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202509期):
http://www.cibj.com/
3、临时网址:http://yyyhjsw.paperonce.org/
4、刊内电话:028-82890917;82890918
5、刊内邮箱:
biojaeb@cib.ac.cn
hehy@cib.ac.cn
6、出刊日期:月刊,每月25日出版。
7、刊内微信公众号: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cibj_com)
8、官网QQ群:337442111(稿件及交流)
(加群务必备注稿号+作者才能通过入群申请)
2025年10月28日星期二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征稿简则
【官网信息】
一、本刊简介
本刊是报道应用生物学和环境生物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核心学术科技期刊,主要发表:
(1)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关于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评价及整治、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农业生物高新技术,以及生物学在农、林、牧、医、能源、化工、轻工、食品等领域的具创新性、先进性、科学性的原始研究论文、简报和快报;
(2)生物学新技术新方法;
(3)生物学相关综述和评述等;
(4)近年来本刊围绕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生命健康等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聚焦报道全球变化生态及应对、生态系统过程与管理、生态环境修复与高值转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碳中和碳达峰、作物抗性与改良分子机制、药食生物合成等方向。
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吴宁研究员担任主编,本届编委68人(含8位两院院士、5名国际编委)、青年编委16人,审稿专家约3000人。
本刊位列全国期刊生物类Q1区,入选环境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为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WJCI以及Scopus、CA、BA、CSA、UPD、ZR、EP、AJ、JST等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历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农业期刊金犁奖学术类一等奖、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科技期刊排行榜期刊、西牛奖“十佳优秀中文期刊”和天府卓越科技期刊、川渝一流期刊等荣誉。
二、本刊约定
采用网络在线投稿(网址:http://www.cibj.com/),且稿件从投稿到发表整个流程通过网络在线完成。
稿件符合初筛要求则受理,要求作者办理论文诚信承诺与版权转让协议(确保该论文不涉及国家机密,无政治问题,符合伦理道德标准,无伪造、剽窃、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无知识产权争议,允许本刊编辑和发表,同意在本刊接受发表后其各种著作财产权和许可文献检索数据库收录权在全世界范围内独家转让给本刊等)。通常在收到稿件后1个月内完成外审。退改稿件返回后提交专家再审再定并经编委综合审理确定是否录用。
对拟发表稿件,向作者一次性酌收发表费,并酌付一次性稿费(含论文版权转让费),赠送适量样刊。
高创新性、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优秀论文以及邀约和专题论文在本刊通过三审并录用后,优先发表。本刊每年不定期会以专题专栏形式发表相关研究方向论文,就此开辟绿色通道,竭力加快审稿和发表速度,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鼓励论文作者提交论文关联数据进行公共保存,保障论文结论可验证、可重用,提高论文可信度,维护论文作者学术声誉。详见:http://www.cibj.com/#/NewsDetails?ItemId=415
特别说明:论文如入选封面论文,作者提供封面照(图)片和素材须作者自有版权或已获授权、此前未授权以及此后不再授权他刊作为封面使用,编辑部不另行支付照片稿费;作者提供自有版权的照(图)片和素材,本刊可免费非专有使用、进行论文及期刊的传播推广。
三、稿件要求
投稿特别要求(请通信作者把关后再行投递)
(1)添加行号:文中添加上行号,方便审稿专家撰写审稿意见。
(2)补充材料:尽力凝练正文内容、明晰科学问题、强化机理探讨、简化文字表述,将必要的信息和主要重要发现保留在正文,而将相关支持性的有助于理解正文但非重要的图表、数据等作为补充材料放在正文末,补充材料前标注“补充材料”并先列举要目。
