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8/2 11:09:21 阅读:559 发布者:
《中外艺术研究》
一、刊物简介
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成立于2017 年11 月,是成都市人民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建设西部文创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而批准,由成都大学依托已有艺术学科办学基础,按照新的体制和机制设立的,具有相对独立办学自主权的综合艺术学院。
《中外艺术研究》是围绕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构建高水平、国际化的学术研究体系,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文化艺术研究机构的目标,由中国-东盟艺术学院与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学术性刊物。目前,刊物已被中国知网等资料数据库收录,并成为《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文献源。
《中外艺术研究》为双月刊,以“学术至上,质量第一”为办刊宗旨;坚持学术性、创新性、专业性的办刊特点;鼓励理论联系实际,营造态度严谨、角度新颖、内容宽厚、思维开阔的学术风气;秉持融贯中西的学术视野,深入浅出的学术风格,以中外文化艺术前沿问题为核心,立足文化现象与艺术作品,追踪和研讨国内外文化艺术最新成果和热点话题。
本刊为国内第一家常设“比较艺术学”特色专题的刊物。除此之外,栏目涉及但不限于“戏剧与影视”“音乐与舞蹈”“美术与设计”“美育与艺术教育”“文化研究”等领域。
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老师、同学赐稿。
二、投稿须知
1. 本刊来稿的版式及顺序为: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基金项目、作者简介。
(1)正文部分为宋体11 号,行距1.0。
(2) 摘要300 字左右, 关键词3—5 个,标题、摘要、关键词等均无须译为英文。
(3)正文部分须8000字以上,最多不超过四级标题,序号以“一、……”“(一)……”“1.……”“(1)……”标示。
(4)若文中涉及表格或图片,原则上不跨页,表须有置于表格上方的编号与表头,图须有置于图片下方的编号与图说,编号均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如“图1”“表1”,图片采用JPG格式,300dpi 以上分辨率,来稿时图片压缩包与原文单列,均以附件的形式一并发送。
(5)基金项目请表述准确且附项目编号。
(6)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单位、职称、学位学历、研究方向等。
2. 本刊来稿不区分参考文献与注释,皆采取脚注形式,具体规范按照2015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实施。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注释的部分标准格式示例:
①叶朗. 中国美学史大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98.
②彭吉象. 比较艺术学:一门正在兴起的新兴学科[J].中外艺术研究,2020(1):7-12.
③ Noël Carroll. Theorizing the movingimage[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332.
④ David J. Johnson. A mode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media appraisa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87(11/12):129-142.
3. 本刊统一投稿邮箱:ccaaarts@126.com;邮件标题格式:日期+姓名+论文题目;邮件正文务必包含作者电话、邮箱等联系方式及通讯地址。
三、注意事项
1. 本刊拒绝一稿多投,且稿件主要观点或基本内容,不得先于本刊在其他公开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专著、论文集、网站及自媒体等)上发表。
2.稿件署名作者应为合法著作权人,文责自负,文章内容无违法违规、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务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在注释资料中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来源等。
3. 凡经本刊采用的稿件,即视为作者同意授权本刊对其图文作品行使网络传播、图书出版等再使用权利。如不同意此项约定,请来稿时注明。
4. 本刊对拟用稿件有修改权,不同意修改者请在来稿时声明。来稿一概不退,请作者自行保留原件。本刊审稿周期为两个月,如两个月内未收到回复,作者即可自行处理稿件。
5. 本刊一律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一经刊用,稿酬从优。本刊保留依《著作权法》获享的所有权利。未经本刊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本刊进行翻印、网络转载或其他形式的传播,违者将依法究责。
《中外艺术研究》编辑部
2021 年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