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认证信息

广告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 期刊动态

《微体古生物学报》征稿简则 【2020年01期信息】

2020/5/6 14:17:44  阅读:352 发布者:
编者按:以下内容由万维书刊网根据2020年第1期刊内信息整理发布,仅供投稿参考!

一、《微体古生物学报》为微体古生物学会所屈各学科综合性学术刊物。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广科学研究成果,开展学术讨论和经验交流,以促进学科的发展和提高。

二、本刊主要刊载有关微体生物学的研究论文和动态报道、学术思想讨论、新技术、新方法介绍及国内外重要微体古生物学论著的简介和评述。

三、来稿要求:

1.每篇论文(包括图表、参考文献、图版说明和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0 000字,并附200~300字的中文提要,以及与其相应的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一般3-8个。简讯一般不超过2 000字。图版一般以4幅为限。文稿要求论点明确,化石图影清晰,文字简明,标点符号准确。

2.文中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人名、地名的译名,均应按闽家颁发的有关标准书写。简体字应按国务院颁发的汉字简化方案书写。

3.稿中的外文字母、符号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在第一次出现时用铅笔批清。需要斜体字的外文,请在其下划一横线。脚注置于同页稿纸的下眉边。

4.以我国地名、人名命名的新属、新种学名和新建的地层单位名称,一律按汉语拼音方案拼写。在新厲的描述前要注明辞源。正文中属、种拉丁文的中译名只在描述中列一次,其它各处如讨论、比较、图版说明等,一律只写拉丁文名。

5.化石图影请做成插图,并请单独保存传来。在文稿中划一方框,将图题和图注写在图下。中英文表题则放表上,表也请单独保存传来。

6.参考文献按先中文、再西文、后俄文顺序排列,一律列在文末(未经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可于文内同页下脚注说明)。书写格式为:作者姓名(最多列前3位作者,超过3位可用“等”省略之),出版年代,论文题目,刊名(或书名),卷号(期号):页码起止页,书应写出版单位。卷号用黑体。凡在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必须全部列出。中文文献按照姓氏笔画顺序排列,并翻译成相应的英文信息,与英文文献共同排列。西文文献按照字母顺序排列。

7.文稿中所引用的文献、资料和数据,应认真核实,确凿无误,文责自负。编辑部有权对来稿作适当修改。

8.化石图影做成插图,并在图注中写明标本保存单位。欢迎作者将重要标本永久存藏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标本馆。

9.凡涉及国际界线的图件,应严格按地图出版社最新版本地图绘制。

10.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革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活和E-mail地址。

11.来稿若不符合要求,编辑部将退还作修改(以修改后收到日期为收稿日期),作者不可一稿多投。

12.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流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的渠道和本刊的影响,本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文摘刊物收录,并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作者的著作权使用费已在论文发表后与稿酬同时一次性付给,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人数据库或被收录,可在来搞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来稿一经刊载,酌付稿酬并赠30本抽印本,不登之搞,妥予退还,一般不陈述理由。

来稿请寄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中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微体古生物学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210008,电话:025-83282122,Email: micropal@nigpas.ac.cn

《微体古生物学报》编辑部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