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刊内电话:024-22825109
3、刊内邮箱:hszg2025@163.com
4、出刊日期:季刊,一年出版四期。
5、主办单位微信公众号: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2025年11月7日星期五
《红山文化研究》征稿启事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25年11月6日
一、稿件内容
本刊由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是以红山文化为核心研究对象的学术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21-1627/K,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 ISSN 2097-7069。
本刊主要刊载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红山文化及其相关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研究方向:
1.田野考古新发现
◎红山文化遗址的调查、发掘报告等
◎重要考古发现的专题研究报告
2.物质文化研究
◎红山文化玉器、陶器、石器等遗存的类型学、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3.社会文化研究
◎红山文化聚落形态、生业与社会结构研究
◎宗教信仰、精神文化及象征体系研究
◎祭祀遗址(坛、庙、冢)等的综合研究
4.比较文明研究
◎红山文化与周邻考古学文化的互动关系
◎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历史地位研究
5.学术史与方法论
◎红山文化研究学术史梳理
◎重要学者与学术流派的评述
◎文物保护新技术与研究方法创新
6.国际视野
◎国际学界关于红山文化及东亚史前考古的重要研究成果译介
◎跨文明比较研究
二、投稿须知
1.请发送稿件的电子文本至本刊唯一投稿邮箱: hszg2025@163.com。随稿请附作者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及学历、详细通信地址、联系电话、邮箱、邮政编码,并请单独提供与文章内容对应的高清图片。
2.本刊对录用稿件有删改权。编辑部采用三级审稿制,且每一环节均可能对稿件进行修改及删节,不同意者请在来稿时申明。
3.所引文献必须是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且有引用必要的,请注明。
4.多作者署名的稿件,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排序无异议。
5.稿件应为署名的著作权人创作,不得抄袭或剽窃,不能侵犯他人著作权或其他合法权利,如有侵犯,由稿件署名者负责。译文投稿须随稿提供原作者或原出版单位的书面授权文件原件,以避免版权纠纷。
6.凡向本刊投稿,即视为授权本刊(包括本刊工艺技术及功能研究关联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及数字出版物等)发表。不得重复发表,切勿一稿多投。投稿六个月后,未接到本刊回复,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本刊所登载的文章、图片出于学术交流和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刊观点,所有内容文责自负。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刊不退还稿件。
7.应严格遵循学术论文写作规范,包括:(1)标题(中英文);(2)作者中文署名及姓名拼音(示例:Zhang San);(3)摘要(中英文,200-300字,英文摘要突出研究价值,不必与中文摘要对译);(4)关键词(中英文,3-5个,空格隔开);(5)采用尾注格式,顺序标号采用中括号(示例:[1])置于引用处右上角,注释信息完整且准确,具体可参考《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
8.一般情况下,简报/研究论文≤10000字(含图、表、注释);书评/综述≤5000字。考古发掘报告字数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并附相应考古发掘证照。
《红山文化研究》编辑部期待您的来稿!
让我们携手推进红山文化研究的创新发展,共同探索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