(3)文章创新点:在题目、作者、机构之下总结一两句话,总结本文创新性和重要意义(避免空泛套话)。
(4)图摘要(graphic abstract):投稿时自愿提供;但后续编辑部发出“改后发表”通知后、作者返回修改稿时须及时提供。紧随“文章创新点”、放正文摘要前,图内为图加上少量文字,非常简要、直观凝练出本文研究的科学问题、主要研究过程和重要结果(尤其凸显创新性发现,且精准吻合本文研究成果),中英文自明,图片清晰(横纵比例1.2∶1)。
(5)作者贡献:文末逐条提供每一位作者对本文的具体贡献。
关于规范学术论著署名问题负面行为清单的通知 https://www.cas.cn/zcjd/202202/t20220218_4825607.shtml
关于在学术论文署名中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 https://www.cas.cn/jh/201804/t20180424_4643181.shtml
(6)重复率:由于高文字重复率会严重影响本刊审读质量和作者声誉,因此本刊要求投稿重复率须低于10%,尤其特别注意作者同期系列相关论文也必须避免拷贝重复问题,相同的区域背景资料、概念阐释、材料与方法、基本信息/数据、通用特征描述等在系列文章第一篇出现后的其他文章里根据必要性省略或简洁,且采用引证文献方式给出。
(投稿时在学术论文写作基础上只需符合下述各部分内容撰写要求,注意突出科学问题重要性和创新性、机理深入度以及内容科学性、逻辑性、丰富度;
可先不管本刊的细节格式规范,在后续编辑部发出“改后发表”通知后、作者返回修改稿前则须进行全面规范)
1. 论文研究应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类文章)或具有独创性观点(综述类文章)。正文按学术论文编写规则撰写,长度尽量控制在8个本刊版面内(研究论文、综述、评述)、4个版面内(研究简报、快报)。作者须自行邀请科技英语专业人员或者英语为母语人士帮助修订全文的英文部分,包括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和图表英文等,务必保证英文表达正确流畅。
2. 题名应准确、简明、通顺。作者是稿件内容的主要责任者,依贡献排序。
研究类文章摘要采用结构式,依次包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其中“目的”简要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主题(避免常识及与题目重复),“方法”描述研究的原理、对象、材料、条件、实验设计和统计学方法等,“结果”适当详细地提供研究得到的重要数据和主要结果(含统计学处理结果;具有创新点),“结论”简明表达研究的主要结论性观点、应用评价和启发建议等(避免夸大)。
综述类文章摘要包含“背景—综述和列述—结论与展望”三要素,其中“背景”简要介绍研究背景和主题,“综述和列述”包含全文概述、总结性的进展列述和重点亮点研究适当详述,“结论与展望”要有观点、评价和建议等实质性内容。
关键词4-8个,具有主题概括性、科学性、规范性、意思单一性以及高检索概率和利用效率。中、英文题名、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内容及顺序必须一致。中文摘要350-500字,英文摘要200-500词。
3. 正文各部分紧扣主题、逻辑清晰、详略得当、科学准确、文字精炼。
研究性文章中,“前言”简要说明研究背景(含此前进展及结论;凸显重要性)、存在问题(即与前人工作的关系;凸显必要性)以及本研究内容和目的(包括本研究设想、方法、实验设计及预期结果和意义;必须提出科学问题)。“材料与方法”应具足够信息和重复操作性。“结果”对研究结果进行介绍、描述、说明;重要结果用原始数据,一般性结果用总结数据(如平均值、标准偏差)或转换数据(如百分数),正确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将结果与自身研究目的和他人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充分阐释和合理推断;“结论”概括主要重要结果,总结结论性观点以及成果理论与实际应用前景,指出研究局限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综述类文章正文中,在大的结构下每一部分包括有提示、引用、分析、总结、连接等,不能一引到底,在表述上也要有所区分;前言和结论体现本文的价值与高度,避免空泛套话;全文详略得当,凸显有深度有新颖性的内容。综述尤其要结合自己课题组的相关研究。
4. 图表应具必要性和自明性,提炼和突出本文重点内容、点睛深化论文主旨。
每个图表意思完整、表述简洁。中文稿件的图表采用中、英文对照或直接使用国际通用符号,非通用符号、简称和特殊符号须有图例或注解予以说明。图表在正文中按顺序编排,且必须文字提及后再出现。
综述类文章须有图表且为自行编制或根据文献总结形成,个别确属必要的引用密切相关的他人文献全图须征得版权方许可(须向编辑部提供许可证明材料)并标注引证。
