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043条记录
[摘要]:醌介导氢阳极,用于非水还原电合成,实现制药中间体百克级合成!电化学合成可为工业化学品提供更具可持续性的途径。电合成氧化通常可以在"无试剂"的情况下进行,在对电极上产生的氢气来自基底,是唯一的副产品。然而,电合成还原需要外部电子源。牺牲金属阳极通常用于小规模应用,但在大规模应用中需要更可持续的选择。阳极水氧化是一种特别有吸引力的选择,但许多还原反应需要无水、无空气的反应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氢气是一种... [发表时间:2023/8/29 10:17:50]
[摘要]:在海洋中,有一些漂浮的小生物能感知到水中光线的变化。它们可以根据光线的强弱,自主调整自己的运动,以便捕捉到食物、寻找繁殖的机会,并远离危险。这些生物的调整运动有很多种,包括趋光性、趋涡性、趋流性和趋化性等,让它们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自主选择移动的方向。这种能力让它们看起来有点像在做“决策”。要实现这种“决策”,生物体需要在受到刺激时产生驱动力,并在合适的时候停止驱动。目前,人类制造的一些人工系统也... [发表时间:2023/8/29 10:18:34]
[摘要]:以心音、呼吸音、柯氏音等为代表的音频生理信号提供了监测人体心血管和呼吸道生理状况的窗口,在临床听诊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然而,微弱的强度水平(比体表脉搏波强度弱1~2个数量级)、分散的频率范围成为阻碍柔性传感设备获取高信噪比音频生理数据的挑战性因素。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王晓浩/董瑛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林立伟团队通过具有电磁屏蔽效果的折叠双层压电驻极体传感贴片,展示了与临床应用相关的几种... [发表时间:2023/8/29 10:19:52]
[摘要]:由镍电子穿梭催化实现的跨烯烃双烷基-烷基键结构在未活化烯烃的C=C键上选择性构建两个不同的烷基-烷基键是有机合成中的一个持续挑战。通过经典有机金属基元反应机制(氧化加成/金属转移/还原消除)进行的过渡金属催化的烯烃二碳官能化反应受到烷基金属中间体的非成键副反应性(容易的β-氢化物消除)的影响,因此强烈限制了底物烯烃和偶联剂的范围。基于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汉民教授团队证明了烷基-金属副反应性的问题... [发表时间:2023/8/29 10:17:14]
[摘要]: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PG)是一种重要的无创测量脉搏率、血压和血氧的方法,它利用光从活组织吸收并反射到光源所获得的衰减信号来实现对人体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然而,由于硬件设备的限制,这种监测方法很难对处于活动中的人体进行PPG信号采集,尤其是关节部位。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的王丽丽研究员团队开发了一种贴片型的光电集成系统,基于三维褶皱蛇形线复合电极结构连接集成的柔性钙钛矿光电探测器和全无机发... [发表时间:2023/8/29 10:14:05]
[摘要]:如何采用更有效的策略提升光固化3D打印弹性体的拉伸和回弹,创制出接近甚至超越基于传统弹性体所制器件的热力性能是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其技术难点之一在于传统光固化3D打印设备所能打印的树脂粘度低,而高性能光固化材料往往又具有较高的粘度。在福建省“揭榜挂帅”重大专项和闽都创新实验室自主部署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吴立新研究员团队在面向3D打印弹性体应用开展研究,采用“同步成型... [发表时间:2023/8/29 10:23:08]
[摘要]:2023年8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前瞻交叉研究中心的钱小石教授团队在Joule期刊在线发表题为“Molecularinterfaceregulationenablesorder-disordersynergyinelectrocaloricnanocomposites”的研究论文。电卡效应来源于电偶极子熵变,因此往往需要材料偶极的混乱,然而热导率的提升则依赖有序晶格结构,在一般的复... [发表时间:2023/8/29 10:21:15]
[摘要]:美国杜克大学LiangFeng(冯亮)课题组现面向国内外积极招收多名研究成员。Feng课题组致力于开发新型能源和生物材料,变革性的主动吸附及分子运输机理,设计用于储存二氧化碳和药物分子的新系统,开展最前沿的材料发现、健康、气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强烈欢迎具有生物医药、材料及化工、吸附分离、合成化学背景的本科生,硕博生,博士后和访问生的申请,此邀请长期有效,硕士及博士申请面向2024Spring及Fa... [发表时间:2023/8/29 10:11:55]
[摘要]:石墨烯纳米带(GrapheneNanoribbons,GNRs)具有带隙精确可调的特性,以及在光学、电学、磁学方面表现出的优异性质,使其在晶体管、量子器件等应用中具有广阔前景。其中,石墨烯纳米带异质结(GNRHeterojunctions)通过将不同拓扑结构的GNRs相结合,从而可以实现对其带隙和局部性质的进一步调控。此外,石墨烯纳米带异质结还能够在异质界面上构建独特性质的拓扑电子相,这为其在未来... [发表时间:2023/8/29 10:16:33]
[摘要]:微纳米马达又称为微纳米机器人(Micro/nanomotors),是一种能够将多种形式能量转换为动能从而完成特殊任务的微纳尺度智能仿生材料,在生物传感、药物递送、疾病诊疗、仿生材料以及环境修复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虽然微纳米马达在过去二十年中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微纳米马达在“动—控—用”三个核心方面依旧存在着一些关键科学问题,例如,催化效率低导致的驱动力不足、难以实现复杂微环境刺激响应... [发表时间:2023/8/29 10:13:00]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