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043条记录
[摘要]:1.香港城市大学简介https://www.cityu.edu.hk/about2.PI简介徐吉健,香港城市大学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于2014年和2019年从浙江大学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博士导师:黄富强教授)。2019-2023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王春生老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化学,致力于电解液和电极材料的设计研究。已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发表时间:2023/7/7 10:19:16]
[摘要]:小干扰RNA(siRNA)是一种双链寡聚核糖核酸,可通过核苷酸序列设计,使其与细胞质中序列互补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结合,形成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RISC),进而降解mRNA、抑制其蛋白表达。但是,siRNA因分子量大、亲水性强、带负电荷且易被RNA酶降解,自身难以进入细胞,需借助有效的递送方式将其转染至目标细胞的细胞质中发挥功能。自2018年以来,陆续有五种siRNA药物获批上市,其中一... [发表时间:2023/7/7 10:18:35]
[摘要]:微纳米机器人在生物医学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得益于其微小尺寸及独特的机动性,这些微小的机器人可以通过不同的驱动方法在狭小空间内进行有效的运动并输送到难以到达的部位。细胞是最基础的生命单位,细胞功能紊乱是疾病发病的基础。随着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近期的研究工作将微型医疗机器人的操作范围从器官和组织水平扩展到了细胞水平,以实现对细胞的精确调控。细胞内存在各种细胞器,各种细胞器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功... [发表时间:2023/7/7 10:17:47]
[摘要]:受制于环的内部张力,合成具有巨大孔径的手性金属有机纳米管一直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课题。在2014年,TakuzoAida课题组报道了一种以二茂铁核心的单体FcL,在银离子的作用下发生超分子聚合,形成了由大直径金属有机纳米环FcNR组成的金属有机纳米管FcNT。然而,由于FcL本身没有任何手性中心,得到的纳米管是一对左/右手螺旋的外消旋体。虽然在之后的工作中,通过置换手性阴离子,纳米管成功被扭转成了单... [发表时间:2023/7/7 10:17:10]
[摘要]:高功率和能量密度的储能材料对于降低能耗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各种先进技术对储能材料进行微观结构调控能够为开发高性能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提供有效解决方案。但如何在微/纳尺寸范围内设计复杂微通道以精确控制二维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结构取向,并且开发层间低范德华力、可调层间距和原位异质复合电极材料仍是一个难题。因此,探索低成本、高效便捷的方法和合适的先进材料来制造理想的高能量密度柔性电极是当前高度关注的问题。... [发表时间:2023/7/7 10:16:31]
[摘要]:石墨烯,21世纪新材料之王,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说人话就是——石墨烯其实就是石墨,只不过它是单层石墨。很多人都认为石墨烯是科学家发明的,其实不是的。应该说是发现的,因为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大自然中,只是很难把它剥离出单层结构来。Figure1.石墨烯科学家是如何把石墨烯剥离出来的呢?最早也是用的笨方法。在2004年,英国的两位科学家将石墨片放置在塑料胶... [发表时间:2023/7/7 10:15:46]
[摘要]:铍的重大突破:合成具有Be-Be键的稳定有机金属化合物铍有毒且难以处理一个世纪以来,化学家们一直在努力了解元素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但我们对其的认知仍然有限。铍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号元素,但没有人设法将其中两个金属原子结合在一起。几十年来,对含有无负载同原子金属-金属(M-M)键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主要领域。这些化合物具有独特的键,例如M-M四重键和五重键,以及迷人的反应性,包... [发表时间:2023/7/7 10:15:01]
[摘要]:背景液流电池(Flowbattery,FB)作为最有前景的大规模储能策略之一,其在可扩展性、循环稳定性、安全性、低成本和对环境影响小等方面具有优势。储能电池最明显的特点是其氧化还原的电解质活性材料被储存在分离的存储罐中。最佳的流速对液流电池保持稳定和高效的工作状态非常重要。然而,在液流电池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电解质的流速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不稳定的工作电压、多变的环境和疲劳工作时间。因此,一... [发表时间:2023/7/7 10:14:13]
[摘要]:共轭聚合物的多级组装结构包括单链构象,溶液聚集态,固态微观结构以及器件结构。理解共轭聚合物多级组装结构的演变过程对于深入理解其电荷传输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多级组装结构跨越了从埃到厘米的广泛空间维度,其详细表征具有一定挑战性,多级组装结构与器件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也不够明确。鉴于此,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裴坚教授与王婕妤教授团队采用一系列可视化的表征手段探究了基于链长依赖的共轭分子体系多... [发表时间:2023/7/7 10:13:26]
[摘要]: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的迅速崛起,柔性电子器件和可穿戴电子器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作为有前途的离子导电柔性材料之一,水凝胶因其透明、可拉伸和离子导电的优点而被广泛研究。然而,传统水凝胶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由于暴露在环境中时内部水分流失而失去柔性和导电性的问题,这严重限制了其在柔性电子领域的应用。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更多适合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的材料。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胡卫国研究... [发表时间:2023/7/7 10:12:50]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