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7473条记录
[摘要]:本研究认为村庄拆迁型赘婚流行的原因在于不同层次场域中的行动者都能够各取所需,实现资本积累。但对于村民因何创生出拆迁型赘婚来应对不利局面时,应该怎么办呢?如果你也感兴趣,请和小编跟随作者的视野一起深入探讨吧!左一曼孙凤清华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合作共赢”的婚姻策略:场域交换下的村庄拆迁型赘婚摘要“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赘婚是我国古已有之的婚姻模式,现在已有新变化。运用场... [发表时间:2023/4/23 9:55:42]
[摘要]:回望近十年我国性别与传播研究的议题变迁,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与国家、社会发展携手并行的轨迹。社会的快速发展给性别研究铺开越来越广阔的天地,议题变迁体现出鲜明的媒介变迁脉络。那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变迁呢?如果你也感兴趣,请和小编跟随作者的视野一起深入探讨吧!李蕾中国传媒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媒介化视角下我国性别与传播研究的议题变迁基于近十年5本CSSCI代表刊物论文的文本分析摘要通过对5... [发表时间:2023/4/23 9:55:09]
[摘要]:花生豆腐,不是真的豆腐,而是客家族群的一种米粉制特色美食。本文以质性访谈的方式进行田野调查,探讨花生豆腐的起源、特质与做法,各种不同的行动者如何建构花生豆腐成为客家饮食的体验中一个重要的符号。邓瑞圆、陈文东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9年第2期客家地方特色产业的蜕变:以内埔花生豆腐为例摘要本文从文化经济的角度,探讨内埔花生豆腐此一地方特色加工食品之发展历程与产业形塑过程。以内容分析、访谈及观察等质... [发表时间:2023/4/23 9:56:25]
[摘要]:引用格式:Pantev,B.(2020).Husserl’sTheoryofCommunication.Theory,Culture&Society,37(6),3–23.https://doi.org/10.1177/0263276420915496翻译:搞新传的摘要本文在胡塞尔对主体间性的遗传分析(geneticanalyses)的背景下,概述了胡塞尔“沟通本体”(communicationp... [发表时间:2023/4/23 10:09:23]
[摘要]:摘要新闻传播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曾经经历了叙事核心、社会科学方法和学科交叉路径的不同历史阶段。当代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学科自主性和民族自主性的结合。因此,当代新闻传播的自主知识体系,仍然要以叙事为核心,重视新的范式构建,以实践为准绳,突出技术话语,完成中国身份塑造,最终实现自主知识体系的重构。作者简介周庆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卢明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进入21世纪第三个... [发表时间:2023/4/23 9:58:49]
[摘要]:近年来,成绩优秀却不想学习的人越来越多,“空心病”现象也越发普遍。本文深入考察高中生学习意义感的内涵与结构,以期为破解中学乃至大学阶段普遍存在的学习无意义感这一难题提供思路,一起来看看~作者:杨莉萍李兮何舒梅亓立东张博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2023年第2期摘要学习意义感是学习者对于学习的价值及其与自我的关系的理性认知与情绪体验。为探索高中生学习意义感的内涵与结构,采取过程性抽样,对8位高中生开展... [发表时间:2023/4/23 9:57:51]
[摘要]:论文写作是否要掺杂作者的情感?我不知道,但是自我民族志方法的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本文使用自我民族志方法,将自己、家庭和家乡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以自我经历为线索来描摹时代的一个缩影。如果以情感为坐标,自我民族志和定量研究方法也许正处于两个极端,作者已经通过学术语言和概念的使用,极力进行客观描述,但仍然掩盖不了作者的个体体验和情感性表露,最重要的是,这些让此文的读者也感同身受。自我民族志方法在研究范式和... [发表时间:2023/4/23 9:57:01]
[摘要]:摘要在众多的图像理论中,傅拉瑟的技术图像理论另辟蹊径,从装置和程序的角度理解现代图像的生成机制,打开图像研究的物质面向。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将技术图像等同于现代媒介技术所生成的图像,忽略了传统技术在图像生产中的作用。本文聚焦编织这一人类古老的技艺,将编织产生的图像——织纹——与傅拉瑟的技术图像理论进行对话,尝试跨过现代与传统的鸿沟,看到一个不同的“技术图像的宇宙”。研究发现,织纹虽然产生自编织这一... [发表时间:2023/4/23 10:08:18]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传媒观察杂志,作者袁光锋《公民的激情》[美]莎伦·R·克劳斯著编者按新闻传播学界已有大量成果探究数字媒介与情感、情感与公共舆论等问题,推进了对情感问题的理解,但这些成果多是在经验研究的层面展开的,如何对传播中的情感现象进行价值判断,则需要我们从政治哲学的规范理论中寻找标准。在本期“灯下漫卷”中,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江苏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袁光锋对克劳斯的《公民的激情》一书进行评... [发表时间:2023/4/23 10:10:48]
[摘要]:摘要创新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的知识体系,必须面向新时代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和新闻传播实践。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学术研究,需要突破“西方理论-中国经验”的思维桎梏,坚持“将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学术宗旨。新闻传播学者应深深扎根于本土,把握中国新闻传播实践的全局性和独特性,把握中国新闻传播实践的社会文化脉络和关键前沿议题。只有坚持以总结中国经验、回答中国问题为学术立场,新闻传播学者才能创新具有本土内涵和普遍意义... [发表时间:2023/4/23 9:59:34]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