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7 10:55:10 阅读:647 发布者:
1.《干旱区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土壤学会联合主办的,以干旱区水、土、生物、气候等的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载该领域的原始创新性、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学术论文。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依靠广大科学工作者,探索和揭示干旱区的自然奥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干旱区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培养和造就大批的干旱区自然资源、生态与环境的科技人才创建平台;为知识创新服务,为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2.本刊刊登的内容主要包括:干旱区水、土、生物、气候等自然资源的原始创新成果;干旱区生态及其生态系统与环境;干旱区自然资源的动态变化及相互作用;干旱区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干旱区生态与建设;全球变化与干旱区;干旱区减灾、防灾;先进技术在干旱区开发与研究中的应用。
3.本刊对拟刊稿件有修改、删节权。
4.对不符合本刊征稿要求的来稿,编辑部先将稿件退还作者修改,达到要求后再接受送审,并以符合要求的稿件收到时间作为收稿日期。
5.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5.1 文章篇幅:来稿力求文笔精炼,观点明确,数据可靠。论文字数(含图、表、参考文献和中、英文摘要),研究论文在8000字以内,简报3000字以内,综述不要超过10000字。
5.2文章编排格式:题名(以不超过20字为宜),作者姓名,单位及地址、邮编,中文摘要(250字左右),关键词(3~8个),英文摘要(不少于500个单词),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所获学位、研究方向、E-mail地址),论文所属项目及编号,正文,参考文献。
5.3图表:文中图、表要精选,只附最必要的。图、表标题须中英对照,图中文字、符号、横纵坐标中的标值、标值线必需标明,文字部分应避免罗列与图、表重复的数字。论文插图需能在Word文档中编辑并带有数据源,图中文字用6号字(7.87P)
中文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图中字体江河湖海左斜,山脉右斜,变量符号用斜体,单位用正体。照片勿用翻拍照片和复印件,扫描分辨率:黑白至少300dpi,彩色至少500dpi。涉及国界时请以地图出版社近期正式出版的地图为底图绘制,或登录国家测绘局网站,点击“地图服务”下载所需版本的地图文件为底图绘制,并标注审图号。建议尽量避免使用带有国界、省界线的地图。插图需规范、图面整洁,图的大小(包括纵坐标名称,单位)为:半栏图≤80mm,通栏图≤160mm。表格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横线。每个表格必须能独立解释,表格中的缩写、符号或计算公式应在表格脚注中列出。表中数据实测为零,写“0”;未测,写“-”;其他均如实注明。
5.4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等,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请标注。
5.5标题: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家有关标准,文内各级标题及题号一律顶格书写,题号分级采用1,1.1,1.1.1等标准形式,一般标题层次为3级,最多不超过4级。
5.6参考文献:选用顺序编码制,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文中引用处在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非正式出版物,在当页以脚注标注。在参考文献中,3位以上作者只列前3位,在第3位后加“,等”。为了便于国外数据库的检索,文后所列参考文献,如果是中文文献,请翻译成英文。具体著录要求是:
(1)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作者.析出文章题目〔C〕//编著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报纸: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5)电子文献:作者.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出处或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5.7计量单位:要求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包括SI单位和国家选定的部分非SI的单位。以下几点注意:升的符号本刊要求使用L,加词头后仍用大写L,如mL,不用ml;公顷使用法定符号hm2;相除单位符号中的“/”多于1条时,不使用,改为中圆点隔开,如mg•kg-1•d-1;量与前面的数之间空开一个英文字格。
5.8拉丁名:首次出现的植物种、属名称附拉丁名,属名再次出现时可缩写;属名以上的物种分类名称正体,属名以下(包括属名)的名称斜体,首字母大写;图题、表题中第一次出现的物种拉丁名属名不缩写;植物拉丁名请查询“国际植物名称索引The International Plant Names Index”数据库(http://www.ipni.org/index.html)进行核实,或与《中国植物志》和FloraofChina(http://flora.huh.harvard.edu/china/)核对。
6.来稿无论是否采用,一律收取审稿费100元/篇。
7.来稿必须是未发表过的,请勿一稿多投,3个月内决定是否刊用,并通知作者。修改稿件在2个月内未返回,且未及时说明理由者,按自行撤稿或重新投稿处理。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院(部)级重大资助项目等优秀创新论文,本刊将优先安排发表。稿件决定录用后收取一定版面费,按篇酌致稿酬,并赠送样刊1册。
8.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收录,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来稿时向本刊声明。
编辑部地址: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干旱区研究》编辑部收)邮编:830011
电话号码:0991-7827349;传真:0991-7885364;
http://azr.xjegi.com
E-mail:azr@ms.xjb.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