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认证信息

广告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 投稿经 >> 论文写作

《博士论文写作经验谈》论坛纪要

2022/3/11 9:24:46  阅读:375 发布者:chichi77

《博士论文写作经验谈》论坛纪要

2022227日下午14点至17点,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艺术哲学与艺术史研究中心以及研究生院联合主办的“博士论文写作经验谈”通过腾讯会议举行。主讲人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一楠和黄雨伦,评议人为《文艺研究》副主编张颖,艺术学研究所所长李修建担任学术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李树峰、研究生院副院长郑光旭对本次活动高度重视,给以大力支持。本次活动同步在B站直播,受到广泛关注,有2万多名网友观看。

主持人李修建简要介绍了两位主讲人的基本情况,王一楠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师从朱良志教授;黄雨伦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师从方维规教授,两位都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新入职的优秀博士,博士论文皆获优秀;随后,邀请李树峰院长致辞。

李树峰院长对诸位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开展论坛与辅导活动表示感谢,提及论文的标准、评审、验收和抽检在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召开后愈加严格。2010年后,中国研究生培养出现了由数量扩展向质量提升的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召开的研究生教育大会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学位点专项评估、学科评估抽检的论文比例越来越大。李院长指出,一篇优秀学位论文的产生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方法、知识的谱系、逻辑的结构、表述的方式、引文注释符合学术规范诸多流程,是多面的综合成果。论文选题忌讳大而空的浮泛问题,也不喜欢伪问题,把学术研究变成思维游戏。一篇论文的诞生是一个艰难的孕育过程,要求问题具有原创力、论证过程扎实、方法和学术规范严谨。同时,论文本身不是为了获得学位,而是真的对实践有益、有滋养作用。他提醒大家,学位论文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绑定终身的,无论何时,学术论文出了问题或遭人质疑,情节严重的,就有可能被撤销学位,所有建立在学术论文之上的荣誉有可能会轰然倒塌。因此,李院长指出一定要把毕业论文做的踏实。他表示,学位论文与期刊论文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要求全面的合格,要求成熟度和完成度,因为任何瑕疵都可能被质疑,这是特别考验人的,所以要把力气下足,不留任何余力和余地,把学术论文做好。最后,李树峰院长对四位老师的辅导工作表示感谢,他们以最好、最新的方式治学,为大家分享有效的、具体的辅导,希望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术论文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对李树峰院长的寄语与教诲,李修建老师深表认同,他也强调了论文写作的重要性。随后,他宣布本次论坛正式开始,首先请王一楠老师分享经验。

王老师分享主题为“如何及时完成博士论文?——基于项目管理的视角”。她认为,博士论文写作的压力来自高标准的要求,如创新思考的能力、基础知识的积累、广泛的知识面及多维参照坐标,这使四年博士项目的时间非常紧凑,延毕越来越成为不得已的选择。在王老师看来,延毕本身并无对错,更不附加任何的道德判断,但国内全日制博士选择延毕要考虑三方面的压力:首先是经济压力,其次为年龄压力,最后是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身心压力。通过对这些现实条件的审视与考量,王老师表示在时间不充裕的情况下完成博士毕业论文确实很难,但也有一些技巧解决此问题,这些技巧可以从项目管理和时间管理的角度来认识。

一、博士项目初期阶段

王老师本科就读于北大艺术学院和社会学系(双学位),后在哲学系硕博连读,期间在加州大学跟随石慢教授学习一年。她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同绘与共感:“东坡赤壁”图式研究》,主要想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1. 历史上不同的赤壁图如何表现同一个主题?2. 为什么这些作品被赋予这样的形式?3. 为什么有如此庞大的群体参与到“东坡赤壁”画题的定制、创作及鉴藏过程中来? 这三个问题已勾勒出赤壁主题从北宋到清初的图式脉络,但是最后一个有关主题价值的问题,还需要到图式背后的文人生命意识和历史哲学中去寻找答案。因此,她将论文架构在两条交织的线索上,一条是艺术史的考察,一条是美学观念的考察。这两条线索的交织使得该论文成为涉及艺术史、艺术哲学和文学的综合课题,这可能并非个案性的探索,而是未来更加多样的、综合性人文研究的一个切面。

从自身的经历出发,王老师认为在开始博士项目之前应该注意两个事项。一方面,应该多加注意探索方向的延续性和连贯性,第二,要注意总结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经验。在选择论文的探索方向时,最好要有一定的专业积累,且最好能够深化自己过往的兴趣与研究;论文写作方面,无论是文章结构和逻辑框架设计,还是叙述方式与写作规范,都需要加强训练,认真总结硕士论文写作经验,在博士论文写作中扬长避短。

