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界研圈

71043条记录

  • 7111.临床科研 | 四川大学廖立/田卫东发现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新策略

    [摘要]:识别源自骨骼肌的控制骨形成的线索对于理解肌肉和骨骼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开发退行性骨病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2023年11月7日,四川大学廖立及田卫东共同通讯在CellMetabolism在线发表题为“Skeletalmuscle-derivedextracellularvesiclestransportglycolyticenzymestomediatemuscle-tobonecrosstalk”的... [发表时间:2023/12/27 9:18:20]

  • 7112.相分离 | 刘光慧团队等揭示相分离调控细胞衰老的机制

    [摘要]:细胞区室化是细胞内复杂生化过程有序进行的基础,也是生命演化在细胞水平的重大里程碑事件。磷脂双分子层包裹的有膜细胞器是传统认知的细胞区室。与之相对,生物大分子通过分子间多价相互作用发生相分离,在细胞内形成高度浓缩的凝聚体,可以精细驱动DNA组装、RNA转录等一系列重要的生命过程。如何识别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凝聚体并阐明相分离与其生物功能之间的调控机理,已成为当前生命科学领域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之一。衰老... [发表时间:2023/12/27 9:17:49]

  • 7113.肿瘤免疫 | 黄波/张晓辉/张毅解开肿瘤患者贫血和血小板增多之谜

    [摘要]:肿瘤衍生因子被认为调节癌症患者的血小板增多和红细胞减少。然而,这些因素尚未被确定。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黄波、北京大学张晓辉及郑州大学张毅共同通讯在NatureImmunology(IF=31)在线发表题为“Tumorcell-releasedkynureninebiasesMEPdifferentiationintomegakaryocytesinindividualswithca... [发表时间:2023/12/27 9:17:07]

  • 7114.CNS快讯 | 我国学者发现细胞迁移调控的“挡位切换”机制

    [摘要]:近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王鹏业课题组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李辉课题组合作,发现细胞能够在快速和慢速两种迁移模式之间可逆转换(类似机动车的“挡位切换”),高效地调节其迁移速度和方向,从而适应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该成果以“通过三维薄层结构和细胞扩散实现细胞迁移模式切换(Switchofcellmigrationmodesorchestratedbychangesofthree-dimensionalla... [发表时间:2023/12/27 9:16:25]

  • 7115.​脑科学研究 | 首份蠕虫神经系统无线通信图揭晓,有助理解人类大脑如何控制精神状态

    [摘要]:英国研究与创新署领导的团队绘制了第一份图谱,显示了微小蠕虫神经系统中的每个神经元是如何进行无线通信的。在研究神经元通过神经肽(一种极短的蛋白质)进行交流方面,这一巨大进步有助于科学家了解人们的情绪和精神状态是如何受到控制的,以及普遍存在的神经和精神疾病,如进食障碍、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相关研究于近日发表在《神经元》上。这份图谱详细描述了蠕虫302个神经元之间31479个神经肽的相互作用,显示... [发表时间:2023/12/27 9:15:55]

  • 7116.CNS快讯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发现清除错误折叠蛋白质聚集体的内质网自噬通路

    [摘要]:内质网是真核细胞中分布最广泛的细胞器,是分泌蛋白和膜蛋白折叠、加工的主要场所。内质网自噬(ER-phagy)是溶酶体对内质网的降解,对蛋白质质量控制以及维持内质网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至关重要。溶酶体降解内质网的现象在半个世纪前便有报道,但直至2015年内质网自噬受体的发现才最终确认内质网自噬是一个选择性降解的进程而非溶酶体对细胞内容物无差别的降解。内质网自噬受体是一类内质网上的膜蛋白,利用其胞质区域... [发表时间:2023/12/27 9:15:22]

  • 7117.临床科研 |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与发育研究院黄荷凤团队揭示FSH调节胰岛素分泌和糖稳态新机制

    [摘要]:2023年11月1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与发育研究院黄荷凤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题为《卵泡刺激素调节葡萄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OrchestratesGlucose-stimulatedInsulinSecretionofPancreaticIslets)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卵泡刺... [发表时间:2023/12/27 9:14:42]

  • 7118.线粒体 | 武汉大学张静团队发现线粒体感知氧气变化的新机制

    [摘要]:线粒体在肿瘤细胞适应低氧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近日,武汉大学张静团队在EMBOJournal上在线发表题为“AmitochondrialEglN1-AMPKαaxisdrivesbreastcancerprogressionbyenhancingmetabolicadaptationtohypoxicstres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线粒体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脯氨酰羟化酶Egl... [发表时间:2023/12/27 9:14:04]

  • 7119.肿瘤微环境 | 中山大学彭穗/邝栋明发现B细胞是肝细胞癌和结直肠癌肝转移微环境中的重要调节因子

    [摘要]:肿瘤微环境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中各具特色。B细胞是免疫浸润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11月1日,中山大学彭穗及邝栋明共同通讯在CancerResearch上在线发表题为“Cross-talkbetweenMyeloidandBCellsShapestheDistinctMicroenvironmentsofPrimaryandSecondaryLiver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明了B... [发表时间:2023/12/27 9:13:32]

  • 7120.CNS快讯 | “超级黑色素”可加速治愈皮肤晒伤

    [摘要]:当你的皮肤暴露在阳光或环境毒素中时,有没有一种护肤霜可治愈暴露产生的损伤?据11月2日发表在《自然》子刊《npj·再生医学》的一项研究,美国西北大学科学家最新开发出一种人造仿生黑色素,能模仿人类皮肤中的天然黑色素,可局部应用于受伤的皮肤加速伤口愈合。皮肤表面下方存在自由基(绿色),示意图为合成黑色素被用于发炎的皮肤。图自:美国西北大学自由基是由皮肤损伤(如晒伤、衰老、环境污染等导致)产生的。如果不... [发表时间:2023/12/27 9:13:00]

首页<<709710711712713714715>>尾页共7105页 跳页共7104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