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期刊论文

60026条记录

  • 57713.PBJ | 利用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敲除获得了本氏烟草fls2突变株并揭示了不同FLS2受体的识别特异性

    [摘要]:近日,南京林业大学程强课题组在植物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PlantBiotechnologyJournal》(IF=13.263)在线发表了题为“CRISPR/Cas9-mediatedgenerationoffls2mutantinNicotianabenthamianaforinvestigatingtheflagellinrecognitionspectrumofdiverseFLS2rece... [发表时间:2022/8/2 11:02:49]

  • 57719.PBJ | 浙江大学张亮生课题组与云南省农科院王继华院长团队联合解析知名切花洋桔梗基因组

    [摘要]:近日,浙江大学张亮生课题组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王继华院长团队联合在植物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PlantBiotechnologyJournal》(IF=13.263)在线发表了题为“ThegenomeofEustomagrandiflorum revealsthewhole-genometriplicationevent contributingto ornamentaltraits incultiv... [发表时间:2022/8/2 10:57:10]

  • 57720.New Phyto | 浙江大学舒庆尧课题组在植物根部栓质化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摘要]:2022年7月24日,New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舒庆尧教授课题组和国外合作者题为“AnABA-serotoninmoduleregulatesrootsuberizationandsalinitytolerance”的研究论文。文章报道了ABA通过抑制血清素(Serotonin;化学名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合成,从... [发表时间:2022/8/2 10:56:17]

  • 57717.The Crop Journal | 山东农业大学揭示单粒精播花生增密后喷施多效唑增产生理机制

    [摘要]:花生是我国栽培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其产量在油料作物中位居前列。发展花生产业,提高花生产量对保障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意义重大。近年来,为了提升花生产量,降低生产用种成本,花生单粒精播技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优化花生单粒播种密度,协调个体与群体发育,改善群体质量,是进一步提高花生产量的重要途径。近日,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花生栽培生理生态研究团队在TheCropJournal在线发表题为“Effects... [发表时间:2022/8/2 10:58:40]

  • 57711.JIA | 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曹玉芬研究员团队梨种质资源果实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摘要]: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是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保护的关键步骤,在确定地方种质资源适应性、挖掘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和发展遗传育种计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曹玉芬课题组在JournalofIntegrativeAgriculture (《农业科学学报》(英文),JIA) 2022年第8期发表了题为“Anassessmentofthegeneticdiversityofpear(Py... [发表时间:2022/8/2 11:04:44]

  • 57712.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贺浩华和边建民团队通过GWAS分析确定新的耐盐性基因

    [摘要]:2022年7月15日,国际知名植物学期刊FrontiersinPlantScience(IF=6.627)在线发表了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贺浩华和边建民团队题为“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yRevealsaGeneticMechanismofSaltToleranceGerminabilityinRice(OryzasativaL.)”的研究型论文,该研究利用211个主要来自... [发表时间:2022/8/2 11:03:48]

  • 57715.The Plant Cell | 比利时根特大学研究团队通过正向遗传学筛选发现新的BIN2调节因子及其调控机制

    [摘要]:油菜素类固醇(BRs)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类固醇激素。BRs结合并激活富含亮氨酸重复受体激酶BRI1及其共受体BAK1,从而使类GSK3激酶BIN2失活并触发BR反应。Bikinin是类GSK3激酶的抑制剂,可启动BR信号,作为BR信号的强效活化剂被广泛用于BR信号通路的功能研究。2022年7月25日,ThePlantCell在线发表了比利时根特大学EugeniaRussinova团队题为“A... [发表时间:2022/8/2 11:01:15]

  • 57716.PNAS | 研究揭示白粉病效应蛋白限制了小麦抗性基因的有效性!

    [摘要]:将相关物种的染色体片段引入小麦是抵抗真菌病害的重要来源。引入的抗性基因在农业应用中的持久性和有效性是非常不稳定的,这种现象仍然不为人所知,因为相应的真菌无毒基因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从黑麦引入到小麦的Pm17抗性基因提供了对白粉病(Blumeriagraminis)的广泛抗性,直到其崩溃。2022年7月20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PNAS发表了瑞士苏黎世大学BeatKeller(NatureCommu... [发表时间:2022/8/2 10:59:27]

  • 57718.PCE | 福建农林大学许卫锋课题组综述:提高植物水分与磷素利用效率的根系性状 - 根鞘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普遍加剧了世界范围内可耕地土壤的干旱频率和强度,严重限制了作物产量。作物生产力还受到营养状况的影响,磷(P)缺乏会改变植物的生理功能从而限制产量。干旱胁迫和P缺乏往往同时发生,干旱减少植物对土壤P的吸收、运输和再分配,加剧了植物的P缺乏,而缺P又导致根系水力电导率降低加剧干旱胁迫。在资源贫乏的环境中,地下性状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根鞘是一种根系地下适应性状,根毛较长、较密和较高的植物根鞘发... [发表时间:2022/8/2 10:57:54]

  • 57714.The Plant Cell | 互利共生 : 中国农业大学袁力行研究团队发现丛枝菌根真菌改善玉米氮吸收的新机制

    [摘要]:超过80%的维管植物可以与丛枝菌根真菌(AMFs)形成共生关系。AMFs可以大大增强宿主植物吸收根表面的养分吸收。同时,宿主也会为AMFs提供以脂肪酸为主的光合作用产物。在定殖的根中,AMFs在皮层细胞中形成树状结构(丛枝),周围被特化的宿主膜包裹。这种特化的宿主膜称之为Peri-ArbuscularMembrane(PAM),植物转运蛋白存在于PAM中,介导养分从真菌转移到根。作为主要的氮(N)... [发表时间:2022/8/2 11:02:04]

首页<<5769577057715772577357745775>>尾页共6003页 跳页共60026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