二、开展博士研究的几个环节

接下来,王老师讨论了论文选题、资料准备和对待外界意见三个部分的问题。

1、尽快确定论文选题

从做一个提问者到做一个好的提问者,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换句话说,想要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至少应该从提问开始,随着不断的自我解答,会发现有的问题确实很容易或早已被解决,但有的问题依然有深入思考的空间,这是一个不断自我纠正和突破的过程。

面对一个可能的研究对象,王老师认为至少有三种提问方法,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三个基础的问题至少会要求我们去定位论题的语境、界定研究的范畴、讨论该问题发生的原因、追索问题的发生过程以及分析该问题的影响。如果不知如何提出更精确的问题,不妨沿着这三个方向先去阅读。

王老师建议在一年级下学期应该找到一个较为细分的方向。如此计划基于三方面切实的好处,而这三方面对完成博士项目很关键。一是能够使外在知识体系化。确定学位论文选题时的学习与平常阅读专业书籍或应试式的学习有所不同,它是带着问题出发的阅读、是建构“知识书架”的过程,使得我们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二是能够进行充分的能力评估。很少有人能直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时即便我们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但可能与自身能力并不适配,并且学术界的状态时刻在发生变化,我们的想法也可能随时改变。尽早开始探索,其实也是反复评估兴趣、能力及学术界的倾向性,给自己更多机会来改进思路、方法和策略;三是可以获得充足的准备时间。博士论文是试金石,我们所付出的努力都会从最终呈现的文本得以展现,而一个选题的意义就像是方向导引,可以使我们快速进入研究者的状态、沉潜到未知领域,了解跨学科知识或进行语言学习。

怎样的博士论文题目称得上是好的?一种共识是,博士论文切忌小题小做、大题大做与大题小做的情况,而应小题大做,即从具有发散性和深度的小问题入手,通过具体材料产生相对集中的论述,再通过论述去透视一个更宏大的命题。她还提到立论的过程应该是从大入小、从小入深的,而这一过程可以在博士论文的导论中得到呈现。对此,她还有两点建议:务必打破一举成功的幻想,尽量选择可做的题目(而非只是想做的题目)。

2.资料准备 :视野与田野

在论文资料准备阶段,王老师认为应该通过体系化的精读与习惯化的泛读拓宽学术视野,而努力做好田野工作对于博士论文研究也十分重要。

对于精读体系化,王老师以自身研究为例,分享了其系统阅读的经验。她表示,不要在此过程中给自己设限,如因观念或出发点不同而绕过某一领域的论述。精读初期,应向导师或其他更有经验的学者请教书单,随着阅读的进展,自己也会为自己列书单,而这最后会以参考文献的方式得到体现。对于泛读的习惯化,王老师建议大家在空闲时去期刊阅览室坐一坐,阅览平常可能不会关心的学科领域的文章,从而扩宽视野。此外,她也提到整理阅读笔记的重要性,认为应将作者的观点用自己的话记录,也应该记录一些有启发性的材料,再将这些记录整理在一个文档中,并将其分类常常翻看,这不仅可以形成一个厚重的文献综述,也会帮助整理思路、提供新的灵感,文献综述的写作应受到更多重视,首先应分析前辈学者使用的材料及观点,也应该了解他们的方法及关注范畴,并梳理出学术史线索,这样才能合理提出研究问题。此外,她以自身教训为例,建议我们还需时刻关注研究领域中最新的研究成果,避免重复劳动。

王老师认为论文写作中的田野工作也十分重要。论文创新性有三方面体现,即新资料、新方法与新观点。新方法和新观点的提出都需要基于融会贯通的巧功夫,新资料却需下苦功夫。田野工作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全面地收集资料。博士论文研究一般分为专题研究、文本研究与名家研究三类,这三类都离不开资料搜寻的田野工作。关于专题研究,她分享了自己在各地寻获一手材料的经历,认为这一过程使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整体状况了然于心。文本研究以掌握所有的版本和版本变化的情况为前提,需关注新文献而后再进行文本细读;名家研究要求知人论事,考察思想所处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需要尽量掌握存世的所有出版物及手稿,才有可能导向一个新的发现或新的论点。

