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界研圈

71043条记录

  • 7091.脑科学研究 | 江南大学匡华/徐丽广/胥传来开发阿尔茨海默症潜在治疗新策略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的特征是大脑中淀粉样蛋白-β积聚和过度磷酸化的tau聚集,以及神经炎症。肠脑轴通过调节代谢活动、神经免疫功能和感觉神经元信号传导而成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靶点。近日,江南大学匡华、徐丽广及胥传来共同通讯(郭晓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一项研究揭示了口服手性金纳米颗粒与AD小鼠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关研究发表在《NatureAging》上。口服手性金纳米颗粒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组... [发表时间:2023/12/27 9:33:32]

  • 7092.CNS快讯 | Nature系列综述:肠道菌群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

    [摘要]:近年来,我们对微生物群如何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和全身免疫系统来影响癌症治疗反应和失败之间的平衡的理解取得了快速进展。针对癌症患者的微生物群干预是一个密集研究的领域。有希望的是,1-2期临床试验表明,粪便微生物移植(FMT)等干预措施可以克服黑色素瘤患者对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耐药性,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并减少治疗诱发的免疫毒性。近日,Nature旗下综述期刊NatureReviewsImmunolog... [发表时间:2023/12/27 9:33:02]

  • 7093.基因编辑 | Cell Stem Cell:张楹/杨贝/陈佳/杨力团队通过变形式碱基编辑器治疗β-血红蛋白病

    [摘要]:β-血红蛋白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类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主要包括β-地中海贫血(β-thalassemia)和镰状细胞病(sicklecelldisease)。正常成人血红蛋白HbA(adulthemoglobin,α2β2)是由两条α-珠蛋白链和两条β-珠蛋白链组成的四聚体。β-血红蛋白病因HBB基因的遗传突变,导致β-珠蛋白生成异常,患者体内缺乏正常的血红蛋白,需要终身输血来缓解症状。全球有超过3... [发表时间:2023/12/27 9:31:50]

  • 7094.表观遗传 | 常熟理工学院张杰等团队合作发现肾细胞癌中血管生成的调控新机制

    [摘要]:肾细胞癌(RCC)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因素。E74样转录因子5(E74-liketranscriptionfactor5,ELF5)已被证实参与不同癌症的进展,并可调节血管生成。近日,常熟理工学院张杰、安徽医科大学古月及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YangYanzi共同通讯在MolecularCancer(IF=37)在线发表题为“ELF5drivesangiogenesis... [发表时间:2023/12/27 9:31:17]

  • 7095.脑科学研究 | 首个人体试验显示:神经假体成功激活“休眠”的步行功能

    [摘要]:近日,《自然·医学》发表的一项论文报告,用植入神经假体进行针对性脊柱硬膜外刺激,改善了一名因帕金森病造成严重运动障碍人士的步行和平衡能力。这些发现凸显出使用神经假体装置治疗帕金森病患者运动障碍的潜力。神经假体设计示意图。图自:《自然·医学》约90%的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会发生运动障碍,包括步态障碍、平衡问题和冻结步态发作。这些障碍降低生活质量,加重相关疾病,而现有疗法又不太有效。对腰骶脊髓针对性的硬膜... [发表时间:2023/12/27 9:27:56]

  • 7096.表观遗传 | 深圳医院郭霞及合作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揭示ac4C修饰促进宫颈癌进程与免疫抑制的新机制

    [摘要]:宫颈癌目前在中国是女性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女性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在过去的30年中,尽管早期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在疫苗和早期筛查的的普及下明显提高,但是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预后仍然较差,5年生存率仅为17%。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是近年来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中最突出的一类治疗方法,然而,据统计仅仅在大约15%的宫颈癌患者中发挥有效的治疗作用,抑制型免疫微环境不响应是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N... [发表时间:2023/12/27 9:27:18]

  • 7097.基因编辑 | 兰峰/王永明团队合作采用碱基编辑技术治疗遗传性心律失常

    [摘要]:SCN5A的致病变异可导致3型长QT综合征,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遗传性疾病。腺嘌呤碱基编辑器可以将靶向的A-T碱基对转化为G-C碱基对,为纠正致病变异提供了一种有前途的工具。2023年11月1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兰峰教授和复旦大学王永明教授团队合作在Circulation在线发表题为“InVivoBaseEditingofScn5aRescuesType3LongQTSyndromeinMi... [发表时间:2023/12/27 9:26:46]

  • 7098.脑科学研究 | 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与华山医院联合团队揭示生活方式降低抑郁症风险的神经机制

    [摘要]:据《柳叶刀》最新抑郁症研究报告,全世界每年有5%的成年人患有抑郁症,在中低收入国家超过75%的抑郁症患者得不到正确诊断和治疗,即便得到治疗,很多抑郁症患者也会不断复发、终生服药。抑郁症是全世界主要致残原因,也是造成全球疾病总负担的主要原因。因此制定有效的抑郁症预防措施,缓解全球抑郁症负担愈加重要。抑郁症风险因素众多、发病机制复杂。生活方式是最重要风险因素之一,过去临床研究表明保持健康饮食作息、定期... [发表时间:2023/12/27 9:26:15]

  • 7099.铁死亡 | 陶永光/周乐杜/肖亮团队揭示靶向USP8促进肝癌铁死亡的新机制

    [摘要]:多细胞生物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预定的、受到精确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例如细胞凋亡(Apoptosis)、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细胞焦亡(Pyroptosis),以及铁死亡(Ferroptosis)等。铁死亡(Ferroptosis)是2012年由哥伦比亚大学BrentStockwell实验室发现的一种铁依赖性的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铁死亡由铁依赖性磷脂过氧化所引起,导致质膜破... [发表时间:2023/12/27 9:25:35]

  • 7100.CNS快讯 | 李刚/薛皓团队连续发文揭示神经元激活在脑胶质瘤恶性进展中的作用机制

    [摘要]: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李刚教授与薛皓副教授团队在神经元活性促进脑胶质瘤恶性进展机制研究方向上取得了系列进展,研究成果先后在国际著名期刊ClinicalCancerResearch(中科院1区,IF=11.5)和CancerResearch上发表(中科院1区,IF=11.2)。日前,李刚教授团队研究发现,低氧促使胶质瘤干细胞产生高水平的谷氨酸,激活局部神经元,通过上调神经元外泌体中的miR-200... [发表时间:2023/12/27 9:24:56]

首页<<707708709710711712713>>尾页共7105页 跳页共7104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