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043条记录
[摘要]:中奥陶世-志留纪早期是陆生植物关键性状起源与演化的重要时期。目前普遍接受的学术观点认为,陆生植物化石的最早证据可以追溯至中奥陶世大坪期-达瑞威尔期(ca.468-463Ma),以冈瓦纳大陆的二分体、四面体型四分体等隐孢子为代表;而在志留纪温洛克世申伍德期(ca.432Ma),出现了最早的陆生植物大化石,如常见于教科书中的库克逊蕨(Cooksonia)。中奥陶世-志留纪的地层是国内外陆生植物起源研究... [发表时间:2023/7/3 17:47:54]
[摘要]: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范一中、金志平领衔的国际团队,提出了雨燕(Swift)卫星紫外光学望远镜(Swift/UVOT)在中等饱和情况下的数据处理方法并将其应用到伽马暴GRB220101A的分析研究中,证认出迄今为止人类探测到的最剧烈光学紫外耀发。6月26日,相关研究成果以Anoptical–ultravioletflarewithabsoluteABmag-nitudeof-39.4d... [发表时间:2023/7/3 17:45:35]
[摘要]:印缅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热点地区之一,复杂的地质气候历史,以及多样的地形地貌,可能是该地区形成生物多样性和高特有性的重要原因,并影响着生物类群的地理分布格局。然而,目前对印缅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研究较少,生物类群的遗传结构、分布格局及形成机制尚不清楚。对叶榕和异形花榕为榕属中的两种近缘雌雄异株小乔木,对叶榕广布于从印度至澳洲的热带地区,异形花榕分布于我国西南至中南半岛地区。中国科... [发表时间:2023/7/3 17:46:09]
[摘要]:通过海上可再生能源进行电解海水制氢被科学家认定为未来获取“绿氢”能源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海上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光伏、潮汐能等)具有波动性强、环境苛刻等特点,加之海水体系含有大量的Cl-以及其他细菌微生物等,需进一步提升电极材料。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氢能实验室针对发展海水电解制氢工业电流密度工况对阴极的高要求,开发了实用、成本低廉、可规模化放大的阴极,在工业电流密度下可以长时间、稳... [发表时间:2023/7/3 17:42:31]
[摘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城市和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欧阳志云研究组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工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全球变化生物学》(GlobalChangeBiology)和《环境研究快报》(EnvironmentalResearchLetters)上。 20世纪,由于不适当的人类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发生了严重退化。为扭转这一趋势,以联合国REDD+(Th... [发表时间:2023/7/3 17:46:41]
[摘要]: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课题组在塑料循环升级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氢呼吸”策略,在无需额外添加氢气或溶剂的情况下,将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环状烃类,为废弃塑料的“人工碳循环”提供了新方法。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上。聚乙烯塑料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稳定性很高,难以自然降解。通过焚烧或填埋处理废弃的聚乙烯塑料会造成大气、土壤和水源污染。考虑到聚... [发表时间:2023/7/3 17:47:06]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作者中科院理论物理所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类特殊天体。20世纪70年代初霍金、贝肯斯坦等的研究表明黑洞具有热力学性质:黑洞具有正比于其视界面积的熵;黑洞会以热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粒子,其辐射温度正比于其表面引力;黑洞的质量、熵和温度等满足热力学第一定律。黑洞的热力学揭示了引力的量子效应。因而普遍认为,黑洞是通向量子引力理论的窗口。 实验检验黑洞的量... [发表时间:2023/7/3 17:45:09]
[摘要]:随着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以及气候变暖,全球湖泊蓝藻水华日益频发。蓝藻衍生污染物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慢性暴露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MCs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能够影响哺乳动物大脑结构和功能,并与人群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兹海默症有关。已有研究或基于整个大脑(不分区)或主要关注在认知中起重要作用的海马区,却鲜有关于MCs对其他脑区的神经毒性作用以及潜在分子机制的研究。脂质作为脑组织... [发表时间:2023/7/3 17:49:12]
[摘要]: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利用自主研制成功的500mm口径激光通信地面系统与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吉林一号MF02A04星开展了星地激光通信实验,通信速率达到10Gbps(每秒10G比特),所获取的卫星载荷数据质量良好,可满足高标准业务化应用需求。本次实验标志着我国已成功实现星地激光高速通信的工程应用,星地通信速率由Gbps迈入10Gbps时代。空天院激光地面系统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 [发表时间:2023/7/3 17:48:32]
[摘要]: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洪阳和博士研究生陈家威等,联合北京大学教授马丁、纽黑文大学教授肖德泉、香港科技大学教授王宁及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研究员温晓东等,在一种弯曲的石墨烯(ND@G)界面上精准构建原子级分散Rh1催化剂,实现其高效催化C≡N加氢制仲胺,并在亚纳米尺度下系统理解C≡N加氢的尺寸效应与金属依赖效应。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ACS催化》(ACSCatal... [发表时间:2023/7/3 17:43:07]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