3、如何寻求和对待外界意见

与导师进行学术交往时,应简明扼要地介绍所处进度、具体坦诚地研判研究状况,进行具体的咨询和请教。此外,与导师相处,需要一种向上管理的技巧,双方在此过程中都要探索一种能让彼此感到高效与舒适的沟通方式(包括交流学业的时间安排、科研和生活的边界感)——不是单向关怀,而是互相帮助。她提醒,向上管理方法论的核心在于主动:主动与老师保持良好沟通,不要一直隐身,只在论文提交时把一个草就的版本发给毫无心理准备的导师,再逼问意见。当与导师和外界意见存在分歧,应充分考虑和信任老师的经验和直觉,在此前提下审视分歧。王老师还建议多参加学术会议,因为学术研讨可以带来更加中肯的评议、多元的视角、职业的思维、未知的资料、真诚的批评,帮助推进论文研究。

三、完成“鸿篇巨制”

博士论文的完成,从量变到质变是如何发生的?这部分讲座谈及写作练习、写作的技术性安排与写作感想。

王老师建议大家在平时就应该按照学术论文的标准来写作,这可以帮助我们把头脑中的观点以逻辑性的方式表达出来,因为思考和书面表达是完全不同的逻辑训练。其次,针对写作顺序,王老师认为我们应先写选定题目中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而非一定按大纲顺序写作。

关于技术性的写作安排,王老师建议从博士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就进入写作状态。根据大概的体量和时长来制定写作计划,其基本目标是把大任务拆解成小任务,然后把任务转变成具体行动。就个人经验而言,她在博三制定了每天600字、坚持300天的写作计划,如果某天没有灵感就以看完100页专业书籍作为弥补项,并借助须臾、小日常、目标表等打卡工具每日记录完成情况。王老师建议大家在没有写作思路时手写思维导图,或进行休息式泛读,抑或寻求外界意见。

王一楠老师还分享了她的几个感想。1.论文写作需要效率,每天过长时间的写作容易产生挫败感;2.“激情写作”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建议大家读博期间多加爱惜自己的身体,学术研究是以一生为计量单位的;3.一定要及时做好备份;4.鼓励大家在艰难的博士写作期间也不能忘记关爱他人与关心当下,世界并不以自己和自己的论文为中心,人文研究者要时刻警醒自己保持对当代的关切,学术研究也一定是要通过与当下世界和他人联结来完成。在分享尾声,王一楠还谈到她个人对读博的理解,她认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只是浮光掠影的短暂浮沉在既有的知识海洋里面,没有潜沉到水下去看一看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风光,对人生来说是很遗憾的一件事。因此,王老师鼓励大家要珍惜读博的机缘和博士阶段比较纯粹的时间,不要轻言放弃,虽然人生中会有很多我们无法掌握的事,但完成博士论文确是我们可以靠创造力、意志力及行动力加以掌控的。

黄雨伦老师的分享主要针对论文本身的写作从四个方面展开:1.选题的考虑与方法,2.研究的前期准备,3.论文撰写过程中的问题,4.资料查找。

一、选题的考虑与方法

正式分享前,黄老师先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教育背景与选题经验。她本科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期间公派赴德国哥廷根大学交流一年,硕博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师从方维规教授,相对兼容并包的学科学习及第二外语掌握使她在研究选题上相对自由。谈到选题,黄老师先后选择了两个方向,一是“近代诸家的文学史阐释策略”,她虽熟悉文本且有较为成型的计划,但由于无法发挥其语言优势加之论文最终呈现可能不符合期待,便放弃了;二是本雅明研究,也因研究者众多导致的创新性不足而放弃。最后,她怀着学习的心态将论文研究对象确定为狄尔泰。黄老师认为,确定论文选题虽然十分艰难,但它是个不断否定、不断汲取经验的过程。

