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043条记录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9期P66—P67作者单位:烟台大学民族研究所,摘自《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年3期,张云华摘伏羲是古史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在不断迁徙和交往交流交融中成为多民族共享共有的文化符号。伏羲这一文化符号既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晶,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叙事体系与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 [发表时间:2023/12/27 13:57:32]
[摘要]:摘要:西方与中国文明道路之差异、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之不同,致使中西古典戏剧各自的发展内因、生产与消费特性大相径庭,形成了不同的社会需求、文化供给和审美功能,在社会文化力量结构和态势中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位置与势力。从非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的结构意义上看,西方古典戏剧在宗教的社会主导性和神的精神轴心力中以神的代言者自居,主要显现了宗教信仰、神性力量的非日常文化位势,是神的戏剧;中华古代文明的基本特征包括农... [发表时间:2023/12/27 13:58:10]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9期P80—P81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摘自《经济纵横》2023年4期,张天悦摘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理论,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构建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创新发展。因此,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课题。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第一个基本依据是中国共产... [发表时间:2023/12/27 13:59:27]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9期P81—P82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原题《从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的新使命》,摘自《经济评论》2023年3期,张天悦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百年奋斗,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之路。历史与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成功,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适应,二者相互统... [发表时间:2023/12/27 14:00:01]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9期P103—P104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原题《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学发展的内生动力、学术基础与学科框架》,摘自《国际观察》2023年2期,陈茜摘国际关系学要想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实现从“国际关系学在中国”到“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学”的转型,就必须找到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学术基础。内生动力的生成取决于中国国际关系学者能不能回应时代对于国际关... [发表时间:2023/12/27 14:01:45]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哲学研究,作者张志强摘要:“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机制和内在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然要求进一步与文明或文化更深入地结合。如果说“第一个结合”中的文化或文明还是自在契合的对象,那么“第二个结合”中的文化或文明已经是自觉契合的内容。“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在具有中国形式、中国形态之后,还具有了中国文化生命。“第二个结合”蕴含着一种... [发表时间:2023/12/27 13:58:49]
[摘要]: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强大思想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就文化建设的诸多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思想认识、明确前进方向,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丰富系统、论述深刻厚重,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 [发表时间:2023/12/27 14:02:22]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9期P95—P96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年2期,罗浩摘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政党政治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政治伦理相结合的理论形态和制度创造。一方面,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使中国政党制度的结构形态与运行逻辑建构于彻底的真理性与真实的人民性基础之上;另一方面,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价值追求... [发表时间:2023/12/27 14:00:37]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9期P111—P112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原题《围绕法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争议及其辨析》,摘自《政法论坛》2023年3期,刘鹏摘法学研究方法即法学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为获取有关法律的新颖性、可靠性知识所使用的有规则、成系统的程序、途径、手段、技巧和模式的总称。在法学研究方法的定性分析方面,涉及诸多本源性的理论争议,如法学研究方法是否有优劣之分、法学... [发表时间:2023/12/27 14:03:20]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西亚非洲,作者马丽蓉内容提要: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探讨中国的丝路人文共同体建设逻辑,实为研究习近平主席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中构建人文共同体思想的新认知。其丰富的理论逻辑、厚重的历史逻辑和应然的实践逻辑,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究中国与世界古今丝路关系共处之道。具体而言,创新性是中华民族在丝绸之路上成长与复兴的动力,体现在汲古向前、开拓进取之创新精神等方面;包容性是中国构建丝路人文共同体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3/12/27 14:01:15]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