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主管单位相关网址:http://fletd.sdu.edu.cn
(山东大学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
4、投稿邮箱:sddxjypl@sdu.edu.cn
(山东大学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公众号信息)
5、出刊日期:半年刊,一年出版两辑。
6、官方微信公众号:山大教育研究
2025年10月11日星期六
《山东大学教育评论》征稿启事
【山东大学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信息】
SDU FLETD2025年07月29日
世界格局深刻调整,AI正加速重塑教育模式和创新范式,教育强国建设对教育、科技、人才的迫切需要前所未有。我们必须直面挑战与未知,系统、深入研究教育新规律,以更高质量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未来。
山东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从 1901 年创校的第二年就设有“师范馆”,华岗校长领导创办《文史哲》并亲自编审稿件,钱穆先生创刊《齐大月刊》、老舍先生主编《齐鲁学报》,一代代山大人一直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以加快建设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当代使命。依托 2024 年成立的教育高等研究院,于2025年初创刊《山东大学教育评论》(Shandong University Education Review,SDUEdR)(集刊,半年刊)。刊物由教育家于漪、顾明远、林崇德三位先生担任顾问,由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教授任编辑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山大特聘教授刘宝存担任教高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和集刊主编。
本刊坚持大视野、最前沿、真问题、向未来导向,回归教育综合性、实践性、人文性学科属性,破除理论与实践鸿沟,兼顾普遍性与特殊性,聚焦科技进步与时代变革中的各类新教育现象和根本问题,在理论创新中赋能教育实践,在实践创造中提炼崭新理论、改良教育生态,提供思想交流、理念创新、经验分享的高质量学术平台。
本刊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凡是在教育学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原创研究成果,均欢迎赐稿。本刊对来稿拥有修改、删节等相应权利。基于传播和推广学术思想之考虑,本刊对所刊发的文稿,拥有择优在本刊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及其他学术媒体上刊发等权利。若投稿者不同意,请在投稿时予以说明告知。稿件一经刊用,向作者一次性给付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来稿请按照本刊稿件规范编辑,并以 Word 电子文档形式发送至我刊编辑部邮箱:
sddxjypl@sdu.edu.cn
01栏目设置
前沿聚焦
大科学时代的教育重构
智能时代的教育重启
教育政策与教育生态进化
教育评价与教育质量提升
课程改革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学习科学与智能教育技术前沿
神经教育学与学生心智发展
高层次教师培养与师范教育体系改革
文明互鉴与教育比较
最佳教育实践案例与教育叙事
02稿件格式范围
1.本刊执行 GB/T 7713.2-2022 标准,来稿应包括论文题目(中英文)、摘要(中英文,300字左右)、关键词(中英文,3-5 个)、作者信息、正文(小4号宋体)等内容。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摘要的内容通常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研究性论文篇幅以 10000-12000 字为宜;笔谈单篇字数可在3000-6000字之间。
2.稿件中的作者简介、基金项目信息置于首页页下。格式为:作者简介:姓名,单位,职称(驻地邮编)。基金项目:本文系“……”项目(项目编号)的 ……成果。标题序码一律用中文标示,如:一、二、三………;再下面的标题序码,依层次分别用(一) (二) (三)……,1.2.3.……(1)(2)(3)……标示。正文中一般不直接出现外文。外国人名采用汉译,括注原文。引文出处或者说明性的注释,请采用页下注(脚注)(小5号宋体),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示,每页重新编号,具体格式如下:
3.引用中文或汉译专著
顾明远 . 顾明远口述史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6.
哈里森·沃尔德伦. 经济数学与金融数学[M].谢远涛,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35-236.
4.引用中文期刊论文:
常乔丽,胡德鑫.日本产学官合作助推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实践经验及其对中国产学研融合发展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24,(2):20-27.
5.征引学位论文、档案等未刊文献:
朱斌.民国学术史上被湮没的一页——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述论[D].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2017:67.
6.引用中文报刊文章:
康建朝.促进科学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N]. 人民日报,2023-03-09(015).
7.引用中文电子文献
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5/moe_776/s3258/202001/t20200115_415589.html,2020-01-15/2024-10-30.
8、 征引英文文献:
(1)专著:
Daisy Pixton and Lau Ming, Seeing Fishes from the Bottom:The Life and Times of Jacques Cousteau(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2), 98-101.
Bret Kloosetal., Community Psychology: Linking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3rded. (Belmont: Wadsworth, 2012), 432. (三个及以上作者)
(2)学术期刊:
Susan Peck MacDonald, “The Erasure of/Language,”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58,no.4 (2007): 585-587. (纸质)
Gueorgi Kossinets and Duncan J. Watts, “Origins of Homophily in an Evolving Social Network,”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15 no.3(2009): 411, accessed February 28, 2010, doi:10.1086/599247.(电子)
(3) 析出文献:
John D. Kelly, “Seeing Red: Mao Fetishism, Pax Americana, and the Moral Economy of War,” in Anthropology and Global Counterin Surgency, ed. John D. Kelly et al.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0),77.
(4) 报纸:
Jane Doe, "Climate Change Impacts Coastal Cities," The New York Times, May 16, 2023, sec.A, 12.(纸版)
John Smith, "AI Regulation Gains Global Momentum," The Guardian, April 5, 2023,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ai-regulation.(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