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涩童年生活中的牛趣
三十年多前,大底农村人,都要养一头牛的。
那时候,要翻地,只能用牛,没有牛儿的人家劳动力短缺,生产条件就更差,生活也就会更困难。俗话说:“一头牛能敌几个棒劳动力”就是这个道理。
在几十年前,其实,有牛无牛都还只是几千年的农耕生活的延续。一头牛一天能耕两三亩地,没有牛儿的话,家庭的农业生产就成了大问题,没有养牛的人家只能向有牛儿的人家借来耕地,然后用一天的人力去还牛儿一天翻土所干的农活。
我们家自然也是要养牛的。养牛很有讲究,有的人家喜欢养水牛。水牛体型比黄牛高大,力气也自然更大,不过养水牛要精心养才能膘肥体壮好干活;它的食量也比黄牛大。
除了冬季,其他几个季节,水牛都要滚澡。说是滚澡,其实就是为水牛挖一个大泥塘,往泥塘里注满水,每天早上放牛回来就把水牛赶到泥塘里,水牛只要下了泥塘,如鱼得水一样,可以到中午不起来,它自顾自的在坑氹里不停地甩着尾巴,身体一边不停的在坑氹里翻滚,嘴里一边回嚼着早上吃进肚子里没有消化的草料。我们家门口就是一口大泥塘,隔壁舅舅家的水牛就经常在里面滚澡。
水牛滚澡之后,你可别靠近它,它俨然成了一个泥娃娃,不然,它的头一回,两只耳朵一扇一扑一拍,细长的尾巴左一甩右一甩,你的满身就跟滚过泥水澡的它一样一样的了,它会把泥水甩了你一身,而它还会时不时咧开嘴得意地望着你笑。
它自得其乐,等满身滚满了泥水,那样,连一个蚊子也别想占它的便宜,泥水糊满全身,牛蚊子的喙再细再硬再长也扎不进皮糙肉厚又被厚厚的泥浆裹着的水牛,牛蚊子难以吸食到水牛的血。后来我问,水牛为什么要滚澡而黄牛却不滚澡?大人告诉我,水牛滚澡一是为了驱蚊虫,二是为了降低体温,降低体温很重要,可以很好的保护水牛的内脏,水牛有了水,也就能健壮的成长,更能在土地上发挥它的特长。
我们家不养水牛,水牛需要精心照顾。家里虽然有我,我也喜欢养水牛,可以驯服它骑在他背上体验“归来饭饱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的潇洒,可以体验“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清闲恬淡,也可以体验“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生活情趣。但是我们腾不出时间照料需要精心养育的水牛,很多时候,连我,父母都腾不出时间来照看养育,更何况是水牛呢?
我们家养过几头黄牛。在我的印象中有两头黄牛十分深刻,一头是公牛,一头是母牛。
那头公牛体型硕大,个性张扬。牛角生的很气势,大、圆,粗壮而短,较直而尖利。一般的小孩子,它根本没有放在眼里,它会故意用牛角或者额头掘、擂土坎,以示威严不可靠近,严重警告时会用鼻孔喷气,眼睛睁着老大而充满血丝,这时候,小孩见了害怕,大人见了也会让它三分。不过这样的时候不是常有的事,只在我在同伴中受到“欺负”时,它注意到了,才会凶我的同伴,它很少凶我,我也很喜欢这头暴脾气的黄牛。
喜欢归喜欢,可是有时候它撒起野来,是我最头疼的事。这头牛儿进入青春期后,经常不管不顾我的感受。它要撒野了,先是头昂起来,眼睛搜寻着远方,嘴里不停地发出哞哞声,嘴里吐出的白气一股一股的,犹如两团白云,那味道就是从来没有刷过牙的牛肉味;然后两只耳朵往两边排开,张着耳朵仔细倾听着哪里有什么动静,要是听见有牛铃声响起或者有别的牛儿哞哞地叫着,你就知道它是一头不折不扣的犟牛了,牛脾气一上来,它才不顾你平常对它多么照顾有加,尾巴一立起来,那架势就是气冲牛斗的派头了,别说我只是个小孩子,就是几个大人,也擒它不住,一溜烟劲直消失在你的视野里,任凭你在原地哭天喊地,它反正听不见,它反正要去寻找它的另一半,六亲不认的它爽够了才会回来。
是啊,谁还不是在青春期为了爱情牛气冲天六亲不认呢?不过你不用担心它撒野跑了会生出什么事端来,它既不吃人家的庄稼,也不会让你担心它有什么闪失,要是跟别的公牛闹翻了,受气了受伤了,气受够了,它自会老老实实的回到自己的住处,有时候吃亏吃大了,几天不吃草,这可让我心疼死了,割最好的嫩青草喂它也不吃,给它喂平时最喜欢的盐水、我的尿液、包谷也不吃。大人们会责怪我没有看好它,有时候也会受责罚,特别是春耕忙忙的时候,正好要用牛,牛却不肯耕地。