非必要时请避免出现地图。确需使用地图,必须遵照《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自然资源部,2023)执行。地图内容不得影响中国领土的完整表达,不得压盖国界和重要岛屿等涉及国家主权的重要内容。必须采用自然资源部有审图号的标准底图加载数据,底图保持不变,加载信息不得遮挡国界和重要岛屿等;全国地图必须含有南海诸岛和钓鱼岛、赤尾屿等;图题后须说明“根据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审图号为....的地图制作,底图无修改”。使用地图确保经纬度或指北针(只选其一)、比例尺(必须使用标准单位符号)、图例三要素完整。
5. 参考文献选用原则为密切相关、精选必要、公开出版、完整准确、亲自阅读。
全球范围精选,领域内经典论文、近期重要研究成果和本刊曾发表过的相关系列论文应充分引用,避免随意转引、过度自引、故意漏引等。未公开文献以脚注方式使用。所有文献在文中都要得到引用,且文中文后一一准确对应。录用稿件文献格式须严格符合本刊。
6. 稿件具体写作规范可参看本刊近期正式发表文章和 论文模板,对稿件内容的详细要求可参看 稿件要求。
四、联系方式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23号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编辑部
邮编:610213
电话:028-82890918
邮箱:biojaeb@cib.ac.cn(稿件等);cjaeb@cib.ac.cn(费用)
网址:http://www.cibj.com/
QQ群:337442111(稿件及交流);721769802(费用)
(加群务必备注稿号+作者才能通过入群申请)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作者在线投稿系统操作指南
【官网信息】
官方网址:http://www.cibj.com/
官方邮箱:biojaeb@cib.ac.cn(稿件等);cjaeb@cib.ac.cn(费用)
QQ群:337442111(稿件及交流);721769802(费用)
(加群务必备注稿号+作者才能通过入群申请)
联系电话:028-82890918
自2023年11月起,本刊对投稿增加5个要求(请通信作者把关后再行投递):
1)添加行号:文中添加上行号,以方便审稿专家撰写审稿意见。
2)补充材料:尽力凝练正文内容、明晰科学问题、强化机理探讨、简化文字表述,将必要的信息和主要重要发现保留在正文,而将相关支持的有助于理解正文但非重要的图表、数据等作为补充材料放在正文末,补充材料前标注“补充材料”并先列举要目。
3)文章亮点:在题目、作者、机构之下总结一小段话,说明本文的重要意义和创新性。
4)图摘要(graphic abstract ):紧随“文章亮点”,图内为图加上少量文字,直观、简洁凝练出本文研究的科学问题、主要研究过程和重要结果(尤其凸显创新性发现,须精准吻合本文研究成果),中英文自明,清晰,放在正文摘要前。
5)作者贡献:文末逐条提供每一位作者对本文的具体贡献。
1. 稿件初投
在稿件完成拟投本刊前,请作者确保稿件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无政治错误,符合本刊报道范围(“期刊简介”),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论文、简报、快报)或具有独创性观点(综述、评述),在研究和写作上经过了所有作者的集思广益并认可投稿,无知识产权争议,无作伪、抄袭、“一稿多投”和“香肠论文”(一稿裁多稿)行为,仔细阅读过本刊“投稿指南”和“论文诚信承诺与版权转让协议”,并根据本刊“征稿简则”进行修改和规范后,即可在线投稿。
只接受在线投稿(务必认准官网网址http://www.cibj.com/)。
请自行保存该稿件的电子版以及所有数据资料,以防不时之需,必要时编辑部可能要求作者提供原始数据和文献。
本刊鼓励论文作者提交论文关联数据进行公共保存,保障论文结论可验证、可重用,提高论文可信度,维护论文作者学术声誉。详见:http://www.cibj.com/#/NewsDetails?ItemId=415
(注:稿件初投时,在保证内容质量和遵守国家标准、行业规范的前提下,其格式和规范不一定要完全符合本刊;但经过三审后,若本刊拟录用该稿件,要求作者对稿件除了修改完善内容外,还必须根据本刊“征稿简则”和本刊最新发表论文或“论文模板”格式逐一规范(不分栏),方正式录用。)
在线投稿时,请注意加注星号的必填项和各具体要求,准确给出所有作者的详细联系地址(包括邮编)、E-mail(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E-mail必填)、电话及个人简介等相关信息,以及其他认为需要特别说明的情况(如稿件的重要性和创新性、是否为本刊约稿、是否有系列论文、是否为知名专家推荐、是否有回避审稿专家等)。若在稿件出版前整个过程中联系方式有变化,请及时更新。
2. 稿件初审复审
编辑部在系统收到作者投稿后进行初审复审(编辑/编委),即通过仔细阅读全文,对稿件的学科专业、学术水平、数据真假、重复情况、语言表达和文体格式等作出初步审查和评价,处理意见主要有2种:
