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界研圈

71043条记录

  • 25711.研究发现热河生物群古神翼龙类新成员

    [摘要]: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与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巴西国家博物馆等合作,在《白垩纪研究》(CretaceousResearch)上,在线发表了关于热河生物群翼龙研究的最新成果。该研究报道了辽宁朝阳下白垩统热河群义县组的古神翼龙科一新种——义县始无齿翼龙(Eopteranodonyixianensis)。 古神翼龙科(Tapejaridae)是一类没有牙齿的翼龙,其典型特... [发表时间:2023/6/21 16:25:59]

  • 25712.科研人员发展出基于第一性原理动量空间载流子动力学方法

    [摘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教授赵瑾、副教授郑奇靖,在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软件Hefei-NAMD中实现了针对动量空间载流子动力学实时演化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以AbinitioReal-TimeQuantumDynamicsofChargeCarriersinMomentumSpace为题,发表在《自然-计算科学》(NatureCom... [发表时间:2023/6/21 16:25:31]

  • 25713.喜马拉雅新生代长英质岩浆岩揭示南北向山脉形成

    [摘要]:印度与亚洲大陆新生代持续的汇聚挤压,在藏南形成了一系列东西向(如拉萨地区的冈底斯山、特提斯喜马拉雅的康马-库拉岗日山)及南北向(如拉萨地区的念青唐古拉山和隆格尔山和特提斯喜马拉雅的雅拉香波-空布岗山)的山脉(图1)。目前,普遍认为这些东西向山脉的形成主要与南北向汇聚下的挤压变形和伸展挤出有关。然而,南北向山脉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大量的野外观察发现,南北向山脉主要位于高地形区域,且多为南北向裂谷的肩... [发表时间:2023/6/21 16:25:03]

  • 25714.热电材料性能优化研究获进展

    [摘要]:热电能源转换技术可实现电能和热能的直接相互转化,具有安静、可靠、易维护和体积小等优点,在工业余废热的回收应用、全固态制冷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将热电转换技术应用于实际的主要障碍是低转换效率,能量转换效率直接取决于材料的无量纲热电优值zT。优化热电性能的一般策略是改善电输运性能和破坏热输运路径。熵工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调节电输运性质和晶格热导率之间的微妙平衡,从而产生诸多不寻常的传输现象。当元... [发表时间:2023/6/21 16:24:33]

  • 25715.韧革菌素生物合成研究揭示oxepinone形成酶

    [摘要]:Oxepinone环在天然产物的骨架结构中颇为独特。尽管已有研究表明GilOII加氧酶能够产生含oxepinone的中间体,但随即发生中间体开环脱羧的连续催化导致酶产物不具有oxepinone骨架。因此,特异形成oxepinone产物的酶尚待发掘。高等真菌褐盖韧革菌 (Boreostereumvibrans) 发酵液不仅富含混源萜类次生代谢产物韧革菌素(vibralactone,1),而且能够显著... [发表时间:2023/6/21 16:24:03]

  • 25716.柔性应变传感器手势识别应用研究获进展

    [摘要]:基于手势识别技术的可穿戴柔性电子设备在医疗健康、机器人技术、人机交互和人工智能等领域颇具应用前景。研制性能优异的柔性应变传感器是实现高性能可穿戴设备应用的重要基础。传感器的灵敏度决定可穿戴设备的感知精度,而在过载、瞬时冲击、多次循环弯曲/扭折等条件下的机械鲁棒性将影响可穿戴设备实际应用环境条件下的长期可靠服役。目前,采用简单方法制备兼具高灵敏度和机械鲁棒性的柔性应变传感材料颇具挑战性。如何将基础研... [发表时间:2023/6/21 16:21:32]

  • 25717.藏野驴肠道菌群宏基因组研究获进展

    [摘要]:迁地保护是除就地保护之外对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的另一种主要方式。动物园作为迁地保护的重要场所,属于典型的人工圈养环境。在该环境中,人工对圈舍消毒灭菌,为动物提供丰富的食物,也会使用抗生素治疗一些疾病。研究表明,圈养的生存环境会破坏野生动物原有的肠道微生态平衡,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传播,甚至导致某些肠道微生物的丧失或灭绝。因此,为了更好地对野生动物进行迁地保护,有必要深入了解动物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脆弱... [发表时间:2023/6/21 16:20:14]

  • 25718.研究揭示中链脂肪酸受体配体识别和G蛋白偶联分子机制

    [摘要]:游离脂肪酸由以羧酸为末端的碳氢链组成,是人类和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在许多细胞功能中扮演着重要的信号分子角色。中链脂肪酸是一类碳链长度为8-12个碳的羧酸,包括癸酸(C10)、十一酸(C11)和月桂酸(C12)以及它们的2-羟基或3-羟基形式(如3-OH-C12)。中链脂肪酸在能量代谢和炎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显示,3-OH-C12的产生与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密切相关。当该过程发生紊乱时,血浆... [发表时间:2023/6/21 16:19:35]

  • 25719.生物质全组分高值化利用研究获进展

    [摘要]: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生物质催化转化研究室研究员王晨光与比利时鲁汶大学教授BertF.Sels合作,在生物质全组分高值化利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OxidativeCatalyticFractionationofLignocellulosetoHigh-YieldAromaticAldehydeMonomersandPureCellulose为题,以长文(ResearchArti... [发表时间:2023/6/21 16:00:15]

  • 25720.飞秒激光直写双刺激协同响应水凝胶微致动器研究获进展

    [摘要]:在自然界中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并产生特定的形状变化,这种响应行为对生物体的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在众多材料中,水凝胶因其模量适中,刺激响应条件多样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等因素而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仿生学以及材料科学的发展,能够感知和响应外部刺激的智能水凝胶致动器在软体机器人、传感和远程操控等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微加工技术已经将响应型水凝胶致动器的尺寸缩小到微米级。然而,如何在微尺度下构建... [发表时间:2023/6/21 15:59:39]

首页<<2569257025712572257325742575>>尾页共7105页 跳页共7104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