结合自身经验,黄雨伦认为博士论文选题应考虑四方面问题:1.自身优势是什么?2.个人感兴趣的领域在哪里?(可从日常阅读和切身的艺术体验中培养“兴趣域”或是对学术史中重要问题的延续)3.选题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可以找到合适的切口,将兴题落实到一个规模合适且有清楚研究对象和方法的领域中?是否有研究所必备的技能?)4.选题是否有价值?(是否符合所属学科论文的一般选题范围?是否有创新的潜能?是否有生长性及是否有助于自己未来学术的长远发展?)关于自身优势,黄老师建议从语言基础、前期研究、硕士论文、课程论文、田野与人际关系资源五个方面来考量。对于感兴趣的领域,她建议多关注身边事或从阅读和切身艺术体验中寻求自己的兴趣域。针对选题是否可操作,由于各人学习情况不同,兴趣也有差异,黄老师建议多与导师商议,判断所选话题是否可以胜任、是否两年左右能够完成——这种判断对博士论文的成败非常重要。选题的可操作性还涉及一个问题:是否有必备研究技能(如外语技能或其他硬性技能)——考察对所选择的题目是否有研究必备技能也是很关键的步骤。至于研究论题是否有价值,黄老师认为应该首先符合学科论文的一般选题范围,需要注意所选题目的学科归属问题。其次,所选题目是否有创新潜能?她建议根据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判断——如果该领域依然维持着非常旺盛的产出,且该最新成果依然能提出非常有价值且新颖的观点,就说明选题方向是大有可为的。第三,是否有价值指向对自己的价值判断,黄雨伦认为选择博士论文的起点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博士论文的生长性以及是否有助于学术道路的长远发展也是需要多加考虑的问题。

二、研究的前期准备

研究的前期准备阶段大致对应开题报告阶段,其最重要的环节是文献综述。黄老师认为文献综述有两个功能:1.帮助整理研究现状,对学术现状有所了解,2.帮助熟悉学术史中的重要问题,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不同的学术脉络,基于和不同的学术传统对话而选择推进研究的学术脉络和传统,使得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过程得以循环。黄老师提到,不同论文的文献综述是不一样的——专人研究的文献综述是相对容易的,因为专人研究一般都有清楚的学术脉络,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归入研究对象的学术脉络中。但另一些人文学科论文的自身脉络并没有那么清晰,可能会面对讨论对象和方式都是崭新主题、文献综述无从下手的情况,对此,黄老师建议大家借鉴一些社会学的论文写作经验,更多思考方法和希望透过研究折射出的东西。只有找到学术脉络才可以使博士论文大获进步,也才可以锚定选题在整个学术研究中的位置。

三、论文撰写过程中的问题

此部分分享,黄老师的主要集中于材料、论证、结构、线索四个撰写技能,寻求外界帮助及具体建议。

首先,博士论文不是一气呵成的,而是不断调整材料、论证、线索和结构的产物。其中材料的准备是最基础、也是最为艰难的一步——它可以帮助解决一些写作的困难,也可以帮助整理论文中逻辑的串联与论证工作。结构和线索方面,一条比较合适的线索能够使博士论文的所有章节在内容上成为一个集中论述,使章节间存在比较强的呼应与递进关系,同时也会使结构更加清晰。黄老师认为,需要强调章节目录架构(包括各章引言、结尾和过渡的部分)的整体性,彰显各章节和论文整体的论述目的,这种论述很有利于思路梳理,也会使论文更加严谨。

学会寻求帮助也是博士论文写作的重要维度。黄老师提醒大家应避免孤独写作,可以将写完部分给别人看,和同学交流论文思路,和导师建立良好互动与反馈联系。将自己写完的论文给关系较好的学术伙伴看,得到的反馈无论是正向的激励(如赞扬)还是饱含肯定的负面评价都是有益的——这使我们可以以客观视野把握论文,对论文写作的推进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和同学交流论文具体思路对论文写作也非常有帮助——可以非常有逻辑地将论文思路讲给他人听,意味着对论文是有把握的,这也是练习与考验论文思路的过程;这种聊天还非常有利于新想法的迸发,此外,还要和导师建立良好的互动与反馈联系(尽量与导师讨论具体问题,而非抽象问题),良性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论文写作。

关于一些细小的建议:1.反对拖延症,论文结构肯定是要调整的,因此,无论怎样都要先写出初稿;2.枝节问题,枝节虽然有趣,但切莫耽误进度;3.做好文献管理,要不断重新整理文献;4.最后再写导论,论文只有写到最后才知道自己的论点是什么、才知道对该问题的探究深入到了什么程度、到底是在和哪些学术话题进行对话,因此,最后写导论有助于真正呈现论文内容。5.黄老师还分享了监督学习效率的插件:rescue time,也建议大家加入一些博士论文互助兴趣小组,可以通过打卡督促学习。

