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学术资讯

学术资讯

177473条记录

  • 112286.喻国明|ChatGPT引发传播革命与媒介生态的重构

    [摘要]:ChatGPT是一项颠覆性的技术,所谓“出道即巅峰”,问世短短两个月便吸纳了过亿的活跃用户,一举成为全世界热议的焦点。本文从传播和传媒的角度来解读ChatGPT浪潮下的传播革命与媒介生态,到底因此会导致和引发什么样的革命性改变及生态级意义上的社会重构。一、ChatGPT是什么?ChatGPT比较准确的翻译就是“生成型预训练聊天机器人”,拥有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它能够通过连接大量的语料库来训练模... [发表时间:2023/4/23 10:23:17]

  • 112290.黄宗智 | 实践与理论:六十年的探索

    [摘要]:转自  实践历史与社科研究公号实践与理论:六十年的探索文|黄宗智作者按本文初稿曾于2022年4月25日在复旦大学“望道讲堂”的“多重视野下的中国现代化道路”以本文上列的同一标题做过一次讲演。文章之后投了给《文史哲》,但我非常惊讶地发现,该刊居然在我校阅了三校样(2023年3月9日)之后,完全没有知会我而对文章做了诸多别的更改,包括杜撰了不符合我原意的标题。我认为对方所做的修改是出于好意,但是是对我... [发表时间:2023/4/23 10:20:21]

  • 112282.王润泽 李静 | 内涵、演进与反思:新闻客观性再认识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全球传媒学刊,作者王润泽李静原文刊载于《全球传媒学刊》2023年第1期“新闻学—客观性”专栏。作者王润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李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概要【摘 要】本研究阐释了“新闻客观性”的内涵和演进过程,并反思了新闻观性这一理念本身及其在新闻业中的实践。以事实—观点分离、免于偏见、尊重新闻事实为核心内涵的新闻客观性源... [发表时间:2023/4/23 10:27:40]

  • 112283.常江 杨惠涵 | 告别客观性:介入性与数字新闻专业性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全球传媒学刊,作者常江杨惠涵原文刊载于《全球传媒学刊》2023年第1期“新闻学—客观性”专栏。作者常江: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深圳大学媒体融合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惠涵: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概要【摘 要】本研究立足于新闻生产实践和理论发展的历史,辨析客观性法则在现代新闻业兴起及主流化的社会语境,呈现新闻业界与学界对客观性法则的质疑与反思,探讨其在数字媒体生态下演进的可能... [发表时间:2023/4/23 10:26:55]

  • 112285.译文|历史、技术和媒介的先验性:关于媒介的“延后”

    [摘要]:引用格式:AnnaTuschling(2016)Historical,technologicalandmedialapriori:onthebelatednessofmedia,CulturalStudies,30:4,680-703,DOI:10.1080/09502386.2016.1180759翻译:搞新传的AnnaTuschling摘要这篇文章通过其核心概念——技术先验/thetechno... [发表时间:2023/4/23 10:24:36]

  • 112281.新传方法:扎根理论三阶段编码如何做?

    [摘要]:来自:量化研究方法作者:王念祖来源:《图书馆杂志》2018年第5期原文标题:扎根理论三阶段编码对主题词提取的应用研究编辑推荐:扎根理论自1967年格拉泽和施特劳斯创立以来,受到了各个学科的广泛使用。关于扎根理论的编码过程,本文研究者以《图书馆需要怎样的“大数据”》一文为个案,并以“扎根理论”中的三阶段编码为方法进行分析。各位读者可以查看学习.此外,本文简要介绍了质性分析软件:Atlas.ti在质性... [发表时间:2023/4/23 10:29:43]

  • 112289.王汎森 | 人文学科的危机——关于高等教育“指标化运动”的思考

    [摘要]:推文摘自王汎森《天才为何成群地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人类学乾坤【作者简介】王汎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中研院”院士、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明清至中国近代的思想史、学术史等领域的研究。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晚明清初思想十论》《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等。【来源】王汎森,2019,《天... [发表时间:2023/4/23 10:20:59]

  • 112288.彭兰 安孟瑶 | 智能时代的媒体与人——2022年智能传播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全球传媒学刊,作者彭兰安孟瑶原文刊载于《全球传媒学刊》2023年第1期作者彭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安孟瑶: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概要【摘 要】2022年,在智能传播的研究领域,智能媒体、算法、人机关系等仍是主要研究焦点。在智能媒体研究方面,既有对从业者面对智能挑战的认知、态度的实证研究,也有从智能媒体带来的思维和关系变革角... [发表时间:2023/4/23 10:21:54]

  • 112287."想太多":一项关于忧虑习语的系统性综述

    [摘要]:"想太多":一项关于忧虑习语的系统性综述摘要:民族心理学研究忧虑习语如何表意,由此提高公共卫生临床沟通效率。本系统性综述是对全球的“想太多”习语进行综合性地定性研究,以确定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适用性和可变性。我们搜索了八个数据库,这些文章包括关于“想太多”习语的定量、定性或混合方法研究。总共有138篇在1979年到2014年发表过的英文文献。我们从流行病学、现象学、病因学层面研究了“想太多”习语表诉... [发表时间:2023/4/23 10:22:38]

  • 112284.刘于思 杜璇 | 弥漫的连接与替代的团结:通过轶闻传播网络提升社区参与的多重后果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国际新闻界,作者刘于思杜璇摘要传播基础设施理论将社区媒体、社区组织和人际沟通构成的社区轶闻传播网络整合连通性(ICSN)视为社区可沟通性的关键指标,而移动传播和平台社会的媒介环境变迁为理解微信促进社区参与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以北京市Y街道的30个社区为例(N=1,798),通过多水平模型,分析了一般ICSN与微信ICSN在不同社区中影响居民邻里归属感和线下社区参与的机制。结果... [发表时间:2023/4/23 10:26:12]

首页<<11226112271122811229112301123111232>>尾页共17748页 跳页共17747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