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领域,许多作者都经历过文章被拒稿的挫折,据统计,一篇最终得以发表的文章,平均可能要被拒稿十次,因此被拒稿是一种相对普遍的现象。那么文章被拒稿之后,大家会如何应对呢?默默接受,还是心生怒火图片?
此时,不妨先冷静下来,认真审视审稿人的建议。若审稿意见确实中肯且恰当,那何尝不是一种成长;若审稿人的拒稿理由显得令人费解、不合理,那么可以考虑另一条路——向期刊编辑提出申诉,或许会获得不一样的结果。
什么情况适合提出申诉
同行评审过程是科学和人文因素的结合。当我们仔细阅读拒稿信及审稿意见后,如果发现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考虑提出申诉。
拒稿是因为审稿人对文章内容的误解或事实错误,可提出申诉。然而,若拒稿是基于主观意见或个人偏好,申诉成功的可能性较低。
若我们已根据审稿意见逐条修改稿件,并补充了新数据以回应审稿人的问题,但期刊仍要拒稿,此时可请求重新评估。在申诉时,应详细解释修改如何解决了审稿意见中的问题,并强调新数据或新分析的价值。
应考虑拒稿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若期刊直接拒稿、未提供任何审稿意见和修改机会,此时提出申诉并不适宜,可能会显得不够得体;但若期刊给出了修改建议,并允许修改后重新提交,那么按照建议修改稿件并重新提交即可,无需申诉。
文章被拒后,建议稍作休息,待情绪稳定后再作决定。若决定申诉,应以专业、理性的态度进行回复,不要感情用事。那么该如何进行申诉呢图片?
如何申诉
如果决定对期刊提出申诉,可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NO.1
确认是否有申诉流程。许多期刊官网或出版商会说明申诉流程和要求,如果未明确说明,可以通过邮件联系主编,解释情况并提出申诉请求。在发送邮件时,需注意:
★ 确保内容言简意赅,一次性清晰表述申诉意图,避免发表重复或不相关的评论,这有助于缩短申诉的时间周期;
★ 提供稿件标题和稿件ID(如适用);
★ 必要时,可附上相关附件。
NO.2
作者应有理有据、清楚简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文章的评价,若认为存在有失公允之处,应明确指出并逐一进行回应。同时,提供相关的证据和参考资料,以支持自己的主张,并澄清可能产生的误解。
此外,可以强调文章已经添加或计划添加的新数据或分析,旨在解决文章中的关键问题,从而提升文章质量和创新性,希望期刊能重新考虑。
作者还可以请求编辑重新安排其他审稿人进行审阅,或主动向期刊推荐领域内的专家作为审稿人,以增加申诉的说服力。
NO.3
对主编、审稿人和其他工作人员表示尊重。尽管可能是审稿人的意见导致了文章被拒,但申诉的真正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而非发泄情绪。
因此,在邮件中,应表达对审稿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感谢,展现出冷静、礼貌和尊重他人的态度。这样的态度不仅能够体现自己的专业素养,也能大大提高申诉成功的概率。
提出申诉后的结果
★ 申诉被接受,主编会同意重新考虑稿件或将其发送给新的审稿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被接收,稿件仍需经过新一轮的同行评审和编辑审核。
★ 申诉被拒绝,期刊编辑通常会解释为何申诉无效,并可能会建议其他适合转投的期刊。在这种情况下,应尊重主编的决定,按要求修改稿件,重新投至其他期刊。
需要说明的是,申诉并不能保证论文会被重新接受,其主要目的是让作者和编辑进行更深入的沟通,以便澄清问题并增加论文被接受的可能性。在申诉过程中,通常不建议同时将论文重新投给其他期刊。
文章被拒稿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相对来说,申诉成功的概率确实较低,并且有一定的时间成本,直接重新投稿至其他期刊可能是一种更为高效的方法图片。
无论选择申诉还是另投他刊,都是一种选择。然而,只要文章是自己用心写的,都会有发表的机会。事实上,几乎没有完全不值得发表的文章。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持之以恒并坚持不懈的投下去。
转自埃米global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