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 期刊动态

《中国教师》2025年征稿启事

2025/2/7 16:10:29 来源: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阅读:614 发布者:
编者按:以下内容由万维书刊网根据期刊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整理发布,仅供投稿参考!

中国教师》杂志(月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4801/Z;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2051)创刊于2003年,是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出版的国家级综合性教育期刊。自创刊以来,《中国教师》杂志(以下简称本刊)秉承把握中国教育脉搏,服务中国教师群体的办刊理念,以服务中国最大的知识群体,感悟教师全新的职业人生为己任,关注基础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中国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关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和课程建设,关注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展现新时代大国良师敬业进取的精神风貌,以其权威性、前瞻性、专业性和实践性特点,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和精神家园。

为进一步贴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前沿,2025年,本刊大家关注栏目更名为教育视点。新的一年,本刊将继续坚持贴地而行,坚持记录基础教育政策诠释、前沿理论、课堂教学和教师发展,坚持为教师服务、为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服务。

1栏目设置

本刊常设栏目有教育视点、专题、名师工作坊、课程与教学、教师与发展、学前教育、博览与叙事,期待关心、支持、从事基础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的您不吝赐稿。

教育视点:关注教育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实践成果的最新应用,致力于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其中,下设的史鉴子栏目(系本刊与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合作专栏),旨在鉴往知来,促进教育史研究成果走近一线教师。

专题:聚焦教育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立足高站位、全局性视野,以定向约稿+专题征稿的形式,提供有效、实用的理论分析视角与实践操作策略。

名师工作坊:关注、展示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或有突出成果的优秀教师的成长之路。由三篇文章组成:第1篇是名师本人对自己教育教学思想或成果的阐述;第2篇是课例,可以是名师本人的教学实录,也可以是其教学团队中其他教师的实际运用;第3篇是对课例或教学思想、成果的点评,撰写者为高校专家、教研员或名师工作团队中的其他优秀教师。

课程与教学:关注基础教育(包括学科教育)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教师与发展:关注教师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探讨教师教研改革方向,记录优秀教师成长路径。

学前教育:反映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动态与新探索,汇集优秀研究成果,共同探讨学前教育。

博览与叙事:下设博览、读书和叙事三个子栏目。博览是围绕国际基础教育的最新热点话题深入解读域外教育的现状;读书是以书评形式向读者推荐一本(套)2020—2024年度出版的优秀教育类图(丛)书或者教育经典著作;叙事是留心教育生活,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富有教育智慧的真实故事,有创新性、启发性,拒绝虚构与煽情。

2来稿须知

1.主题鲜明,稿件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立论科学,逻辑清晰,论证合理,材料翔实,数据准确。

2.稿件须严格按照现行的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如《学术论文编写规则》(GB/T 7713.2—2022)。行文格式须遵循学术论文规范,内容撰写完整。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基金项目、作者简介、联系方式等。字数40006500字。

3.参考文献应遵循关键、必要和本人真正阅读过原则,充分、恰当地引用。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格式应符合《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

4.来稿文责由作者自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和删减。凡不愿改动者,请在来稿时予以说明。

5.请勿一稿多投。本刊人力有限,恕不退稿,来稿请自留底稿,一个月未收到用稿通知,可另行投稿。

3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

bsdzgjsbjb@126.com

联系电话:

010-58804684/ 2768/4669/4078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12-3号富中通和大厦9层(邮编:100888

特别说明:

本刊目前仅采用邮箱投稿方式收稿,来稿请以姓名+作者单位+投稿栏目+稿件题目命名,稿件以word形式作为附件。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