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怀的“扬子”……
四十年的征程,四十年的进步和业绩,不平凡的岁月,还有许多故事,带给人们感怀的同时,还有些许的思念、回顾或记忆,这是人之常情,也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而在国内颇有名气的扬子石化,就像是一部经典的影片,令人多看不厌,印象深刻,记忆犹新,这不仅是其影响,还有一些经历或过程,同样值得回顾和珍惜。
印象中,好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到主城区某公司参加工作后。作为风华正茂的职场青年,那时的我意气风发,虽然平时喜静,但对于交往并不排斥,恰在此时,我遇到了一位“熟人”,也是我的亲戚,我们早就认识,只是交往不多。然而工作后,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遇到了,他首次来到我工作的单位,与我叙旧、交流了一番,我们由于年龄相仿,性别相同,于是话题自然也就多了一些,因此,彼此之间进行了一番愉快且较为详细的交谈,后来,虽没有再次相见,但仍然有信件往来,内容虽不长、也不深,但都坦诚相见,因此,那一段时间,我对他的印象是深刻的,也是欣赏的,听闻他当时在扬子石化的芳烃厂芳烃科工作。后来曾有一次回乡探亲,偶遇其当时健在的父亲并对我说,他就住在大厂镇葛塘附近,其余就没有更多的消息了。还有一次,印象中好像是本世纪之初的某一年,我曾经接到哥哥打来的电话,在简单聊了一些话题后,他主动对我说,他在“扬巴”打工,后来我经了解,原来是在扬子·巴斯夫工地上班,至于为何到此,则不得而知,只是他在那里的时间并不长,后来就离开了。后来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喜欢看报的我,曾多次见到有关媒体关于扬子石化的相磁报道或消息,所以在阅看之余,就对扬子石化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加之上述看似偶然的事情,更加使我对扬子石化产生了不同一般的认识和感怀,冥冥之中,似乎我与扬子石化也有了某种缘份,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欣慰和遐想。作为一个颇有名气的大型单位,扬子石化确实不同寻常,耐人寻味,这不仅是其规模、影响和产品的特点,还有人们对其的认识、评价和欣赏,社会人一些已经产生了比较深厚的“扬子石化”的情结,他们乐意感受、怀想“扬子”,体验并融入扬子,同时为为这样的优秀企业而感到高兴、自豪,“扬子”的成立、成长,已充分说明了我省乃至我国的化工企业已经迈上了台阶,取得了新的突破。
每每提及扬子,许多人仍然停留在表层的,对其并不是有所了解,因此在这里简单普及有关知识,让大家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感受“扬子”的风采。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原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的全资子公司,注册地址为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作为拥有162亿元资产的国家控股的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扬子石化企业文化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零散到系统的发展过程。多年来,伴随着公司成长,扬子石化积极探索、着力培育、不断完善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始终坚持把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渗透到公司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和管理实践的各项工作中,从而发挥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使公司实现了从精神到物质的巨大飞跃。诚如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陈锦华2003年来扬子石化视察工作时所说:“我在建设初期无论怎样浪漫的想象,也没有想象出扬子石化今天这样的发展规模”。
扬子石化成立于1983年9月。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肩负着振兴中国石化工业,增强综合国力,造福人民和社会的民族重托和神圣使命。从开工建设之日起,来自全国各地的5万名建设大军,其文化背景千差万别,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早日建成和实现投产一次成功是当时公司最重要的任务。在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情况面前,领导层清醒地认识到,要建设这样一项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必须给广大的建设者以强大的精神动力,而“扬子”的企业文化恰恰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的影响不断渗透到建设者之中,使他们深切感受到文化的无形力量并在此熏陶下,领略并体验文化的风采。
通过上述介绍,相信大家与我一样,对“扬子”有了新的认识,也有了更深的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企业的进步和文化的积淀、发展、进步,扬子石化必将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我国的化工事业进步与发展作出更加突出的贡献,未来可期。
创作日期:2023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