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202502期):
https://sjdz.iemzzs.com自动跳转至:
https://sjdz.paperonce.org/#/
3、刊内电话:0451-86652425
4、刊内邮箱:jwee@iem.ac.cn
5、出刊日期:季刊,逢季首月出版。
2025年7月17日星期四
《世界地震工程》征稿简则
【2025年01期信息】
《世界地震工程》主要发表该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及其应用方面的论文和成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强震观测与分析,工程结构抗震理论,结构、工程体系的震害调查总结和震害评定,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小区划,岩土地震工程和场地效应,建筑物与生命线系统的抗震性能和设计原理,结构地震模拟实验,结构控制技术和智能材料的应用,结构健康诊断,抗震设计规范、标准,地震社会问题,土木建筑、道桥以及水利等工程方面的抗震问题等。
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应是地震工程科学基础理论或应用研究的创新性成果,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练、可读性强。
每篇论文须包括中英文的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
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请在文稿首页页脚处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
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简介(包括出生年、性别、技术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及E-mail)须在文稿首页页脚处注明。
2.中英文摘要须写清楚研究的问题、过程、方法及结果(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摘要和关键词的中文与英文内容应保持一致。
3.量和单位的使用需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
4.公式、图、表全文统一依次编号。图题、表题均要求注有中、英文对照。插图需写清图号、图题,插图线条不宜过细,照片与插图统一编号,表格采用三线表。
5.参考文献应注意引用近几年的最新文献,所有文献限列作者亲自阅读且已公开发表或有据可查的全部文献,并按文内出现的先后次序编号,列于文后。参考文献的作者、编者、译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出前3名,后加“等”或“et al.”。
中文参考文献需有相应的英文对照,外文参考文献保持原样即可。
投稿约定
1.来稿必复,在未收到录用或退稿通知之前,不得投往他刊。
2.需修改的稿件,请参阅审稿专家的评审意见逐条对论文进行认真修改和答复(务请写清修改情况和修改之处),以便复审。
3.来稿一经发表,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并赠送样刊4本。请作者将邮寄地址、邮编、身份证号、电话详明。
4.凡已被本刊录用的论文,版权归《世界地震工程》所有。编辑部对来稿有权进行技术性和文字修改,实质性内容的修改需征得作者同意。
联系方式
地址:哈尔滨市学府路29号,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世界地震工程》编辑部
邮编:150080
网址:https://sjdz.iemzzs.com
E-mail:jwee@iem.ac.cn
电话:0451-86652425