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书刊网微信二维码

扫微信,关注编辑QQ!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集刊大全>>社科经管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集刊大全>>文化艺术

国学(集刊) (Email附打印稿)

简介
  • 期刊简称待设置
  • 参考译名待设置
  • 核心类别 知网收录,
  • IF影响因子待设置
  • 自引率待设置
  • 主要研究方向待设置

主要研究方向:

等待设置主要研究方向
待设置

《国学》(集刊)(年刊)创刊于2014年,由四川師範大學中華傳統文化學院與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聯合主辦。该刊為國學研究之大型學術集刊,刊載有關中國傳統文化學術問題考證、文史公案評議、歷史文獻研究、國學運動史及國學家研究等研究論文,亦刊載國學運動重要史料及國學新著評論,由巴蜀書社出版。
征稿信息

万维提示: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并邮寄打印稿。

3、刊内邮箱:guoxuejikan@126.com

4、联系电话:18081946262(微信公号信息)

5、微信公号: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

6、出刊日期:年刊,每年出版1辑。

2025527日星期二

                        

 

《国学》集刊编辑部启事

【主办单位微信公号信息】

 

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 20250507

我刊因人事变动,凡投稿者和有事讯问者,请与谢雪先生联系。敬祈师友继续支持为感。

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

《国学》编辑部

202557

联系人:谢雪

手机(微信):18081946262


《国学》稿约

2023年年刊信息】

 

一、本刊由四川師範大學中華傳統文化學院與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聯合主辦。

二、本刊為國學研究之大型學術集刊,刊載有關中國傳統文化學術問題考證、文史公案評議、歷史文獻研究、國學運動史及國學家研究等研究論文,亦刊載國學運動重要史料及國學新著評論,由巴蜀書社出版。

三、本刊倡導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的探求真知的學術態度、科學嚴謹的研究方法、遠大廣博的學術視野。鼓勵學術創新,要求來稿務必以審慎的態度對待持論及觀點,做到持之有故,言之有據。

四、來稿請嚴格遵守學術規範,杜絶抄襲與敷衍。文章篇幅長短不限,以不超過兩萬字為宜;行文風格亦不拘泥,文言與白話均可;文章標題要求平實準確地概括正文内容,一般不要另加副標題;引文除較為珍稀的資料外,力避二手轉引。注釋引文請作者在投稿前逐條核對明確。稿件中涉及版權部分(如圖片及較長之引文),請事先徵得原作者或出版者同意,本刊不負版權責任。

五、本刊注釋采用页下注形式,每頁重新編號。具體參考格式如下:xxx(作者):xxx(書名)xxx(出版社)xxxx(年份)xxx(版次),第x頁。②xxx(作者):xxx(文章名),xxx(期刊名)xx年第x期。③xxx(作者):xxx(文章名),xxx(報紙名)xxx日第x版。④(國籍)xxx(作者):xxx(書名)xxx譯,xxx(出版社)xxx(年份)xxx(版次),第x頁。⑤xxx(作者):xxx(書名)x(漢字)xxx版。(徵引綫裝書)xxx(作者):xxx(文章名),xxx(書、刊名)xxx出版社xxxx(年份)xxx(版次)。徵引文獻,首次引用時標明版權即可。調查、訪談之類資料,可采取夾注、隨文注、圖表來源注等方式處理。

六、本刊為繁體横排本。請將稿件的繁體電子文本(尤請注意繁簡轉换之間容易産生的誤字)發往指定電子郵箱,并請注明作者姓名、單位、電話、電子郵箱、通訊地址等資料,以便聯絡;同時提供該稿件的紙質繁體文檔,并將電腦無法打印出來的文字在紙質文檔上標明,寄往我處。如來稿為手寫稿,請提供規範的繁體文本,以稿紙繕寫清楚,寄往我處,同時提供該稿件的繁體電子文本。

七、本刊對來稿有删改權,如不願删改,請於來稿中注明。

八、來稿刊出後,一律赠送樣刊兩本,并參照國家新稿酬標準,酌付稿酬(含相關網絡著作權使用費)

九、歡迎海内外同仁賜稿。

投稿郵箱:guoxuejikan@126.com

通訊地址:成都市静安路5號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

精彩点评摘录 查看所有点评明细
  • 2022/5/18 20:08:26
    学海无涯对国学(集刊)的点评:
    三个月无回复
查看更多点评明细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


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