四、如何查找资料

关于资料查找,黄老师推荐在国家图书馆或北京大学图书馆利用馆际互借,同时也建议详细了解图书馆所有的数据库资源,如知网、读秀、古籍库、明清报刊库、ProjectMuseJstor等,利用国家图书馆资源,如复印、微缩资科,利用网络资源,如Wikipedia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https: //plato.stantord.edu/index.html Google Scholar豆瓣(豆列)。中文书籍搜索方面,她推荐鸠摩搜索:https://www.jiumodiary.com/Z-library:https//zh.z-lib.org/及图书馆联盟:http: //www.ucdrs.superlib.net/ 、孔夫子。外文文献方面,她推荐libgen:http: //libgen.rs/ Jstor:https: //www.jstor.org/Z-library:https: //zh.z-lib.org/sci-hub:https: //sci-hub.se/等。其中,Wikipedia 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准确的信息,能够帮助快速了解研究对象的背景、受教育资料,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是一个哲学词典网站,该网站中有许多基本概念、基本定义和哲学家及基本命题介绍。Google scholar可以看到文献引用数,它可以帮助判断研究领域内哪些是重要、核心的文献、哪些文章的引用频次最高。libgen2020年前出版的英文图书都非常全面。

评议

评议环节中,张颖首先表示听完两位博士老师分享之后收获颇多,获得很多新的知识与技巧,尤其是严格的自我管理技巧。并认为两位老师的风格有趣,表达方式灵动,王一楠老师的幽默表达与黄雨伦老师萌系图标,在细节方面反映出两位老师在面对学术困境中的积极态度。在此,张颖老师指出两位老师值得学习的点首先在于摆正心态——没有把自己放到天才写作或者实现什么样的毕业论文的心态当中。如果怀着创作式的艺术家心态的话,有可能陷入自负与自卑,并很难走出来。值得借鉴的是采用一种职业思维,用王老师的话来讲即要把眼前遇到的这件事当做一个大的项目来管理,用黄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分析自己。沮丧与焦虑在写作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但需要用行动和反思调整心态,而不是沉溺情绪之中。两位老师皆展现出职业思维——研究生一旦跨入博士阶段,虽然在身份上还是学生,但已经是正式进入学术生涯,必须要把自己的种种状态调整成在这个领域内去做专业的学科工作的职业心态。并且,这个工作必须是可持续的、开放的,所以需要把心态调整为冷静、现实、理性的状态,以完成一项工作、事业的态度对待学术。另外,两位老师展现了对研究对象的“手感”——无论是在选题阶段分析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如认知、知识背景、限度等,同时又注意到与研究对象的对话不应有隔膜。张颖表示,应当避免对有隔膜的事物做一个看起来很客观但实际上很幼稚、不及物的谈论。至于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张老师建议以日常的、流畅的对话方式,而不使用概念堆积起的语言与师长同辈谈论,以此应对来自外界的质疑与提问。当能够顺畅地进行表述的时候,应该就能够获得研究对象的手感。获得手感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依靠研究对象的传记,了解那个时代的风土、环境、身边人——如果是一个历史人物的话,则需要对那个社会有所触感。另外,张颖老师认为非常值得补充推荐的是,不管做怎样的研究,对研究对象经历的环境应有实地考察。

此外,张颖老师还对各位同学提出几点嘱托和建议:如果觉得下笔很难,可以先找到本专业领域相对比较好的专著或论文,进行模拟性写作,模拟出应该实现的标准、论题推到怎样的程度、个人贡献以及无法去做的边界等。另外一个忠告,即千万不要追求字数,字数越多暴露的缺陷越多,对自己的挑战越大。她建议大家在能够做的范围内把自己最有信心、最有能力做好的部分展示出来,就已经很不错了。与导师的关系方面,张老师认为在与导师讨论选题方向的时候,如果导师全然否定,建议最好听从导师意见,除非前期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工作以及有与导师能力相当的其他数位老师的支持。最后,张颖老师嘱托大家,一定要保持身心健康——只有保持健康才能写完博士论文,才能保证博士论文之后的学术生涯发展。一方面要少熬夜保持身体健康,另一方面要保持心态健康,防止孤独感和自大感以及过于与外界保持隔膜的心态,用健康的心态和体魄对待学术工作。

李修建老师对张颖老师的评议和补充表示感谢,提到博士论文有自己一套起承转合的方式方法,是有迹可循的。除几位老师分享的经验包括知识、技巧、方法、心态等诸多层面之外,他认为学术精神也很重要:学术论文只是一个通道,即使以后不从事学术研究,但也要以诚实严谨的学术精神保证一篇合格的博士论文的完成。李老师希望线上积极参与讲座的各位同学,都能够从以上几位老师的分享中获得激励。最后,主持人组织王一楠与黄雨伦老师与线上同学交流,针对大家的疑惑与提问,两位老师逐一给出耐心解答何建议,在热烈的交流氛围中,本期博士论文写作经验的分享讲座落下帷幕。

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