(1)直接退稿:可能理由为稿件内容不符合本刊报道范围、学术水平在本刊近期投稿中相对不高、数据观点或语言表述存在较大缺陷、与已发表文献重复率较高等(由于学位论文已经公开传播,本刊不再接受由学位论文研究结果形成的研究论文)。由于本刊刊稿率(年刊稿数/年收稿数)较低,即退稿率较高,会有较多稿件只经初审而不经同行评审(外审)就被拒绝,请予以理解;这种做法可以提高编辑部后续工作效率,亦可减少稿件在编辑部的无效滞留时间和作者的无效等待时间;编辑部会客观、公平、慎重地对待投稿,有可能会建议该稿件更适合投往哪些或哪种刊物。若有异议,亦可申诉。
(2)受理续审:同意受理该稿件,即通知作者尽快办理“论文诚信承诺与版权转让协议”(最高级基金所属单位盖章)。该稿件即进入同行评审(外审)阶段。
3. 同行评审(外审)
编辑部为每篇稿件选择2-4位外审专家。所选外审专家:与审理稿件所属学科小专业相符合的科研一线人员,高级职称,不含纯粹从事科研管理的人员;能全面、公正地审阅、评价稿件质量;不仅需要指出稿件优缺点,也应提出修改建议,对作者有实质性帮助;能在约定的较短时间内返回评审意见等。
4. 稿件三审终审
收到稿件所有外审意见后,责任编辑(第一轮)/编委/主编(第二轮)会据此决定该稿件处理结果。本刊根据外审意见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作出选择,有可能是与外审意见相反的选择。审稿顺利的稿件1个月内会告知处理意见,审稿优良且作者按规定时间认真修改返回的稿件2个月以内告知是否录用;少量稿件由于不可预见的因素可能延期,作者经向编辑部申明后可撤稿改投,也可等待本刊的催审或换审意见。处理意见主要有3种:
(1)退稿:一般会告知作者理由,并建议如何改进试验、深入研究或改投他刊等。
(2)录用:通过审稿的稿件,还需要作者根据审稿意见中的合理建议以及编辑部的“征稿简则”和最新发表论文或“论文模板”格式逐一、全面修改全文(不分栏、不加页眉)。修改稿返回同时要附上修改说明,即逐一回答终审意见,哪些方面做了修改,哪些方面予以保留以及保留原因。通讯作者若非执笔作者,必须参与、审定修改稿及修改说明。编辑部收到修改稿后,经核实无误,即正式录用并向作者发出论文录用通知。录用论文经审核梳理后尽快在网站和数据库首发。
(3)退修(退改):若稿件内容符合本刊,且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创新价值,但由于写作原因导致价值没有体现,或者需要补充一些次要的实验和数据,则退请作者修改后再投。再投稿件需经外审专家/编委/主编再次审理后,再决定是否录用。再投稿件也需附充分逐一的修改说明。
一般情况下(如无需补充实验),退改稿件要求在1个月内返回修改稿和修改说明。若编辑部拒绝某稿件,也未说明修改后再投,建议作者修改后改投他刊。若作者对审稿意见有异议,可告知理由,编辑部会认真对待、综合审理、妥善处理,并尽快返回最终决定。建议作者在第一次申诉失败后将稿件改投他刊,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与编辑部进一步的来回交流上。
5. 网络发表
稿件正式录用后,编辑部根据其收稿日期和修回日期综合确定正式发表时间。
录用定稿经审核梳理及时网络发表(本刊网站,数据库)。
为顺利录用首发,作者修改稿务必核对好一致性(如所有对应的中英文均一致,摘要信息与文中一致,正文各部分准确连续序号,图表号与图表一致,文中文献序号按顺序出现且与文后一致,所有图表须先提及再出现,所有文献序号须引用等)、完整性(文章内容完整,图表显示完整,图表非通用或特殊符号须注解等)等,参见“致退改论文作者” http://www.cibj.com/#/NewsDetails?ItemId=286
本刊鼓励论文作者提交论文关联数据进行公共保存,保障论文结论可验证、可重用,提高论文可信度,维护论文作者学术声誉。详见:http://www.cibj.com/#/NewsDetails?ItemId=415
6. 稿件编排
高创新性稿件、学术价值重大稿件、邀约和专题专栏稿件优先发表。
编辑部对稿件全文进行编辑和排版,修正错误的数据、观点和表述,并予以规范,使文字和图表更具可读性,使版面安排清晰、紧凑,符合本刊的风格。
7. 稿件核对
有所质疑的稿件将返回给作者再作修改。排版稿件由作者和编辑部同步校改,请作者尽量于2日内将校改结果返回编辑部。
校改方法①:直接在排版稿PDF文件中批注修改;方法②:于word中文字或列表叙述哪页、哪栏、哪行的错误,并予以更正;以及其他能清晰显示修改处和修改内容的类似方法。务必不要采用无痕方式校对。
排版稿及其校对情况必须经通讯作者审定后再返回。
本刊向拟发表论文作者一次性酌收发表费(“费用手续”, 有正式发票),并一次性酌返作者稿费(含版权转让费)。
特别说明:论文如入选封面论文,作者提供最终形成封面主体的照(图)片须作者自有版权或获得授权、此前未授权他刊以及此后不再授权他刊使用,提供所有素材均无版权争议问题;编辑部不另行支付照片及素材稿费;作者提供自有版权的备选或相关照(图)片和素材,本刊可免费非专有使用、进行论文及期刊的传播推广。
8. 论文正式出版
当期所有稿件以及期刊封面、封底、目录、补白等,再经编辑部三校、技校和出版社校审后送印刷厂校对、印刷。
同时,当期所有论文电子版全部上网(本刊网站及所有文献数据库),以文摘形式、PDF或HTML全文形式提供作者、读者免费阅读和下载。
9. 期刊寄送
本刊免费赠送作者适量当期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