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 期刊动态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思政研究)》征稿说明(微信公众号“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信息)

2020/6/15 16:38:48  阅读:3214 发布者:
编者按:以下信息,由万维书刊网根据微信公众号“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信息整理发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思政研究》为新增板块,主要面向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旨在有序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形成大中小学全学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板块体系,发挥关键课程全程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从而解决期刊现有架构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尤其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化发展之间的矛盾。现将《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思政研究》有关情况及投稿须知说明如下:

一、用稿方向

新时代新思想精研

新课程新路径探索

学术话语体系建设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

课程逻辑体系建构

社会思潮动态研究

二、预设模块

《前沿视点》:社会热点的思想政治理论学科解读。

《课程课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创新。

《课堂内外》: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化课程的课堂教学研究、课外实践研究。

《评价视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体系及实施研究。

《文明观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国外优秀思想文化研究。

《成长空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养发展探索。

三、预设栏目

《学术前沿》:立足学术研究前沿,提出学术新观点,把握理论动向,反映最新成果,可以是作者学术研究体悟,也可以是对话学界权威。

《思政论坛》:文章以培育时代新人为核心,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为依托,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关注重大历史问题,注重宏观思政课理论探讨,展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新论新容新貌。

《课程教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面向未来,面向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新思考、新路径、新经验,旨在为思政课教学研究与实践提供示范。

《课程建设》:学术与技术并重,从宏观角度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可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思想理论热点”等方面着手,也可自选。

《理论研究》:提倡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原创性研究,鼓励对重大现实问题的深度理论分析。可从“经典著作研究”“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等角度展开,也可自选角度。

《学校党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

《哲思新探》:倡导对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他哲学的批判性研究与原创性解读。

《法治文化》:在法学教学领域中出现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动向,以国家和地方法治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特色,探索法学理论、法治实践等,展示法学研究成果,推进国家法治建设。

《经济视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国内外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研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学术探讨等。

《队伍建设》: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与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探索与研究。

《读书札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四、投稿须知

本刊所用稿件注重创意独见、高起低落、形神兼备、富有感染、启思导行,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体现“六要”“八个相统一”,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前端前沿、趋势走向。具体要求如下:

1.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优先选用省、部级及以上基金资助或攻关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编号须在文后注明)。

2.所有稿件必须在标题下方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职务职称、联系方式、详细地址、邮政编码。稿件为合作作者的作者,以投稿时的合作作者署名顺序为准,录用之后不得变更作者姓名、不得改动合作作者署名顺序。

3.所有稿件须包括摘要(200字)、关键词(5个)、参考文献(至少5条),参考文献须符合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2015年)要求。

4.每篇稿件字数须控制在43008300字,用word文档排版,以附件形式投稿。稿件标题用3号黑体居中,一级标题用小4号黑体,二级标题及正文用小4号宋体,1.5倍行距。

5.本刊不接受纸质投稿、不接受中介推荐。有一稿多投、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的,本刊不再接受其投稿。

6.审稿周期为自投稿之日起45个工作日,审稿意见反馈至投稿邮箱。超过45个工作日没有收到审稿反馈的,可致电编辑部咨询。

投稿邮箱:zzc8534@163.com

联系电话:029-85308534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

2020614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