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界研圈

71043条记录

  • 7061.李强 | 大数据社会科学是社会科学研究范式转换的产物

    [摘要]:本文来源于公众号:数据与治理简介著名社会学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社会科学学院原院长李强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2月12日14时1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李强教授生前曾担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等职,同时对数据治理研究中心的工作也一直予以高度关注和支持。李强教授曾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专题研究“大数据社会科学专栏”撰写... [发表时间:2023/12/27 10:06:21]

  • 7062.王汎森 | 中国思想:如果把概念想象成一个结构——晚清以来的“复合性思维”

    [摘要]:本文来源于公众号:漫道文苑作者:王汎森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编辑委员会主席,曾任台湾大学历史系,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最近,因为一个特殊的学术机缘,我开始比较认真地思考王国维的一个论点。王国维认为在近代以前,中国是“道出于一”,而在西方文化进来之后,是“道出于二”。王国维是这样说的:“自三代至于近世,道出于一而已,泰西通商以后,西学西政之书输入中国,于是修身齐家... [发表时间:2023/12/27 10:05:25]

  • 7063.林春香、刘钰 | 社交媒体中的学术知识传播与主体互动——以新闻传播学科为例

    [摘要]:本文来源于公众号: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交媒体中的学术知识传播与主体互动——以新闻传播学科为例林春香,刘钰刊于2023年第6期作者简介林春香,女,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主要研究方向:编辑学、学术传播。刘钰,女,暨南大学娱乐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助理。主要研究方向:媒介文化。摘要:大众化社交媒体平台赋能学术传播新的渠道、内容和环境,带来多元主体参与和关系互动。以社会网络分析与深度访谈的混合... [发表时间:2023/12/27 10:04:02]

  • 7064.董天策 等 | 公共传播的研究传统与学理内涵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新闻记者,作者董天策石钰婧等“公共传播”是近年来国内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在本土的学术想象与理论重构过程中,存在着定位不明、主题分散等研究困惑,亟待正本清源。本文以WebofScience数据库中“公共传播”研究文献作为分析对象,探讨其学术视域、解释框架、领域交融等学术态势,梳理西方“公共传播”的研究传统。研究发现:公共传播具有大众传播、公共关系和公共领域三种不同的学术视域;不同学术视... [发表时间:2023/12/27 10:03:18]

  • 7065.吴飞 | “数字共通”的写作缘起与学术思考

    [摘要]:本文来源于公众号:新传火花摘要我一直在思考,互联网到底带来一些什么新的东西,在公共传播、公共交往和社会交往方面,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与我们如今这样面对面聊天相比,或者说与哈贝马斯所倾向的在咖啡吧里的交流类型相比有什么不同?互联网到底是一种什么类型的社会交往?哈贝马斯的论述是一种特别理想的交往方式,但这个模式在现实中其实很难找到。本文基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概念的不足以及互联网带来的社会交往的新逻辑,提出... [发表时间:2023/12/27 10:02:42]

  • 7066.吴璟薇|新闻生产的控制论:数字智能时代的人机融合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全球传媒学刊,作者吴璟薇原文刊载于《全球传媒学刊》2023年第5期“新闻学研究”专栏。作者吴璟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概要【摘 要】数字智能技术深度嵌入彻底改变了新闻生产的格局,新闻生产研究的视角也从关注“人”转向关注人与技术的融合。控制论既是传播学的基础理论,也为理解智能新闻生产中的人机融合,以及系统的反馈与调控机制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视角。依托控制论的核心分析框架,本研究... [发表时间:2023/12/27 10:02:06]

  • 7067.Bjørn Schiermer | 集体与物质嵌入:对亚文化研究的批判与新视角

    [摘要]:本文来源于公众号:Sociology理论志集体与物质嵌入:对亚文化研究的批判与新视角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当今传统亚文化和后亚文化研究的主流忽视了亚文化实践的集体和物质方面的原因。本文作者调查了近来研究中集体性(collective)和实质的(material)实践,并进一步发展这种观点。本文试图证明对亚文化实践的物质和集体维度有一种新的嵌入视角(embeddednessperspective)的必... [发表时间:2023/12/27 10:00:45]

  • 7068.默顿 | 科学的规范结构

    [摘要]:本文来源于公众号:社會學會社专题导言作为一个较为年轻的学科和领域,STS跨学科研究缘起自西方世界在20世纪后半叶对科学的反思和各类社会运动的兴起。STS可以被解释为“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或“ScienceandTechnologyStudies”两个不同的研究传统,但都涉及科学技术与社会、政治、文化的相互作用。STS由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SSK)、技... [发表时间:2023/12/27 9:59:58]

  • 7069.风笑天 | 何为定性研究,何为定量研究?

    [摘要]:本文来源于公众号:量化研究方法摘要:大多数文章中提到的定性研究与质性研究、质化研究、质的研究指的都是同一件事。这四种译名不存在优劣之分,使用哪一种可以说只是学者的个人喜好而已。之所以更倾向于使用“定性研究”这一概念,主要考虑的是国内社会科学界的习惯和误解,是为了更明确地告诉读者定性研究也是一种类似于定量研究那样的,有特定的哲学基础、特定的视角和策略、特定的操作方法和技术的具体研究方式。在此基础上,... [发表时间:2023/12/27 9:58:23]

  • 7070.王笛 | 做学术没有什么秘诀,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摘要]:本文来源于公众号:管理学季刊如果要问是什么塑造了今天作为学者的我,回答十分简单,那就是读书。读书增加了我的知识,促进了我的思考,塑造了我的人格,决定了我的思想;读书让我有独立的思想,让我有人文的关怀,让我有事业的追求。每个人都有自己一生花时间最多的事。那么,回顾自己花时间最多的事情,都和书有关,可以简单总结为“三书”,即读书、写书和教书。当我坐下来,开始回顾自己的读书史,发现书造就我的思想、人格和... [发表时间:2023/12/27 9:57:29]

首页<<704705706707708709710>>尾页共7105页 跳页共7104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