除了为爱情不管不顾以外,它有时候也耍性子,我也教训过它几回,不过,后来都是我反被它教训了。我们农村有句俗话说“牛打生,马打熟,狗子越打越结仇”,意思是说:经常抽打牛,打疼它了,它就会越来越生疏,以后要再放牛,它也不会听你的话,任凭你千呼万唤,它就是不理你;马却相反,怕挨打,抽打得越好马儿越听话;狗子又不一样了,打了狗子,狗子会生恨,以后不管到哪里遇见狗子,它都会很做着凶恶的样子咬你,恨不能把你碎尸万段。举个例子吧,有一回,它偷偷吃了别人家的庄稼,我怕别人骂,怕赔偿,拉着拴在牛鼻包上的绳子,就是一顿打,几鞭子抽下去,它是没法犟,可是鼻孔呼呼喘气,红眼瞪着我,后腿不停地往后蹬,尾巴也甩得像个拨浪鼓,很是不服气。等我把牛绳一放,它就又去惹祸了,吃了别人家更多的庄稼,这下可把我急坏了,回家是要挨打挨骂的,果不其然,没过两天,父母知道了,一顿责备实在让我受不了。
牛儿害我受罚了,我的气也不打一处来。我于是想了个办法,它不是爱吃玉米叶吗,那好吧,我往嫩玉米叶子里包了几个七姊妹辣椒,特辣的那种,喂给它,一开始它也没注意,等到咬破辣椒时,那个样子,嘴唇歪作一边,粘稠的唾液直流到地面不断线,眼泪也不住的往下流,那个时候,我看见它那可怜又滑稽的样子,是既好笑又好气,真是报了我的一箭之仇,这给不知事的我的童年增添了一些乐趣。不过现在想起来,这种狠心整它的行为实在是太过分了,不过从此以后,它不再吃一根庄稼,也许是长记性了吧。
相较于这头调皮捣蛋脾气犟的公牛,我们家养的另外一头母牛温顺多了。
之前养的老黄牛死了之后,为了翻地耕种,在经济十分拮据的情况下,家里不得不又买了一头小母牛,为什么要买母牛呢?是因为黄牛比水牛便宜,黄母牛比黄公牛便宜。
小黄牛长到两岁时就可以教它耕地了,俗话说“牛只要教三个早晨就知道转宕”,确实如此。牛是有记忆也比较聪明的动物,不过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一直奴役它罢了。因此你要它做什么比较简单的事,只要不断地强加给它去做,它也会照着这样做并记住这种方式方法。
我们家这头母黄牛实在个性比较温和老实的,每一次翻地过程几乎都不用竹枝条催打它,它会按着自己的节奏,肩头扛着犁耙迈动步子,耕地时也不会吃身边的青草庄稼,只在歇息的档口喂它食物,它会吃的有模有样,津津有味。
不耕种翻地时,平常就是我早晚遛它,把它赶到周围很少有庄稼的山坡上之后,你尽可以做自己的事:割草或者砍柴或者读书。割草是用来牛儿回家后吃,晨曦微露的早上是割草最好的时候,草有露水而显得鲜嫩,牛儿爱吃,草的韧性也弱一些,割草时也轻松一些。草割好之后,用绳子捆成两捆,再临时坎一棵手腕大的树,留个六七尺长,两头削尖,两头分别插入两捆草中间,担在肩头挑回家里,这样就算完事了。砍柴则不然,可用两根V型树杈,V上部用铁丝固定,树杈里用一根两三尺长的扁担驾入V字底部再固定,把柴火规规矩矩放入柴码中,就可以担在肩上了。放牛读书是最有意思的,牛儿很听话,从不到处乱跑,更不用担心惹祸吃庄稼,所以尽可以背书、看小说、娃娃书之类的,你可以躺在草坪上看,看得累了就看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感受大地之气,任凭阳光洒满全身……此时此刻,真有“归来饭饱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的情调了。
有时候忙不过来,下午把牛儿赶到山坡以后,就可以回家了。也不用管它,它不吃路边的庄稼,天要黑的时候它可以自己回家。记忆中最深的一回,身怀有孕的它硬是赶在天黑前跑回了自己的圈里,生下一头胖嘟嘟的小牛犊。我叹一个做母亲的平凡和伟大,不仅仅是人类。外祖母常说“人畜一般”,我算是有了朦朦胧胧的意识。
我们家母牛下了崽,外祖母为月子里的它准备了很多补身子的食物:稻谷、包谷、黄豆等天天喂它。我家十来亩地,一年到头全指望着它,能不好好养着它吗?
现在想起来,童年时期所遇到和喂养的这几头牛,就是我童年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童年青涩岁月里苦中作乐的源泉。春冬四季,看牛就是我的家常事。现在,横笛牛背卧月看星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倒是当品尝到岁月的枯槁时,时时想起这些童年生活的琐碎和乐趣来,自嚼有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