,大豆“症青”在我国大面积爆发流行,已成为黄淮海夏大豆生产上的“癌症”。然而,引发大豆“症青”的原因一直备受争议,推测的可能原因包括虫害(如... [发表时间:2022/8/2 10:49:05]

  • 57729.NC | 重要突破!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李自超教授团队发表研究论文,发掘旱稻抗旱关键基因DROT1

    [摘要]:稻作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由于种植方式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生态类型:水稻和旱稻。水稻主要种植于传统稻作区,整个生长周期必须有水灌溉才能保证获得产量。而旱稻主要种植于半干旱或季节性干旱地区,生长在通透性好的土壤中,整个生长周期无需人工灌溉,仅靠自然降雨,也可获得有效产量。一直以来,针对水稻抗旱性的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报道很多,但绝大多数研究都是从反向遗传学角度入手,而且主要利用水稻,而不... [发表时间:2022/8/2 10:47:49]

  • 57730.Plant Physiology | 山东大学研究人员揭示ZmNF-YA1/ZmNF-YB16调控玉米生长和抗旱性的机制

    [摘要]:近日,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PlantPhysiolog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ZmNF-YA1andZmNF-YB16participateintheregulationofplantgrowthanddroughtresistanceinmaize”的研究论文,报道了ZmNF-YA1和ZmNF-YB16参与调控玉米植株的生长和抗旱性,并对其调控机制进行了研究。干旱、盐害、热/冷胁迫等非生物胁迫严重... [发表时间:2022/8/2 10:47:14]

首页<<5770577157725773577457755776>>尾页共6003页 跳页共60026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